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组合的美

  • 来源:艺术启蒙
  • 关键字:色彩,搭配,建筑
  • 发布时间:2020-12-26 21:35

  当画家为了色彩搭配绞尽脑汁时,有位建筑师也在琢磨如何将扶手、柱子、地板、墙面等诸多元素完美地组合在一起。1894年,建筑师奥塔应比利时科学家塔塞尔之邀修建的塔塞尔公馆终于落成。那个时期“新艺术运动”非常流行,艺术家们喜欢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模仿植物和动物的造型创作艺术品,而奥塔就是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塔塞尔公馆的铁艺扶手像不像蜿蜒的藤蔓?奥塔还用马赛克拼出了藤蔓图案的地面,一直延伸到了壁画上!整座建筑被优雅自然的曲线包裹、缠绕,连楼梯间里的玻璃吊灯都在模仿百合花的样子,应了建筑师阿尔贝蒂的那句话:“美是不同部分之间的和谐。”

  美国雕塑家考尔德深谙这一点,他打破了古代雕塑的局限,不再用一整块石头或木头进行雕刻,使得他的作品像玩具一样精巧、灵动。你可以把小型雕塑《运动》放在书桌上欣赏,它长着两只可爱的小脚,拖着一条长长的“狐狸尾巴”,头顶一根嫩芽般的横杆,尾部挂着一串彩色小圆片。这件雕塑的每个部分都是可以活动的,只有精确设计各部分的重量和形状,才能让它们维持平衡状态。

  学会剖析一件艺术作品的构图、色彩是否和谐并不困难,你只需要一双懂得欣赏的眼睛,而发现艺术家倾注其中的深深浅浅的情感,却需要一颗极为敏感细腻的心。

  情感有激烈与平和之分。孔子在《论语》中评价《关雎》“哀而不伤”,形容的是一种有节制的情感,一种恰到好处的情绪,这首诗在孔子眼里无疑做到了情感的平衡。德国艺术史学家温克尔曼认为实现了情感平衡的艺术作品有一个共通点——“不管海面上波涛多么汹涌,大海的深处经常是静止的”,哪怕它们表现的是极度悲伤的主题,也会有所克制。 你知道古希腊雕塑《拉奥孔》背后的故事吗?拉奥孔是古希腊的一名祭司,他被神灵放出的大蛇撕咬致死。诗人维吉尔说:“拉奥孔想用双手拉开它们的束缚……这时他向着天发出可怕的哀号……放声狂叫。”

  的确,拉奥孔此时肌肉紧绷,面容痛苦,但他微张的嘴唇并没有“放声狂叫”,雕塑家刻意弱化拉奥孔的表情,产生惨烈的悲剧美感。如果艺术家把那么可怕的场景完全还原出来,不但不会给观赏者带来艺术的美感,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恐怖”。

  平衡的情感是希腊古典雕塑的一大特征,到了十七世纪,艺术家们再次对这种“克制”的情感产生了兴趣,他们是一群古典主义追随者。

  画家普桑就是其中一位,他画的《暴风雨中的皮拉莫斯和提斯柏》表现的是一段古希腊的爱情故事。皮拉莫斯和提斯柏本是一对恋人,在一次约会中,皮拉莫斯误以为提斯柏被狮子咬死,决意自杀殉情,画中展现的是提斯柏发现皮拉莫斯自杀的情景。提斯柏扑向躺在地上的皮拉莫斯,内心悲痛欲绝。此时暴风雨就要来临,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撼动巨树,奇怪的是,画面正中央的池塘却如镜子般平静,毫无波澜。这显然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但恰恰是这温柔的池塘抚慰了观赏者的心灵,让悲伤在最浓郁时被缓缓地稀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