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村民自治的发展

  • 来源:新丝路(下旬)
  • 关键字:乡村治理,村民自治,乡村振兴
  • 发布时间:2020-09-09 15:56

  摘 要:甘肃省农村地区的村民自治实践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必须从实际上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鉴于此,M村村民自治的调研主要从乡镇政府、村委会以及村民三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乡村治理;村民自治;乡村振兴

  一、乡镇政府方面

  1.乡镇政府的主要角色

  乡镇政府是国家与农村的连接点,对于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以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乡镇政府在农村扮演的角色主要有两个:领导者和指导者。领导者这一角色体现在乡镇政府对农村事务的统筹管理上,农村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缓慢,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有时会出现偏差,因此就需要乡镇政府的统筹管理,才能保证农村工作的有序开展。M村目前有乡镇政府派往的三名驻村干部,驻村干部一方面在M村部署乡镇政府的各项工作,比如网络覆盖和自来水覆盖工作、精准扶贫工作和扫黑除恶工作等,乡镇政府的这一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兼顾到了每家每户的利益。乡镇政府指导者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即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这一指导者的角色决定了乡镇政府要为村委选举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通过开会以及派遣驻村干部的方式进行,一方面在班子组成人员上给出具体的意见,即村主任、文书、村妇女主任和监管委员各一名,最好是党员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这一系列的指导意见目的在于为村委会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指导村委选举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常举行。

  2.乡镇政府的角色冲突

  乡镇政府在农村扮演的领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往往会发生冲突,领导和指导的界限是什么并不明晰。在农村地区开展工作有一定的困难性,会出现一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乡镇政府也不清楚在哪些事情上该指导,哪些事情上该领导,这就使乡镇政府在村委选举中会从指导者的角色走向领导者的角色,因为村支部书记由政府提名,党员选举,村主任又是由村支部推荐,村民投票,环环相扣,村支部书记代表的是乡镇政府的意志,村支部书记在推荐村委会班子成员的过程中反映的也是乡镇政府的意志,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乡镇政府也在领导村委会。据M村村民反映,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是统一起来的,乡镇政府为应对上级政府检查会立刻向村委会下达命令,让村委会协助其應付检查。因此,乡镇政府领导者和指导者的错位使村委会始终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它到底是乡镇政府的代言人,还是村民利益的维护者。

  二、村委会方面

  1.有关村委会班子成员组成情况

  2013年之前,供村委会办公的是老街道内人民公社时期所建大队,办公环境较差。2013年,将大队旧址转让给村民,用T村村学旧址一亩地换来城东村民两亩地,后来又将0.5亩地转让给村民,用转让大队旧址和后来转让的0.5亩所得资金在城东新址修起砖木结构房屋,150平方米,用于村委会办公使用。2015年县统战部、酒钢公司投资改建为二层楼房,共300平方米,设有图书室、基层党员会议室、精准扶贫办公室、电子商务室和便民服务室,村委会办公环境越来越好,同时也提高了村委会的办公质量。就目前情况来看,M村的村委会班子组成情况具体如下:主任、文书、村妇联主任、监管委员、公益性岗位(包括环卫、防火、护林、村诊所等)。班子组成人员平均年龄40岁以上,缺乏带领村庄致富的年轻人。班子成员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乡镇政府作为村委会选举的指导者,会对班子成员的组建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在组建班子成员过程中依靠的主要程序是村支部提名,村民投票选举。村支部依据乡镇政府的具体指导意见提名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M村属于大的行政村,有2000多人,实行全体村民的直接选举不切实际,因此会在六个小组中选出村民代表进行最后的投票,最终的投票结果进行公示。村民对于班子成员的组建过程具有一定的建议和监督权利,在组建班子成员过程中,由一定数量的村民组建一个村民小组,挨家挨户询问村民对于几位候选人的看法(你认为该人是否能够胜任这一职位)。

  2.有关村委会选举过程中的问题

  村委会选举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利益的动态过程,其中涉及到乡镇政府、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和村委会选举的关系以及村庄经济结构变动和班子成员自身情况对村委会选举的影响。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选举的关系变迁是一个历史过程,十八大前后有着显著的区别。由于M村靠近镇中心,乡镇政府对村庄的大小事情包办,尤其是十八大之前村委会的选举候选人由乡镇政府提名,十八大之后,乡镇政府不再直接干涉村委会的选举,而是由村支部推荐,村民投票选举,这一历史变迁过程体现了党逐步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目前M村没有大学生村官,有三位驻村干部,是由乡镇政府派往村委会的,驻村干部作为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沟通中介,主要职责是向村委会传达乡镇政府的政策,在村委选举前提供政策指导,选举中监督村委选举的程序公开性,另一方面,驻村干部要及时向乡镇政府反映村民的难处。乡村经济结构的变动和候选人的自身情况对村委会选举的影响最大,M村位于305省道,外出务工人员、经商人员多,外来务工人员流动频繁,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对村委选举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大部分年轻有为、能够带领村民致富的人外出,造成村委会班子成员缺乏活力;另一方面,有些在本村居住满一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对村委会选举并不感兴趣,缺乏一种归属感。

  三、村民方面

  经访谈发现,村民对于现存的村委会多表现于不满,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

  1.经济发展方面

  2018年以来,村庄有所发展,但是总体进度较为缓慢。现有畜牧养殖六处,但是全部由个人投资,个人所有。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解决了早期人多地少的矛盾,但也造成了大部分土地的荒废,有些荒废的土地已经实现了退耕还林,也有一部分土地至今荒废。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恭门村进程缓慢,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村委会的带动和村民的参与,一方面,村委会班子成员都为40岁以上的农民,缺乏经济头脑和干劲,另一方面,种植粮食效益太低,往往是收益小于投资,村民更愿意外出打工挣钱。

  2.基础设施方面

  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一般来讲,科学的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恭门村农业基础设施建有所发展,目前耕地已经实现了梯田化,为农民增产丰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农田水利建设落后,恭门村川地少,山地多,如若遇到干旱季节,必须依靠人力灌溉田地,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生活性基础设施差。

  四、总结

  村委会的自主性在本质上表现为村委会选举以及运行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首先体现在村委会班子成员的选举上,即村委会班子成员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其次体现在村庄内部事务的管理上,即村民的事情由村民自己管理。只有保持自主性,村委会才能够依据本村的特殊情况进行管理和治理,从而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M村缺乏的正是这种自主性,这种自主性的缺乏是由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干涉、村委会自身和村民自身所造成的。

  甘肃省农村地区的乡村治理现代化任重道远,必须集齐各方的力量一起发力。综合M村的现实情况来看,M村的治理现代化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乡镇政府理清领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界限,需要村委会因地制宜地将政策落到实处,更需要的是村民对整个村庄发展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陈明、刘义强.“根”与“径”:重新认识村民自治[J].探索,2017(6)

  [2]李德.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创新我国基层社会治理运行机制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9)

  [3]贺雪峰.论乡村治理内卷化—以河南省K镇调查为例[J].开放时代,2011(2)

  [4]徐勇.民主与治理:村民自治的伟大创造与深化探索[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4)

  [5]陈荣卓、唐鸣.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与农村民主管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

  作者简介:

  崔文娅(1995--)女,汉族,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