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如何治愈受伤的一季度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希望,退房,销售
  • 发布时间:2020-04-17 08:14

  困境中亦有希望。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各地开工复工有序推进,各行各业都展示出韧性和潜力。

  面对如此疫情,各家房企祭出各类促销举措刺激成交,包括在一定时间内无理由退房、网上售(看)房、全民营销、差额补偿乃至降价促销。

  “全国600多个楼盘均有认购,其中认购量最高的一个楼盘达870套。”按照恒大方面的说法,自2月13日至2月16日三日内,恒大通过网上销售,已签订47500套购房意向书,房屋总价值580亿元。

  2月18日-2月29日,恒大全国在售楼盘住宅(含公寓及写字楼)可享7.5折优惠。据悉,这是该公司促销史上给出的最大幅度优惠措施。

  地产公司的这些举措在兜售房屋同时,也向从业者传递了信心。那么,疫情对房地产行业影响几何?从业者如何应对?行业全年走势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支点财经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采访对象普遍表示,2020年房产市场大概率面临“受伤的一季度”,但疫情后会大概率出现稳定复苏,“对全年的影响有限”。

  成交量暴跌

  没有人能高枕无忧。

  相对于餐饮、影院、酒店等行业而言,房地产行业的动态被不少人忽视。但是,疫情对于行业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销售是房企命脉所在,其规模效应与现金流仰仗于此。中国指数研究院收集的近3000份线上调研问卷显示,若无疫情,49%的网友在2020年春节及之后一个月内将有购房计划,因疫情推迟的比例达70%。

  “这段时间,消费者很难有心思去看房购房,注意力都在关注疫情变化上。”广东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对支点财经记者说。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从1月下旬起,大部分开发商成交量相比往年春节期间暴跌95%。易居中国数据则显示,春节前后一周,房產销售数据基本接近零。

  国信证券在一份反映1月27日-2月7日行业市况的周报中指出,其追踪的30个大中城市第一周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跌97.83%,第二周同比下跌83.76%。“近期公司楼盘基本没有成交,有个新盘本来准备3月开,目前看,肯定得延期。”2月13日,一家中国百强房企武汉公司的置业顾问对支点财经记者说。

  谈及行业短期情况,黄韬、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首席研究员李战军均向支点财经记者表示,疫情完全控制前,湖北乃至全国的房产市场都会受到影响,“预计1-3月都将有较大压力”。

  每年春季前夕,房地产市场会迎来返乡置业热潮;春节期间虽然销量停滞,但3月和5月各有一波“小阳春”;6-8月比较平淡,但马上就是“金九银十”。目前返乡置业无疑受到了较大影响,3月的小阳春也会大概率推迟。

  一季度受挫,对全年房产销售影响几何?以2019年为例,1-3月商品房销售面积达29829万平方米,销售额达27039亿元,占全年比重为17.39%、16.93%。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短期承压的现状,各大房企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2月9日-2月10日,包括泰禾、绿地、碧桂园、奥园、招商蛇口、新世界中国、花样年在内的众多房企纷纷发布“致员工的一封信”。内部信通常更倾向于传递信心、鼓舞士气,但此次,几乎所有信件都透露了短期内严峻的形势。

  “疫情会对房地产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一季度,会给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一定困难。”泰禾董事长黄其森如是说。招商蛇口董事长许永军则在信中提及,复工初期,需要马上研判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冲击和影响,“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

  以上说的主要是一手房销售情况,对二手房而言,短期压力可能更大。

  “宅在家里一个月,老旧小区的居民会深切体会到户型功能、物业服务、周边生活配套方面存在的短板。之后,大家对品牌开发商的新盘会更加青睐,二手房反而不吃香。”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分院市场研究总监李国政对支点财经记者说。

