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推进新基建 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炎疫,旺盛,底层逻辑
  • 发布时间:2020-07-27 15:02

  2020 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农历新年的安排,原本探亲访友、旅游度假等春节模式,全部变成了居家休闲、居家娱乐等“宅家模式”,而且持续了数个月。然而,这种“宅家模式”并不能完全阻挡人们的刚性消费需求,例如学习、教育、医疗、购物、娱乐等,在疫情期间,某些需求甚至比非疫情时期更旺盛。就广大企业而言,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推进,很多制造企业面临订单缩减甚至取消,餐饮、养生等服务型企业面临顾客不敢上门消费等困境。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诱因,未来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会发生根本性变革。未来要能满足人们“宅生活”的需求,电商、游戏、线上教育、知识付费等线上项目,无人零售、无人餐饮和无人机配送?,线上办公软件,线上咨询服务,VR/AR 等场景体验类行业一定会呈现爆发性增长。在线消费首先需要满足顾客的优质体验性,因此对以 5G 为代表的新基建具有很高的需求。广东在信息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未来在推动新基建并抢占创新转型的制高点,需要在夯实新基建底层逻辑、顶层设计和配套考量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新基建的底层逻辑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的传统基础设施获得了高度发展,铁路和公路呈现网络化发展格局,机场和港口通达天下。传统基建一方面拉近了人们的空间距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传统基建极大地推动了要素在区域间流动,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在信息化极度发达的今天,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传统基建已经难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新基建成为政府、产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新基建是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简称,它到底“新”在哪?这个问题的答案构成新基建的底层逻辑。

  首先,新基建孕育“新动能”。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德国工业 4.0 和美国工业互联网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消费升级为背景,制造业个性化需求迅猛增长,消费者对售后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规模化生产”正在向“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转型,传统的“售后服务”正在向“后市场服务”转型,要实现这两种转型,首先需要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需要发展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将产生海量数据,海量数据的传输又需要高网速。5G(或以后的 6G、7G 等通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投资大,见效慢,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在保障传统基建投入的同时,加大新基建投入,这是推动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前提和保障。“大规模定制化生产”与“后市场服务”均具有高附加值,消费者愿意为这种定制和服务出高价,是数据驱动的“新市场”,可以说,新基建就是“新动能”。

  其次,新基建孕育“新模式”。谁优先发展新基建,谁就掌握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战略先机。根据新基建的数字化、公共产品特性,5G 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均可纳为新基建范畴。相较于传统基础设施,新基础设施融合传统的“硬件”设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推动着企业生产模式(含服务模式)、人们工作模式和百姓生活模式的变革。(1)生产模式变革。在工业 4.0 时代,制造业均通过“智能工厂”实现产品的生产。在智能工厂,无需人工记录订单、库存、原材料、中间品等数据,数据被自动收集、分析,通过可视化实现无断点时间及实时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将真正实现无纸化,流程可视化支持生产监控及ME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集成。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大规模定制化生产”与“后市场服务”将变成现实。(2)工作模式变革。以人工智能为主,新基建不仅能解放体力劳动者,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解放脑力劳动者。例如,Python 软件可以轻松获得指定数据内容,并能得出科学有力的分析结果。(3)生活模式变革。快速的通讯网络和技术手段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模式,例如,一个手机 APP 就能获取天下美食和美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技术革新,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试穿商店的鞋子、裙子、裤子等;3D 打印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可以让人们快速住上高品质、舒适化的房子;车联网和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车主一觉醒来,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安全、舒适地到达了预设目的地。

  再次,新基建孕育“新机遇”。在新基建支撑的场景下,以往处于发展劣势的欠发达区域、残疾人等能够获得更公平和均衡的发展机会。例如,广东省的粤东西北地区,这些地方发展相对滞后,除了区位因素之外,还存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缺乏,这些公共资源缺乏进一步导致外地人才不愿流向这些地区。在 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全面布局的背景下,这些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在线获得一线城市甚至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由此可以推动“本地化人才”培育策略,长期来看,通过技术赋能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发展不均衡。再如,残疾人在教育、就业等方面非常不便捷,甚至存在“隐形”社会歧视,这种状况给众多残疾人造成了一定的心理伤害。而数字技术及其高速网络为广大残疾人带来了“福音”,通过在线教育可以上名牌大学,还可以与全球知名教授在线互动。学有所成之后,他们可以找到类似数据分析、在线教师等新型职业或者自己创业。

  新基建的顶层设计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也正处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关键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传统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收到一定影响,根据广东省统计信息网和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披露的数据,2020 年第一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 22518.67 亿元,同比下降 6.7%,其中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 11.8%,出口额下降 14.4%;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下降 19.0%,从消费形态来看,商品零售下降15.8%,餐饮收入下降 43.6%;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 15.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外贸在短时间估计很难发力追赶,但是消费和投资还是大有可为的。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效果更为明显,特别是新基建投资,一方面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可以推动经济向高质量转型。

  第一,中央密集部署新基建。新基建在2018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被首次提及,2019 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20 年 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2 月中央深改委会议、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持续密集部署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 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因此,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政策层面,新基建都已成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从历次中央的会议精神和高层领导的关切来看,新基建主要包括 5G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信息领域。然而,根据央视中文国际频道 2020 年3 月 2 日报道,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其中,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属于非信息领域。

