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雄孙悟空为什么喜欢哭?

  • 来源:文苑
  • 关键字:大英雄,孙悟空,哭
  • 发布时间:2011-01-18 16:16
  孙悟空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泰山压顶、誓不弯腰。不过,孙英雄也有“柔情”的一面,比较喜欢哭。我做了个小计,整整一百回的小说,孙大圣哭的次数竟然有二十几次,经常哭得肠肝寸断,哭得阎王爷想还阳,佛祖爷下灵山。

  最值钱的一哭。石猴子勇闯水帘洞,当上了美猴王后,有一天,在载歌载舞中忽然烦恼,“坠下泪来”。原来,石猴子看到世事无常,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因为这一哭,才促成了猴王下东洋,过大海,学到长生不老的妙诀。这是开天辟地的第一哭,是成就齐天大圣的第一哭,也是成就斗战胜佛的第一哭。这一哭,太值了!

  最可怜的一哭。在灵台方寸山挨了十几年,总算学到点文化,师兄弟要孙小弟露一手,没想到后果极为严重,被祖师爷“驱逐出境”,岂不悲哉。老孙就像做错事的孩子,洒下可怜的泪水。

  最伤感的一哭。孙大圣三打白骨精,没想到妖怪没被打跑,反而把自己打跑了。他凄凄惨惨戚戚辞别师父,走在半空中,又想起师父,“止不住腮边泪坠”,好久方走,真是有情有义的猴子。

  最壮烈的一哭。在大战红孩儿时,这家伙一口烟,差点将老孙憋死了,幸亏猪八戒这个江湖郎中,帮他推拿按摩,醒来之后“珠泪满腮”,叫了一声:“师父啊!”把沙和尚感动得不得了,说“哥啊,你生为师父,死也还在口里。”真是壮烈之至。

  最动情的一哭。话说老孙打死七个蜘蛛精后,妖怪的师兄蜈蚣精放出金光,将老孙罩在里面,上天无门,只能变成穿山甲从地下逃走。从地下出来,“力软筋麻,浑身疼痛,止不住眼中流泪。”这时,不清楚中毒的师父师弟情况怎样,正在悲切之时,见到一位穿着重孝的妇女,边走边烧纸钱。老孙触景生情,点头嗟叹,“正是流泪眼逢流泪眼,断肠人遇断肠人!”

  最感人的一哭。孙大圣打死了一伙毛贼,第二次被师父开除公职,没奈何,跑到珞珈山,见到观音菩萨时,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菩萨像母亲哄孩子一样:“悟空,别哭别哭,有什么伤感之事,说出来,我给你救苦消灾。”孙大圣没想到忠心耿耿,最终落到这个下场,心有不甘啊。

  还有很多哭,每一哭都很经典。如听到小道消息,说师父被狮子精夹生吃了,便跑到如来处,倒身下拜,“两泪悲啼”——“虎啸猿啼”,催人泪下。这些“哭”中,老孙有几个特点:一是忍不住,即止不住,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二是眼泪盈眶,泪如雨下,不是一般的抽泣。三是感情真挚,绝不虚伪。他的哭,是“腮边泪滴”、“两泪悲啼”、“泪如泉涌”、“珠泪如雨”、“泪似水流”、“怅望悲啼”等。

  这些哭中,都是孙大圣内心的真实表现,他没必要装哭,让人一看就恶心的哭。他取经路上的每一哭,都是响当当的,赤胆忠心的,可以载入史册的,我们为他那种敢于担当、忠诚取经事业、与团队共患难的拳拳之心而感动。

  在这里,大家可能会问,铁骨铮铮的孙大圣,为什么要哭呢?难道作者塑造一名英雄时,非要让他的形象受到损害吗?

  其实,这不仅没有损害其光辉形象,还因为他是一个有情的英雄而深受人们的尊敬。当他第一哭开始,命运就注定他是一只不甘人下、胸怀崇高理想的猴子。生命中的第一哭,哭出了他的理想目标,也哭出他的人生坎坷。其他的哭,都是为了实现第一哭的梦想而哭的。

  之所以哭,是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很难调和的矛盾而造成的。每个人,因为理想太高,所以责任就大,付出就大,同样牺牲就大。当内心极度痛苦时,可以用哭的形式好好发泄一下,哭后能使人心里痛快。尤其是严重的精神创伤,不吃不睡也应设法大哭一场。如果强忍不哭,可能会憋出毛病,相当于“慢性自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