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 穿过校园 走进历史

  • 来源:百科知识
  • 关键字:散漫,牛津,研究
  • 发布时间:2020-03-28 19:56

  熟悉钱钟书所著长篇小说《围城》的读者都会对书中的所谓“克莱登大学”印象深刻。小说主人公方鸿渐远赴欧洲留学,因生活散漫,直到即将归国,也没能拿到博士学位;无奈之下,只好从骗子手中买来一张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向家人交差。在现实中,“克莱登大学”当然并不存在,不过这个“克莱登”并非无中生有。1935年,钱钟书以第一名成绩考取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在他所就读的埃克塞特学院附近有一条克莱登小巷;后来,在写作《围城》时,钱钟书灵机一动,将这条小巷的名字写进了书中,使之变成子虚乌有的代名词。

  钱钟书笔下的“克莱登大学”虽为臆造,但他所留学的牛津大学却是无可质疑的“翘楚中的翘楚”:它是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是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英吉利厚重而辉煌的民族历史,被英国人视为一种传统、一种象征、一种怀念、一种追寻。在那里,人们可以沉浸于過去的美好时光,重温昔日的荣耀与显赫。

  岁月激荡800年

  在不列颠的土地上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老的谚语:“穿过牛津城,犹如进入历史。”牛津市位于伦敦西北方向85千米,从7世纪起便有人居住,9世纪建市,距今有1100多年历史。“津”意为渡口,泰晤士河和查威尔河在此会合。当时,河水不深,用牛拉车即可涉水而过,“牛津”由此得名。

  早在1096年,就已有人在牛津讲学。有资料说,牛津建校于1167年。这并非空穴来风。在12世纪之前,英国是没有大学的,人们都是去法国和其他欧陆国家求学。1167年,因教派之争,英国国王亨利二世下令禁止英国的神学学生到巴黎求学,并要求在法国的英国学者回国。于是,一批学识渊博的学者迁居牛津,组建了最初的牛津大学,并把这里发展成为英国神学、经院哲学教学和研究的中心。学者们之所以会聚集在牛津,是由于亨利二世把他的一个宫殿建在牛津,学者们为获得国王的保护来到了这里。

  12世纪末的时候,牛津镇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中心,最初的课程设置有神学、医学和艺术,还有少量自然哲学、伦理学等方面的课程。之后,牛津大学成为一所探索当时普遍学问的场所。

  1214~1216年间,杰弗瑞·卢西被任命为牛津大学校长,牛津也开始被称为universitas。

  到14世纪中期,牛津大学已超越其他大学成为最著名的学府。文艺复兴时期,牛津大学作为英国的思想、学术中心,在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英语文学的发展和英语地位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牛津大学的校徽上写着“Dominus illumination mea”,意为“上帝照亮(启发)我”,彰显出中世纪宗教对大学的影响,强调“启示”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不过,大学毕竟是探索学问(知识和真理)的场所。在19世纪中叶,牛津大学兴起了有关大学理念的讨论,最终确立了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也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并且传授普遍知识是大学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职责。

  虽然中世纪大学中也存在一些研究活动,但在那个时期,研究主要是学者个人的事情,科研尚未成为大学的职能。17、18世纪,牛津大学开始显露出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化学家和物理学家波义耳曾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主席,但他拒绝赴任,而是潜心在牛津大学从事研究。威廉·哈维在研究中发现了血液循环的原理,为医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之后,赫胥黎倡导大学实施科学教育,开展科学研究。牛津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增加了科学研究的职能,逐步实现了现代化。

  自此,牛津大学迅速成为英国乃至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科研力量,在数学、物理学、医学、经济学、化学、计算机、文学、历史等学科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牛津大学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领域,因为这样的研究是非功利性的,比较符合牛津大学的理念;后来,随着国家资金投入的大幅减少,牛津大学也开始加强应用性的研究乃至技术开发,在积极开展技术转让的同时,创办了自己的高科技公司。