  第二,广东在新基建的政策部署。广东是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又有“双区驱动”的战略机遇和“双城联动”的内生动力,有华为、中兴、腾讯等信息龙头企业,广州和深圳具有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优势。因此,广东协同粤港澳,利用政策叠加优势,将在新基建推进中发挥引领性作用。在 2019 年 5 月 8日,广东就已经制定并对外公布了《广东省加快 5G 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 年)》(粤办函〔2019〕108 号),规划到 2020 年底,珠三角中心城区 5G 网络基本实现连续覆盖和商用;全省 5G 基站累计达 6 万座,5G 个人用户数达到 400 万;5G 产值超 3000 亿元;5G 示范应用场景超过 30 个。到 2022 年底,珠三角建成 5G 宽带城市群,粤东粤西粤北主要城区实现 5G 网络连续覆盖;全省 5G 基站累计达 17 万座,5G 个人用户数达 4000 万;5G 产值超万亿元;5G 示范应用场景超过 100个;全省 5G 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世界领先,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迈入世界前列,形成世界级 5G 产业集聚区和 5G 融合应用区。2020 年3 月 25 日,广东省对外公布了《关于应对疫情影响进一步促进信息服务和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粤工信信软〔2020〕37 号),强调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要提速 5G 网络建设,以及要建设数据中心、超算中心、车联网设施、智慧灯杆、物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第三,广东新基建主要进展。2020 年 2月 28 日,广东省发改委官网公布了《广东省2020 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新基建成为亮点,在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上,广东电信 5G 移动网络建设、广东铁塔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和广东移动通信技术设施三个项目合计投资就高达 148.42 亿元。河源源城区工业园第五期扩园(5G 产业城)预计总投资 50.5 亿元。据 2020 年 4 月 24 日《21 世纪经济报道》披露的数据,广东仅工信领域在建或计划开工建设的新基建项目达 40 余个,预计 2020 年全省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投资超 500 亿元,其中5G 网络建设投资超过 280 亿元,数据中心建设 76 亿元,光纤网络投资约 50 亿元。其中,2020 年一季度,已完成新基建投资 44.3 亿元;全省累计建成 5G 基站 42698 座、全省已投产使用的数据中心数量约 160 个。

  新基建的配套考量

  新基建是从供需两侧发力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效抓手,从需求侧,有助于扩大内需,稳增长和稳就业,有效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供给侧,新基建有助于企业生产模式、服务模式变革,扩大有效供给。新基建对经济具有很强的放大效应。据工信部《新基建发展白皮书》预测,到 2022 年底,广东数字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接近 4500 亿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7 万亿元;到 2025 年底,广东省数字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超 5000 亿元,数字经济规模超 9 万亿元。但是,广东在推进新基建的同时,应该配套考量安全性、均衡性及合理性。

  其一,推进新基建应兼顾安全性。5G、物联网、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推动新经济的发展,而这种新经济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在李国杰等撰写的《数字经济领导干部读本》指出: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劳动、资本等为生产要素,而新经济的生产要素除了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之外,还包括海量数据。因此,政府在部署和推进新基建的同时应该兼顾未来的产业安全性。在数据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例如数据安全技术很成熟、数据安全立法已完善等,换句话说,数据的互联互通机制和有偿共享机制已经成熟,这时政府、企业和个体均愿意开放数据,并推动数据的商业化。在《广东省加快 5G 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 年)》(粤办函〔2019〕108 号)中也把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作为重要的保障措施,提出要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通报预警机制,建立组织严密、高效顺畅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其二,推进新基建应兼顾均衡性。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经济爆发期,新基建的覆盖面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换句话说,新基建的发展水平是分享“数字红利”的关键。广东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历史性问题,在工业经济时代,后者发展处于相对落后水平,别再让这些地区在数字经济时代再次落后,避免造成差距越拉越大的局面。因此,在推动新基建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欠发达地区。另外一个问题,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处于相对劣势,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制定印发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工信厅企业〔2020〕10 号),提出要“夯实数字化平台功能”,应用物联网、大数据、边沿计算、5G、人工智能、VR/AR 等新兴技术,促进中小企业生产要素数字化、生产过程柔性化及系统服务集成化。广东省在推进新基建的过程中,特别需要考虑广大中小企业的关键诉求。

  其三,推进新基建应兼顾合理性。网络数据的公开透明,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但容易涉及法律和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例如:网络爬虫(Python)可以通过网络爬取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或数据,这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脑力劳动,但是这些信息和数据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得到网站或商家的授权或允许,这不仅涉及数据安全问题,还涉及数据产权和隐私保护问题。这种现状一方面反映当前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薄弱,另一方面反映监管环节相对滞后。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信息消费者、数据提供商、监管者三方共同发力,营造一个诚信、安全的网络环境。另外,随着新基建的推进,很多领域必然会出现人工智能替代人的工作,从而造成“非自愿”失业现象,这也是政府在大力推进新基建需要兼顾考虑的一个问题。当然,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有利于过剩产能行业职工的再就业,这一方面需要职工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满足新经济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根据新经济的发展需求,给职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

  龙建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