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疫合作中建设更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 来源:当代世界
  • 关键字:新冠疫情,中非合作,中非关系
  • 发布时间:2020-07-22 17:34

  【关键词】新冠疫情;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中非关系

  【DOI】10.19422/j.cnki.ddsj.2020.07.004

  2020年这场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堪称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及非传统安全国际合作的一场世纪大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中国与非洲国家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谱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同时,中非在携手抗疫的过程中,也遭遇到一些困难与挑战,需要双方在后疫情时代着力从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重振经济以及构建有利于中非友好合作的“舆论场”等方面通力合作。

  中国与非洲国家携手共同抗击疫情

  面对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政治声援、医疗物资援助以及国际多边合作等方面携手共进,体现出患难与共、命运相连、共克时艰的兄弟情谊。

  在中国奋勇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非洲国家坚决支持中国抗疫,竭尽所能给予中国人民信心与力量。非洲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致电习近平主席表示慰问和支持,第36届非盟部长级会议结束后还专门发表特别公报,表达对中国夺取抗疫胜利的信心,宣布非洲与中国站在一起,并呼吁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埃及和南非等国及时向中国提供了相关抗疫物资援助,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中的赤道几内亚和吉布提也分别向中国政府捐款20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抗击疫情。在民间层面,来自非洲人民的政治声援和暖心问候纷至沓来。如南非标准银行员工在2月初发起名为“穿红衣,挺中国”的创意,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就从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的标准银行集团总部发展到其位于20个非洲国家的分支机构,参与活动的员工达上万名,均身着红色上衣,手举支持中国的横幅和卡片为中国武汉加油。[1]

  当疫情在非洲大陆蔓延时,中国迅速驰援非洲国家,第一时间援助抗疫物资,并专门派遣医护专家组前往相关国家分享防控防治措施与经验,培训医护人员。截至2020年6月,中国已向50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交付了大量医疗援助物资,向11个非洲国家派出了148人次的醫疗专家组,并多次同非洲国家举行专家视频会议,同非方分享抗疫经验。40多支中国援非医疗队在非洲国家开展各类培训活动近400场、培训当地各类人员2万多人次。[2]与此同时,中国民间组织、在非中资企业也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对非抗疫援助。如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先后三次向几乎所有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抗疫物资,为非洲抗疫作出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中国企业及民间组织的人道主义关怀。

  在非洲抗疫的关键时期,中国、南非(非盟轮值主席国)和塞内加尔(中非合作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国)于2020年6月17日联合倡议发起了一场以“团结”和“抗疫”两个关键词命名的峰会——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国际及多边层面,中国呼吁国际社会重视援非并率先行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5月18日召开的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上,宣布了包括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新冠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最贫困国家债务暂缓偿付等中国支持全球抗疫的五项举措。这五项举措均与非洲抗疫息息相关,其中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的举措尤其凸显了对非洲抗疫援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中国提出的大量国际合作举措充分体现出中国对非洲国家抗击疫情的全力支持以及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彰显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和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追求。

  此外,在非洲抗疫的关键时期,中国、南非(非盟轮值主席国)和塞内加尔(中非合作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国)于6月17日联合倡议发起了一场以“团结”和“抗疫”两个关键词命名的峰会——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这场特别峰会不仅有中国和十多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及非盟委员会主席参加,而且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作为多边国际组织的特邀嘉宾参加了峰会。此次峰会向世界传递了中非团结抗疫和践行多边主义的信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旨讲话中明确了现阶段中国对非合作的“四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携手抗击疫情,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合作,坚定不移践行多边主义,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友好,旨在增强非洲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和促进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则重申要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捍卫国际公平正义。联合声明还特别关注疫情对非洲经济的冲击,敦促西方尽快解除对津巴布韦和苏丹的经济制裁,支持非洲大陆的经济一体化和自贸区建设。纵观疫情暴发后的世界大国对非合作,中国不仅在援助和支持非洲抗疫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而且也是迄今唯一与非洲国家联合倡议发起召开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的国家。