  如今的牛津大学既是一所大学,也是英国最大的科研中心。学校在世界顶尖刊物刊发的科研学术报告超过英国其他大学。同时,牛津大学也是全英拥有科研专利最多的学术机构。

  牛津大学的人文主义传统历史悠久。开创了英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乔叟、唯美主义天才作家王尔德、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等,均与牛津大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科学史上留下大名的牛津人更是不可胜数,罗吉尔·培根、邓斯·司各特和威廉·奥卡姆师徒、罗伯特·波义耳、埃德蒙·哈雷、约翰·洛克、克里斯托弗·雷恩、罗伯特·胡克、托马斯·赫胥黎、多萝西·霍奇金、斯蒂芬·霍金等,都与牛津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牛津大学培养出众多的政治家及各界社会精英。据不完全统计,从牛津大学走出了8个国家的12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和首相、27位英国首相、不少于30位国家或地区领导人、数十位皇室成员和政商界领袖。截至2019年,牛津大学的校友、教职员中,共有72位诺贝尔奖得主、3位菲尔兹奖得主、6位图灵奖得主。

  有人这样形容牛津:在路边等车的一位老者或者和你擦肩而过的一位中年人很可能就是诺贝尔奖得主;而在你的同学中,说不定若干年后就会出现一个世界级的大人物。

  导师“烟熏”出精英

  同剑桥大学一样,牛津大学也是一所“学院联邦制大学”,由39所独立学院以及由教会设立的7所永久私人学院组成。这种体制下的学院几乎等同于一所小规模的独立大学,自主性很大,学科设置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与国内大学里的专业学院不是一个概念。它们不是按照专业分割的理学院和文学院等,而是由多个专业组成的兼容并包的多元社区—任何人到牛津大学就读,都要同时获得大学、系、部及学院的同意,才视为正式被许可入学。每个学生必须在某一个学院注册,成为学院的一员,同时又属于大学,学生在各学院住宿、用餐、社交,当然也少不了学习。每个学院中都有来自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自然地进行着跨学科的交流。教师也一样,既属于某一个大学学部,同时又必须落实到某一个学院。为了显示区别,牛津、剑桥旗下的college也被译成“书院”,所以,牛津、剑桥也被称为“獨立书院制大学”。

  在牛津大学各学院中,历史最悠久的是圣埃德蒙学堂,创办于1167年;最年轻的是格林坦普顿学院,创办于2008年;这两所学院的创办时间前后相差841年。

  很多人对牛津大学各个学院的命名很感兴趣;事实上,不少学院的命名十分偶然。例如,基督教堂学院得名于学院内那座牛津城最古老的大教堂;万灵学院是为了纪念百年战争战死者的英灵;奥瑞尔学院是因为学院初建时买了一所名叫“奥瑞尔”的房子;布莱斯诺斯学院则是由英语“铜鼻子”一词演变而来,学院大门上的铜门环很像一个鼻子,至今还供在学院的餐厅里。

  各所学院的特色也是在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的。譬如,基督教堂学院以浓厚的贵族气氛著称,默顿学院出了不少诗人,圣埃德蒙学堂喜欢招收运动员,奥瑞尔学院侧重培养牧师,摩德林学院有许多赛艇高手,等等。

  牛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由16个学部来组织。学部不是大学的自治单位,它们是跨学院的机构,各学部的师生首先必须是牛津大学某所学院的师生。如今,牛津大学拥有约250项本科课程、超过300项研究生课程,吸引了近3万名学生在此就读,其政治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水平都相当高。

  牛津大学和学院权责分明,前者决定各学院开设的课程内容,组织演讲,提供如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等教学资源,主持考试以及颁发学位等工作;各学院则从大学接纳的学生中挑选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他们提供各项服务,并提供导师人选。学院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可以制定自己的院规,并自行筹募所需经费。

  牛津大学组织教学的方式有三种—讲座、研讨会和导师辅导,前两种由大学组织,16个学部具体组织和落实,但教师由学院提供。第三种由学院组织,这是牛津大学的又一个重要特色—导师制。林语堂曾幽默地诠释了牛津的导师制教学方式,就是老师召集少数学生,然后向他们“冒烟”。千百年来,无数精英从牛津教授小屋里的烟熏雾绕中走出来,而培养出如此众多精英的关键就是导师制。

