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视域下构建生态新村发展模式的研究
- 来源:中国市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生态问题,关注,保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7-22 11:09
[摘 要]生态问题已经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我国生态文明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解决农村地区的生态问题是发展的关键。生态新村是在循环经济基础上构建新的生态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生态转型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生态新村建设的重要性和规划设计的实践探索提出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新村;发展模式
面对我国农村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日渐枯竭的自然资源,在严峻的生态退化的形势下,“人类过度地开采自然资源,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的现象”[1],我国将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地位。生态新村是相对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农村而言,生态新村建设更多以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为推动力,生态政治、生态文化和生态生活为保障。因此,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用,为生态新村的建设发展创造出更好的内外环境,从而推动新农村生态文明体系的形成。
1 生态村的概念及其概况
20世纪下半叶,由于西方国家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为了遏制这种生态退化危机,发起了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运动,生态运动最早是在西方国家由民众自发组织和推动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生态村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最早由丹麦的一位学者罗伯特·吉尔曼(Robert Gilman)在1991年所作的报告《生态村及可持续社区》中首次提出:“生态村具有人性化尺度和完备功能居住地,把人类的活动结合到不损坏自然环境为特色的居住地中,支持人类健康的发展,开发利用资源及能持续发展到未知的未来。”从此,生态村建设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
我国传统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是资源耗竭、环境破坏、能源枯竭、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积压、居民住宅分散、垃圾及面源污染严重、人文环境破坏等。生态经济新村的发展模式是资源节约,可循环经济结构、环境可持续、可再生能源利用、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生态产品预定型、生态社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人文环境保护等。“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2]我国的生态村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只是在个别省份进行试点。20世纪初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国家发展大背景下,大部分地区对生态村的理解以及建设逐渐开展开来,但侧重点多有不同。基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状况的差异,大多数农村地区只有在农业建设的经济领域开展生态村建设,主要集中在生态农业工程和水土保持等项目方面,以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农业生态建设,这也是我国多数学者认同的观点。进入21世纪的生态新村建设,应和过去的生态村建设有质的区别,这个“新”字的含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态理念方面。生态新村建设则具有生态规划与建筑规划,开展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区等多位一体的综合建设规划;二是完善的生态生活。生态新村的发展采用循环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多样化,取代单调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居住、休闲、商业和餐饮等设计方面,合理地配比和调节,多功能复合的生态新村是融合各种功能的有机系统;三是生态文化教育方面。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信仰,定期为居民组织生态课程和培训,以普及生态生活准则和规范。
国外生态村建设注重生态规划,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促进和保持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生态规划突出调整系统的框架结构和完善系统的功能两方面,一是生态村空间规划。科学布局,将人、经济、环境、资源等核心要素有机相连;二是可持续生态关系的调控。调控系统物流、能流及信息流的生态效率,维持持续发展。生态村还致力于以人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建立,主要通过人的劳动和智慧创造出来,多数生态村是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们共同建造而成的。人工控制和人工维护对生态村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态村仰赖不断开发的新生态技术,大量的生态设施的推广,保护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古迹等,形成了显著的特点,并形成了人性化的生态社区。
2 我国生态新村的发展模式
从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来看,通过新的生态化发展模式的改造,全面实现传统农业和生态村的提升,是切实可行的途径。由资源耗竭型、环境破坏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可持续性转变,使农产品生产不再是一种生态破坏性的行为,而成为一种生态可持续性的行为,并最终把本地区的农村建设成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2.1 对传统生态农业生产体系的整体改造
在一定区域的生态区进行前期调查,从资源、环境、经济、能源、文化等各个方面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找出主要问题,如传统农业的高消耗问题、农产品质量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住宅规划和村落布局等问题、分别从生态社区、生态景观、生态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生态能源、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等方面进行生态新村发展模式设计。以适宜的生态工程技术为硬核支撑,设计居民生态社区,发展生态经济,进行垃圾归类与循环利用,建设环境的生态规划,按照循环发展组织生产,提升生态农产品的品牌,增强产品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形成该生态区域的支柱产业。