  中非携手战疫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在新冠疫情的强力冲击下,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以及国际经贸往来等都受到了严重破坏。作为全球化中的一个链条,中非经贸合作也受到了疫情的冲击。而且,由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不断借病毒和疫情掀起“污名化”中国的舆论风暴、挑拨中非关系,中非携手抗疫也面临日益严峻的舆情挑战。

  一方面,新冠疫情给中非经贸合作及非洲经济发展均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中非双边贸易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一直稳定增长,从2000年的108亿美元到2008年突破1000亿美元,再到2013年突破2000亿美元。2019年,中非双边贸易额达2087亿美元,同比增长2.21%。2019年,中国在非全行业直接投资30亿美元,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559亿美元,在非各类劳务人员18.3万人,非洲本地雇佣人数34.6万人。2019年,中国累计自非进口原油9234万吨,同比增长5.6%,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8.3%。其中,与中国进出口贸易额突破百亿美元大关的有南非、安哥拉、尼日利亚和埃及等非洲排名靠前的4大经济体。[3]然而,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南非、埃及等非洲主要经济体也成为受疫情打击最严重的非洲国家,并且很快采取了封城、停航、宵禁等防疫措施。疫情影响到中非经贸的商流、物流、资金流、服务流,对中非贸易、投资和工程承包等领域都造成一定冲击。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中非贸易额下降14%,约合410亿美元。[4]一些在非洲国家建设中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也由于疫情的冲击,施工进度放缓、难度加大。

  中非经贸合作受到的影响是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一部分。在全球经济萎缩的大环境下,中非经贸合作自然难以独善其身,特别是疫情从供应链、需求链和贸易链三个方面严重打击了非洲经济。受疫情全球扩散和停产停工影响,国际上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降低,且在短期内难以恢复。非洲国家也因疫情防控的需要采取了相应的封城停产等措施,使得全球供应链的“需求”和“供给”两端出现同步萎缩,给非洲矿产资源生产国带来了收入锐减的直接负面影响。如非洲第一大矿业出口国南非,自3月26日开启全国封锁三周政策,按封锁21天推算,将影响71.4万吨—80万吨矿产产量。[5]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于2020年4月17日发布《新冠肺炎:保护非洲的生命和经济》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非洲经济增速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可能从之前预期的3.2%降至1.8%,估计会有多达2700万人因此陷入极端贫困。南非、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和安哥拉等非洲经济强国会因本国疫情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而出现严重财政困难。国际石油价格暴跌致使非洲石油出口国收入损失高达650亿美元。此外,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持续传播,直接导致非洲国家旅游业受损、外国直接投资减少以及资本外逃等问题。[6]虽然目前非洲还未成为全球疫情的“震中”,但每当灾难来临、受打击最重最大的永远是最脆弱的经济体。非洲作为全球经济链条中最脆弱的一环,其经济在新冠疫情的打击下面临全面衰退的风险,而这无疑会制约中非经贸合作的发展。

  另一方面,疫情发生后中非合作面临日益复杂严峻的舆论环境。尽管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中非关系发展过程中,西方制造的不利于中非关系发展的舆论“杂音”几乎从未停歇过,但此次美国等西方国家借新冠疫情大肆散播的所谓“武汉病毒论”“中国疫情隐瞒论”“中国道歉和赔偿论”等污名化中国的论调,不但毒化了中国所面对的整体国际舆情环境,而且对非洲当地媒体及舆情也产生了一定的欺骗性和误导性。事实上,这些挑拨、抹黑中非携手抗疫言论的背后总有美国媒体及官员的影子。如美国《华尔街日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媒体利用舆论传播优势大肆散播抹黑中国的言论,炮制所谓的“中国排外情绪不断攀升”“非洲在华居民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敌意”等负面论调。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也见风起浪,借疫情和相关孤立事件对中国施压,却全然无视美国国内发生的黑人被白人警察跪压而死的种族歧视悲剧。近期,54个非洲国家已联名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交了一份决议草案,请求联合国介入调查美国及其他国家对非裔族群的系统性种族歧视、警察暴力执法等问题。