  导师制从本科阶段就已经开始,每名学生都配备有专门的导师。学生的导师由研究人员担任,他们多为品学俱佳的学者。据说,牛津大学的本科生要读近1000本书,才能撰写出导师满意的读书笔记和论文,才能通过学术沙龙和教授安排的各式辩论会。研究生的教学通常通过课堂和研讨会的形式来进行,重点主要在个人研究上。此外,学校还有许多讲座。每个讲座不论是导师还是学生,不论是高年级学生还是低年级学生,都可以自由发言,平等讨论;但在议论之后,要交作业。

  城校古今融一体

  在人们的印象中,一所像样的大学都会有一个封闭校园,以便于管理;牛津大学却反其道而行之,整个大学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校门。大学的39所学院散落在牛津城里,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城市哪里是校园。

  雷德克利夫广场是牛津大学城的中心,也是整个古城的中心,是大学城举行庆典及各项文艺活动的地方。圣玛利教堂坐落于广场南边,17世纪前,学校的主要庆典、音乐会都在这举行。广场被中世纪精美的教堂、学院和图书馆环抱,对面就是牛津大学最古老、最著名的基督教堂学院。在近代200年的时间里,这所学院走出了包括撒切尔夫人、布莱尔在内的16位英国首相。另一个近年来声名远扬的建筑则是这所学院可容纳500人就餐的大堂,它是电影《哈里·波特》魔法学院大食堂的拍摄地。

  学院内有一座建于1681年的汤姆钟塔楼,塔上有一口被称为“大汤姆”的重达7吨的大钟。每天21:05,这口大钟都要连续敲响101次,因为学院成立之初有101名学生。汤姆钟塔楼四周是坚实古朴的拱廊架券。经典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的创作地就在此。

  在基督教堂学院旁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波德里安图书馆,它是牛津大学的公共图书馆,专门为本校师生服务。1605年和1610年,英王两次前来参观。图书馆现有藏书超过700万册,并拥有巨大的地下藏书库。波德里安图书馆的四方广场上矗立着英国外交家托马斯·波德里安公爵的铜像。他出生于1545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并在默顿学院担任了12年研究员。从政界退休后,波德里安回到了牛津。他提出扩建牛津大学公共图书馆的计划,并捐赠巨资设立基金会,同时主持了扩建工程。后来,这座图书馆就以他的名字命名。波德里安圖书馆前方是一座造型优美的巴洛克建筑,这是在1737~1747年间修建的图书馆雷德克利夫阅览室。

  牛津谢尔登尼安剧院落成于1668年,是牛津大学提供的第一个非宗教性会议及各种典礼的场所,也是牛津大学举办授予学位典礼的传统场所。

  剧院对面是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是牛津最著名、最古老的学院之一,它以活跃的政治氛围著称,曾经培养出了多位英国首相和其他政界重要人物。

  沿着高街向回走,便是英国最古老、最经典的植物园,它犹如一颗绿色的明珠镶嵌在牛津大学城的东南角。植物园始建于1621年,距今有390多年的历史。植物园最初由大卫·哈瑞爵士于1645年捐资兴建,先是种植草药,后来逐步发展为支持牛津大学教学、科研和物种保存的大学园林。现园中分为老园、新园及温室园,收集有7000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宿源。

  流经牛津大学城的查威尔河是泰晤士河的支流。这里有牛津大学划艇队的训练基地。游人可乘坐小船游览牛津各学院。

  由于创建年代不同,牛津大学不同学院的建筑风格迥然相异,多姿多彩,却又有一种共性。在这种和而不同、厚重久远的文化氛围中,让人体味到一种历史的凝重感。

  为保留城市古风,牛津城不允许建3层以上的建筑。城内唯一的8层高楼属于牛津大学工程系。当地人认为此楼太丑而被视为牛津的耻辱,甚至总有人想把它炸掉。

  牛津真的是太古老了,英国的每一段历史都在这里留下痕迹。走进牛津老校区的大门,便有一种自成世界的寂静感,于每一片凹凸不平的砖瓦上,于千万学者曾进出过的校舍里,于日光与时光的交相辉映中,仿佛可以感受到英国女王巡视牛津时的威武浩荡,亚当·斯密论及《国富论》时的激越与飞扬,以及霍金写下《时间简史》后仰望星空所见的永恒与流觞。

  街上是行色匆匆、青春洋溢的身影;耳边传来悠远的教堂钟声;蓝天白云间,不时有数只鸽子飞过……这就是牛津,一个学术、人文、历史、商业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大学城。

  思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