  “钱紧”是最大压力

  疫情绝非一个“更长的假期”,所带来的影响也远不止销售层面——拿地、设计、建设环节,都将受到影响。

  截至2月16日,按各地政府要求,全国房产在建项目均不同程度地推迟开复工。加上大量工人无法正常返岗,预计延期交房项目会增加。

  更关键的是资金压力,特别是到期债务问题。近年来,融资端的收紧,本就给房地产行业资金链带来较大压力。如今销售停滞,但贷款要交、工资要发,对一些高周转策略的房企而言,“钱紧”是必然结果。

  华泰证券相关研报统计,2020-2022年,房地产行业境内债到期量分别为4316亿元、6212亿元和3764亿元。海外债到期规模也在走高。Wind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房企海外债务到期规模分别达到297.86亿美元和316.38亿美元。

  债务的还贷节奏,主要看融资协议怎样签订。大部分项目按月还款,有些按季度,有些按天,利率都有所不同。

  “房地产行业的特点是高负债、高利润,意思是每月收入高,同样,支出和还款也很高。不少企业采取高周转策略,资金回笼一旦受限,就会面临巨大的现金流压力。”浙江大学传承学院地产运营研究所所长蔡为民对支点财经记者说。

  哪些企业面临的压力会更大?“越是之前因为战略缺失、经营管理不善、不发生疫情都已经很‘难过的企业,受疫情的影响自然也越大。”蔡为民说。

  如果竣工、交付面积减少,会影响企业业绩表现,对股价带来压力,对部分有大量股权质押的上市房企会带来挑战。

  此外,还有三类房企在资金层面会有较大压力:在三四线城市布局较多的企业、在疫情高发区域布局较多的企业、存货中“地王”占比较大的企业。“一二线市场需求旺盛,短期置业需求会延缓入市。疫情较为严重的省市,以及三四线城市,面临的压力较大。”蔡为民说。

  中国指数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1月-2020年1月,有10家企业在武汉的新增土地储备超过60万平方米。其中,融创近3年土地储备量最大,总占地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占城市成交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3%。

  同样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全国22个重点城市成交的1000多宗高价地,截至2019年末仅有不到30%的项目开盘。其中,七成以上“地王”项目沉淀在房企手中,疫情之后,这些企业的资金链将形成更大压力。

  求救、自救与蓄力

  这段时间,房企具体该做些什么?结合采访对象观点,可以从三方面考虑,一是求救,二是自救,三是蓄力。

  什么是求救?简单说,在主动降低负债率同时,可以寻求股东支持,争取政府相关政策、资金支持,还可以积极与金融投资机构沟通,解决融资需求。

  2月11-12日,西安、南昌、上海、浙江等多地政府发文支持房企稳定发展,主要涉及出让金缴纳、开竣工政策、用地政策、租金减免及信贷政策等方面。“房企要特别关注疫情较严重地区的政策动态,把握当地政策支持下的融资机会,及时缓解资金链问题。”蔡为民说。

  针对一些因疫情而存在违约风险的项目,房企也可以与有关单位充分沟通。实在是没办法了,还有法律作为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按照相关法规,疫情也是不可抗力,可以得到免责保护。这一点对于房地产从业者适用,对任何行业都适用。”黄韬说。

  什么是自救?主要分为开源、节流。

  针对开源,武汉开发商大量采用了线上售楼部、直播卖房等举措。“我们公司在房天下等平台中进行了几次直播,热度很不错。”前文提及的置业顾问说。从全国层面来看,华夏幸福、中海地产、金地集团、新城控股、碧桂园、雅居乐、融创等,均启动了类似模式。

  2003年“非典”之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崛起。2020年,则有望会成为中国“网上购房”的元年。

  除网上售(看)房外,在一定时间内无理由退房、全民营销、差额补偿乃至降价促销也被不少企业叠加应用。

  “即便如此,网上售房的作用更在于蓄客及客群维护,很多人是先预定,等疫情过后再去看,反正有‘无理由退房。完全不看盘就买的,多为两类人:一是线下已看过盘的人,二是纯粹的投资客,觉得地段不错又是知名房企出品就直接抄底。”黄韬说。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在这波自救措施中表现最为积极。