  后疫情时代加快构建更紧密中非命运共同体

  新冠疫情不仅给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带来巨大挑战,也使全球化进程以及全球治理遭遇巨大挫折,同时还折射出一些国家大搞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的“损人不利己”行为。为了在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格局中站稳脚跟并抢占先机,打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需要高度重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广大非洲国家在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基础作用,及时回应非洲国家关切,有力回击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非关系的抹黑挑拨,并着重在以下三方面推动和加强中非关系的发展。

  第一,加强中非卫生合作,共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中非卫生合作已经走过了57年的风雨历程,始于1963年1月的中国援非医疗队是中国援非的一张亮丽名片。50多年来,中国援非医疗队从小到大,先后有超过2万名来自中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到非洲50多个国家驻点,救治了数以亿计的非洲患者、为非洲培训了数以万计的医疗技术人员,广受所在国家政府的表彰和当地人民的尊重与爱戴。2014年非洲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国积极推动非洲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如帮助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帮助建立塞拉利昂唯一的P3实验室,帮助非洲国家优化升级相关医疗卫生设施,为非洲国家建立多家中非友谊或友好医院,并继续派遣中国援非医疗队,为非洲国家培养专科医生等。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将“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列为“十大合作计划”之一,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推出的“八大行动”中也包含了“中非健康卫生行动”。

  此次新冠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凸显了中非卫生合作的重要性、急迫性和优先性。中国需要繼续加大对非洲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并提升卫生合作在当前中非各领域合作中的优先地位。在具体做法上,中非卫生合作的全面升级可以从非洲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软硬件建设、人才培养和经验分享等几个层面同步展开。在2020年6月17日召开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在发言中强调:“中方将提前于今年年内开工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同非方一道实施好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健康卫生行动,加快中非友好医院建设和中非对口医院合作,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中方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愿率先惠及非洲国家。”[7]

  第二,加强中非经贸合作,共同实现疫情后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在过去的近20年里,中非经济发展态势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即中国经济和中非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与非洲经济的稳步增长同步发展,双方互为彼此的增长动力。中国的技术、资金、发展经验与非洲的市场、资源和发展潜力相互补充。这种经济结构上的高度互补性并不会因疫情的冲击而改变。因此,在后疫情时代,随着供应链和生产链的恢复,中非经贸合作有望快速重回正轨。事实上,即便在疫情期间,中非商界人士也努力运用新业态创造新商机。如6月15日开幕的第12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就首次采用了“云端会议”模式,来自非洲等全球各地的参展商和采购商通过网上展示、推介、供采对接、在线洽谈等全新模式,足不出户地谈生意、签合同。这届“云上广交会”的开启也预示着中非贸易将进入“互联网+数字经济+广交会”的新时代。

  因此,抓住疫情带来的推动新业态发展的机遇,支持非洲大陆一体化和“新基建”应是后疫情时代中非经贸合作的题中之义。对此,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指出,“中方支持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支持非洲加强互联互通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愿同非方一道,共同拓展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清洁能源、5G等新业态合作,促进非洲发展振兴。”[8]特别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也强调,中非认识到数字化在后疫情时代的重要性,支持非洲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拓展在数字化和信息通信领域特别是远程医疗、远程教育、5G、大数据领域交流合作。[9]

