春风拂过紫禁城

  • 来源:百科知识
  • 关键字:好奇,春天,耕田团队
  • 发布时间:2020-03-28 19:48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春风拂过京城,吹皱护城河的水面,高墙之外的人难免好奇,古时候紫禁城中的帝王之家要怎样度过万物竞自由的春天呢?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自古重视农桑,即便是高墙内的帝王家也保留着男耕女织的传统。明清时期,春天的序幕刚刚开启,皇帝便会在皇家耤田里亲自耕田,皇后则带领宫中妃嫔采桑养蚕。这些劳作虽然是一种礼仪性的活动,但一直备受统治者重视,代代相传。

  最豪华的耕田团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人对祭祀活动非常重视。春天是农业大国最忙碌的季节,因此,春季里很多重要的祭祀活动都是围绕农业展开的。

  明清时期,每年农历二月,皇帝会到先农坛举行祭祀活动。先农坛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现存的先农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明清两代都在这里祭祀先农神。在祭祀前两天,皇帝要进行斋戒;祭祀当天早上,皇帝不到8点就离开皇宫,到达先农坛后要为先农神献上供品,并在乐队的伴奏下,率领大臣们对先农神行三跪九叩之礼。祭祀过程分为迎神、初献、亚献、三献、送神等步骤,每一个环节都会配有不同的音乐和舞蹈,仪式繁复而隆重。祭祀仪式结束后,在臣子们的簇拥下,皇帝就准备下田耕地了。

  皇帝率领的亲耕团队,可谓“最豪华”的耕田队,那么这支队伍由哪些人组成呢?我们一起“穿越”到清代,坐在观耕台上看看吧!

  只见皇帝已经换好了黄色龙袍,此时,他右手拿着耒(耕地用的农具),左手拿着鞭子站在了耤田里,他身边还有几位“队友”:一位60多岁的老人牵牛,一位农夫扶犁,顺天府尹(官职相当于北京市长)抱着装种子的青箱,户部尚书(国家财政部长)负责播种。在彩旗招展、金鼓齐鸣、乐团合唱中,天子的豪华耕田队开始了耕作。不过,皇帝在田地中耕作时间很短,三推三返,然后就可以上观耕台看其他人劳作了。跟皇帝一起来亲耕的还有“三王九卿”,三位王公五推五返,九位大臣九推九返,最后顺天府的官员、老人、农夫等完成剩下的耕作。

  可见,对大多数明清皇帝来说,亲耕活动主要是一种礼仪性活动,做出耕地的姿态,傳达一国之君对子民的体恤,对农事的重视即可。不过,有一位皇帝与众不同,他不仅参与亲耕,还在皇家苑囿西苑建立了丰泽园,并在园中开辟他的试验田,“所得各方五谷菜蔬,必种之,以观其收获”,他就是清代的康熙皇帝。

  皇帝中的农学家

  康熙皇帝十分喜欢研究科学问题,他不是纸上谈兵,非常喜欢做实验。清代,北方很少种植水稻,康熙皇帝很想尝试在北京种水稻。他下令从南方运来稻种,并在丰泽园附近开辟了一块试验田种植水稻。康熙皇帝的水稻试验很成功,也吃上了亲自培育的水稻。

  1681年,康熙在试验田中视察,发现了一株早熟的稻穗,他十分开心,便将稻穗收藏起来。第二年春天,康熙皇帝单独播种了这穗水稻,结果发现,它的确比其他水稻早熟。康熙皇帝将早熟水稻育种成功后,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农田中进行了试种,结果令人满意,他便下令在北京玉泉山和天津等地推广种植。后来,又经过10多年不断试种,康熙皇帝终于培育出了一种米色微红、带有香气的早熟丰产稻种。由于这种早熟丰产水稻来自皇帝的御田,所以也被称为御稻米。1714年,康熙皇帝将御稻米推广到苏州,并在两年内迅速传播到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同时试种双季连作,改变了长江两岸一季糯一季稻的种植传统,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蚕坛尊“女圣”

  明清时期,紫禁城外的皇家西苑中修建了蚕坛、采桑所,每年农历三月,皇后要在蚕坛进行祭祀活动。祭祀先蚕之前有很多准备工作,比如,皇后、妃嫔、公主、福晋、命妇等贵族女性要斋戒两天;祭祀当天破晓时,内务总管就要带人将牛、羊、猪等供品放好,掌仪司将中和韶乐陈设在坛下。一切就绪,皇后便在众人陪同下乘坐凤舆出宫,前往蚕坛拜祭先蚕。祭祀先蚕的流程与皇帝祭祀先农十分类似,也要在礼乐声中经过迎神、献礼、送神等环节,而且在迎神送神时均行六肃三跪三拜礼(六次躬身作揖、三次跪下、三次拜首)。