  2月13日-2月16日,恒大通过网上销售已签订47500套意向书,房屋总价值达580亿元。恒大集团副总裁刘雪飞预计,未来几天网上认购套数会超过10万套。

  去年3月,恒大合约销售金额约为549亿元。这意味着,10万套转化率如达到50%,则可销售房屋5万套,金额约600亿元。

  2月16日,恒大更抛出“2月18日-2月29日全国住宅7.5折优惠”的“王炸”。

  李战军、黄韬表示,该做法是恒大的一贯作风。“我还蛮希望恒大这次能够成功,至少证明各类办法可行,还能带动其他开发商减价自救。”黄韬说。

  节流,则更好理解。譬如不少房企让拿地部门按兵不动、减少相关投资;与员工沟通,尝试调整工资或缩减人员。“一般来说,在疫情期间,置业顾问最为紧缺,不会缩减,首先考虑的可能是行政、人力等岗位。”上述置业顾问说。

  如何为未来蓄力?一是坚守本分,二是适时“进攻”。

  近期,任何企业的表现都会被放在聚光灯下。因此,项目质量不能缩水、物业管理水平不能降低。这两点若出现问题,只会将让企业雪上加霜。

  此外,这段空窗期,企业可以对拿地策略进行反思,复盘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下一轮科学拿地。“这段时间有机会拿到一些价格更加合理的土地,现金流充裕的企业可以适度储备粮草弹药,做好开工的防疫措施。”一位业内人士对支点财经记者说。

  该业内人士表示,因疫情影响,周边医疗资源配套以及物业服务水平未来会更受置业者关注,企业也可结合这些要素进行布局。

  调控政策存在调整可能

  对本次疫情事件的中长期影响,采访对象均认为,疫情一定程度上只会延迟民众的购房计划。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被压制的需求仍有望释放。

  “买房不是冲动型消费,要买前大家都会提前几个月考虑。现在是购房者暂时不能买,只要不出现特殊情况,他们就不会打消这个念头。”蔡为民说。

  有人基于2003年“非典”期间楼市表现,预测疫情控制后,房产市场会“爆发式增长”。对此,采访对象普遍持保留意见。

  原因是两次疫情面临的情况完全不同。

  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行业会受到巨大冲击呢?也不可能。蔡为民、黄韬均认为,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存在调整可能,不过,彻底转向的可能性较小。中国指数研究院也表示,疫情过后,行业调控尤其是重点疫区政策或将出现灵活调整,“但不会与中央层面‘房住不炒定位出现冲突”。

  不少券商机构在相关研报中,也表达了同类观点。天风证券表示,在一季度宏观经济承压的情况下,后续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或超预期,对于行业政策放松也未尝不可期待。海通证券表示,为维护市场稳定、对冲短期冲击,货币政策有望从“灵活适度”转向适度宽松。

  “疫情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或完全控制,国际舆论将经历从震惊到佩服的快速转折,这有利于外资持续流入,使产业得到一定支撑。”蔡为民说。

  因此,全行业把“受伤的一季度”补回的可能性较大,但爆发式增长并不容易。“跟人一样,生病痊愈了,也得有个恢复期,不可能直接去跑马拉松。”李战军表示。

  这一过程中,部分现金流吃紧的公司将面临生存困难,龙头企业并购机会将增加。

  在销量方面,李战军预计,疫后短期内,一二线城市销量会“先抑后扬”,“至于三四线房产市场,本身就有泡沫,复苏压力会更大”。

  蔡为民的预期,则是一线城市销量稳中有升(5%-8%),二线城市保持稳定,三线及以下城市稳中有跌(5%上下)。

  至于房价問题,像恒大这类7.5折促销毕竟是少数。采访对象一致认为,一二线城市的新盘价格不会出现太大调整,平均上下幅度会在10%之内。前文提及的置业顾问告知支点财经记者,楼盘降价可能性不大,即便下降也就5%左右的空间。

  “总而言之,房地产是个‘年年叫苦年年过、年年过得很不错的行业,这次疫情对全年影响有限,大部分从业者能渡过难关。”李战军说。

  蒋李 陈雯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