  除了在新业态上挖掘新商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各领域合作同样大有可为。事实上,随着中国以及一些非洲国家在防疫抗疫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些重大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陆续复工建设,未来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也要向卫生健康、复工复产、改善民生领域倾斜。另外,为减轻受疫情冲击严重的非洲国家的财政负担,中国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已承诺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抗疫斗争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并且与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在中非团结抗疫峰会上,中方又进一步承诺将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的对华无息贷款债务。上述举措将有力推动后疫情时代非洲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第三,加强中非媒体合作和民间交流力度,建设有利于中非友好合作的舆论场。舆论场建设首先要关注的是抢占话语权先机,凡遇中非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必须争取先发声、早发声、多发声,牢牢掌握舆情资讯发布的权威性。近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行动方案(如“十大合作计划”和“八项行动”等)的大框架下,中非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已经有序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国际电视台已在非洲设立了分台,《中国日报》也早已创办和发行了非洲版。来自非洲媒体的记者、编辑也长期受邀来华交流、培训和实习等。中非媒体交流工作既要邀请非洲对象国的政府机关报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还应该遴选出那些在当地有影响的自媒体和社交媒体,邀请这些媒体的创办人或名人博主来华交流,扩大中非友好的传播基础。同时,我们也应当挖掘、培育和发挥我们的自媒体及社交媒体力量,通过相关社交媒体账号,及时驳斥各种谣言等负面言论。

  第四,中非在后疫情时代要全面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受疫情影响,国际关系中的“自我中心”和“丛林法则”倾向正在抬头,孤立主义、霸凌主义和单边主义正在不断侵蚀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及多边主义价值理念。因此,中非加强国际合作,坚定支持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事务及世界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及权威性,对于捍卫多边主义原则和国际公平正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此次召开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已经在践行多边主义、呼吁国际团结抗疫方面发出了最强音。在后疫情时代,中非之间还可以根据一些重大国际事务召开类似特别峰会,在国际组织机构领导人遴选、相关国际会议的议程设置等方面密切合作,向国际社会发出中非团结一致的共同声音。当然,中非团结抗疫及加强国际合作并不是搞中非自己的小圈子,而是对国际合作持开放与包容态度。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明确指出,支持在尊重非洲国家意愿的基础上,本着积极、开放、包容的原则同国际合作伙伴探讨在非洲开展三方或多方合作,支持非洲尽早战胜疫情和加快发展。

  虽然新冠疫情对中非经贸关系特别是对非洲国家经济造成一定冲击,但中非团结抗疫也充分反映出双方共克时艰的兄弟情谊。即使疫情期间遭遇到一些困难与挑战,但中非始终守望相助、携手共进,并在推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不断充实新内容、汲取新养分、挖掘新商机。经过这场人类历史上罕有的新冠疫情考验后,中非将在此次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形成的共识与基础上,努力打造后疫情时代双方经贸活动的新升级版和更紧密、更牢固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苏童)

  [1] 《“穿红衣,挺中国”纵贯非洲二十国:“别害怕中国,我们一直都在”》,中国新闻网,2020年2月11日,http://www.beijingreview.com.cn/chinafrica/202002/t20200211_800192547.html。

  [2] 《中非團结抗疫,万里支援》,央视网,2020年6月17日,http://world.gmw.cn/2020-06/17/content_33920478.htm。

  [3] 《2019年中非、中南双边经贸合作数据》,中国驻南非大使馆经济商务处,2020年3月3日,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k/202003/20200302941368.shtml。

  [4] 《中国海关总署2020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20年4月14日,http://fangtan.customs.gov.cn/tabid/996/default.aspx。

  [5] 《疫情打击非洲矿产出口,专家建言经济结构转型三种路径》,第一财经网,2020年4月14日,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0-04-14/doc-iircuyvh7772862.shtml。

  [6]《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预测今年非洲经济增速可能降至2%》,中国商务部西亚非洲司,2020年4月3日,http://xyf.mofcom.gov.cn/article/zb/202004/20200402951648.shtml。

  [7] 《习近平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全文)》,新华网,2020年6月17日,http://www.xinhuanet.com/2020-06/17/c_1126127508.htm。

  [8] 同[7]。

  [9] 《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联合声明(全文)》,中国政府网,2020年6月17日,http://www.gov.cn/xinwen/2020-06/18/content_5520093.htm。

  贺文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