  先蚕是指最早发明种桑养蚕的人。传说是黄帝的妃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制作衣服的方法,因此嫘祖被尊为“先蚕”“女圣”。不过,蚕坛上只有先蚕的神座,并没有能吐丝结茧的蚕宝宝参与祭祀活动。

  皇后与蚕的亲密接触

  皇家的蚕宝宝在浴蚕所里出生长大,虽然它们不能“出席”蚕坛的祭祀,但是很快就迎来了皇后大驾光临。那么,根据礼制皇后什么时候才会与蚕宝宝会面呢?

  如果在蚕坛祭祀之前,蚕宝宝已经出生了,在祭祀之后的第二天,皇后就会率众驾临浴蚕所,要亲自采桑叶喂蚕,这就是“躬桑仪”。要是在蚕坛祭祀前蚕宝宝还没有出生,就只好等到它们出生之后,找时间再进行躬桑仪。

  躬桑仪的前一天,皇后会在交泰殿阅视她的采桑工具。皇后的工具是金钩,妃嫔使用银钩,都配黄筐;公主、福晋、命妇等则配铁钩和红筐。躬桑仪当天,在音乐伴奏下,首先,皇后在女官陪同下先到东畦第一棵桑树前采桑一条,再到西畦第一棵桑树前采桑两条,之后皇后升宝座,在观桑台上观看其他贵族妇人采桑。妃嫔、公主、福晋采桑5条,命妇采桑9条。最后,这些桑叶被送到蚕室,切好之后再撒喂给蚕宝宝。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50天,这些参加过躬桑仪的蚕宝宝很快就长大了,吐丝结成的茧会经过精心挑选送回皇后手中,皇后再献给皇帝、皇太后。之后,还要选定吉日,皇后与参加躬桑仪的众女眷选出一部分蚕茧,亲自缫丝,染成红色、绿色、黑色、黄色,用于绣制祭服。

  亲蚕活动知多少

  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蚕妾在三月养蚕的记载。蚕妾,原指养蚕的女奴,后来指所有养蚕的女性,也称蚕妇、蚕娘、蚕母等。东汉时期,也有清明节蚕妇修整蚕具、打扫蚕室的记述。后来,蚕妇在春季不仅打扫蚕室,也要祭蚕神,驱白虎。

  白虎和蚕有什么关系?为何要驱赶白虎呢?老百姓认为白虎是蚕桑的天敌,通过画弯弓、贴门神等方法驱走白虎,才能让蚕业丰收。在浙江一些地方,清明节时蚕妇还用米粉制作白虎,扔到路上,称之为“送白虎”;还有一些地方吃海螺,将海螺壳扔到房上,也象征驱赶白虎。

  如今,在每年的清明节期间,山西的梧桐,浙江的乌镇、崇福、洲泉等小镇都会举行一项名为“蚕花会”的民俗活动。洲泉小镇的马鸣庙举办的蚕花会活动精彩纷呈,如迎蠶神、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摇快船、翘高竿、唱戏文等,有的活动在岸上进行,大多数在船上进行,场面十分热闹。年轻的女孩们还会穿上古代服饰,装扮成美丽的蚕花仙子,桐乡还举行过规模很大的“蚕花仙子”比赛。 在乌镇,蚕花仙子还会从高处撒下蚕花,蚕农们则会抢蚕花,抢到蚕花预示着一年的好兆头。

  从繁冗的皇家祭祀到精彩纷呈的民间活动,从春秋时代到明清,再到当代,无论以何种方式,春天里的中国人都在表达对农桑的重视,对先祖的崇敬,对生命的热爱。据记载,为了顺利完成隆重、复杂的亲耕礼,晚清的光绪皇帝先后5次在丰泽园演练亲耕,可见光绪皇帝对农业的重视。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养尊处优的晚清贵族们早已远离了农事实践活动,光绪皇帝并不像康熙皇帝那样经常参与田间劳作,更无法重现先祖盛世的辉煌。

  王朝落幕,春风依然,驱走严寒之后,紫禁城中的古木、花草又一次焕发了生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个忙碌而充满希望的季节总会如期而至,而这片大地上的劳作者依然勤勉、踏实、生生不息。

  田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