2.2 发展循环经济,对传统农业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
应用农业生态工程和技术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最终形成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根据生态新村的农业生产目标和功能定位,采用生态化、园区化、循环节能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在改造种植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畜牧养殖业和生态蔬菜林果,特别要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高新技术和信息网络服务业。打造特色的知名农副产品品牌,使生态新村的农业生产走上特色发展的道路。此外,实施推广农业废弃物利用建设项目,比如建沼气池、秸秆气化站等。
2.3 生态社区规划,对分散的人居环境改造
对原来已经建好的普通住宅,通过生态化改造,将其改造成生态环保的社区模式。生态化改造就是在保留原有生态合理成分的基础上,集成现有生态建筑技术,改善居民的生活生产条件,逐步向理想生态村的方向过渡。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生态景观及人文环境融为一体,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体现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的面貌。技术上形成生态社区的设计,要充分环保、节能,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以当地自然环境为依托,使用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生态新村的建设至关重要的是提供生态系统的服务,供应安全的可持续性生活。通过生态社区有效的制定决策和采取措施,及时为居民提供生态信息。社区应承担可持续发展评估和生态水平的决策。因此,生态新村建设有必要在社区建设上提高认识和实施生态计划,进行长期有效的社區可持续性生态服务管理。
2.4 生态能源改进
目前,一些地区主要以煤为主,部分村庄还主要以薪材为主,煤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而薪材利用造成对林地的破坏,生态环境也非常不好。因此,需要尽快找到一种能够让农民消费得起的新能源,减少农民对薪材等能源的依赖。采用节能灶、节能炕代替传统的灶和炕;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灶;适当地发展薪炭林,发展新型的供暖模式或集中供暖模式;鼓励农民使用电能、煤气等,发展其他的新型替代能源,如风能、小型水电、沼气、秸秆生物质气站等。
2.5 生态文化建设
通过教育、培训、示范等多种途径,建立乡、村两级的生态农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向农民传授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识、技术、知识等,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如培养农民技术员等。尽快提高农民的生态文化素质、科技水平和生态意识,帮助农民建立适合生态产业发展的生产服务体系、市场流通体系和乡村管理体系。
3 促进生态新村发展的建议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做出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我国传统的数量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发展的要求,必须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方式。”[3]应从宣传、政策、技术等方面來解决主要问题,实现生态新村和传统农村面貌的变革和整合,引导农业和非农业产业部门之间的交流,推进农业从传统到新的增长模式的转变,并实现农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3.1 加强生态新村的学习宣传贯彻力度
宣传、传播生态新村的相关科学知识,可以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使人们了解新能源的益处,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将生态新村建设的预期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要积极宣传生态新村建设总布局,宣传国家的发展规划和生态新村导向,帮助农民认清和把握生态新村发展带来的益处,同时通过必要的支持扶助改善乡镇企业对投资生态新村的回报预期,增强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新村规划是其发展的重要前提。中国具有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国情,政策规划应切实可行。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如人类与自然环境、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技术开发和能源发展的协调统一。中国面临着突出的问题,人口相对较少的耕地和巨大的粮食需求。应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体系,凸显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的强制性要求,以法律义务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增加、细化、调整生态建设与保护、污染治理的法律规范,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态新村建设的政策和法规。
3.3 加强生态新村的生态规划建设
在区域、乡村、城镇内部三个不同层次上进行生态总体规划。在生态学原则指导下的生态空间规划,主要从宏观上统筹土地、资源等利用问题;生态村建设的具体规划,如生态园区规划、生态产业规划、绿化规划、生态社区规划等;生态设计,微观方面的生态规划;生态关系的规划是一种软规划,它是在对生态村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背景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控制论原理对系统的生态关系和行为进行辨识、模拟和评价,找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关键因子、机制和主要机会,从而不断调整系统的结构和关系,增强生态功能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燕连芳.绿色经济发展下的财税金融支持分析[J].中国商论,2019(11).
[2]陆娟,李萍萍.环洪泽湖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9(8).
[3]孙秋鹏.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J].当代经济管理,2019(5).
伊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