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流程优化途径
- 来源:父母课堂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课标,教学流程,优化途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1-15 15:02
摘要: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推进,给思想政治课教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只有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优化教学执行流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实现教学预定目标。为此,本文以新课标为参考依据,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流程优化途径做出了研究,希望能对高中政治课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2019年度开放课题“新课标视域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进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KCZ-2019035
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在新课标下,许多教师都积极总结了以往的教学经验,在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上做出了创新。但是,整体来看,在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思想政治教学流程优化,是实现学科育人价值、落实新课标理念不可或缺的要求。所谓教学流程即教学过程,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和时间流程,有教与学两个方面构成。在整个教学流程中,需要激发求知欲、感知和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内容,应用知识等。那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学流程呢?
1.避虚就实,重视党政思想教育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现在的高中生由于缺少社会实践的机会,经验少,阅历浅,对社会缺乏深刻的感知,道德认知和政治信仰水平较低。思想政治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不断丰富,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融入新的时代精神和思想,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以马克思基本原理特别是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如在学习“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时,要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结合改革开放前“票证时代”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和如今民众的物质生活状况,进行今昔对比,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由“书本世界”中的人变为“生活世界”中的人,还可以增加教学的感染力,让学生明确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理论自信。
2.以生为本,实现教学方式创新
以生为本是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以生为本,指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认知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和结果,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因此,新课标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要教学目标多维化,教学内容生活化,而且还要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去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有效教学。例如,在“法治国家”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有关环境保护税法的内容:在 2018年1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开始实施,根据相关法规征收环境保护税,实施多年的排污费不再征收。之后教师展示排污费到环境保护税的整个历程:1979年,环境保护法尝试执行,确定了排污收费制度;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征收环境保护税;2014年环境保护法规定,依照相关法律征收环境保护税,不再征收排污费。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法工委就环境保护税草案征求意见,并且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中通过环境保护税法;在 2018年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通过这种情境的设计,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态文明建设中,排污费向环境保护税的发展通过什么形式实现,为什么要通过这种形式,有没有其它的形式,不同形式有什么不同利弊等?在这过程中,通过生生、师生交流互动,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知识的欲望,而且在情境任务的层层递进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法治思维以及对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目标的认同。
3.关注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新课程对于本学科活动型课程的定位,要求采用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呈现方式,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因此,新课标倡导“生活----教学----生活”教学流程,主张构建“感知---求是---回归”教学模式,使教学回归学生生活。在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任课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以“互动式、活动式”教学法为突破难点、重点的突破口。社会实践互动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互动式、活动式”教学方法,在新课标下,教师要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开展教学优化工作,其中实践优化工作措施是:从本校、本班、本学科实际出发,设计和组织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并强调学生的参与过程,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公正司法”的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让学生了解我国司法程序和内容,还需要让学生切身体会司法的庄重和公正。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节假日、星期天,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法律条文时,让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搜集资料,开展模拟政协、模拟法庭,去法院旁听刑事审判。在学习环境保护和政府治理的问题时,组织学生开展水质、环境调查性社会实践活动,以深化学生的认识,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化升级。
4.重视考评,改革教学考评方法
教学新观念与评价机制错位,是高中政治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新课标倡导调整现有的课堂教学方案,结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考评,使思想政治教学活起来,促使思想政治教学由教学型转向服务型,有助于实现更远层次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重视教学考试与评价,并结合传统的教学考试与评价经验,改革以考试为主的考试方法,将随堂提问、课外实践、线上学习、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变化情况都纳入评价范围,并将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通过教学考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结合评价结果,要及时发现、研究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教学改革方案,优化高中思想政治重难点教学策略,抓住带有共性的疑点和难点,适时地予以学生以教育和启发,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总之,在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训必须要根据新课标要求,深入思考现阶段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教学改革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流程,促使思想政治教学实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马骐.新课标下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J].教书育人,2019(19):45.
[2]路俊萍.浅谈新课标下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8(02):28-29.
[3]孙伟.新课标下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97+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