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未来
- 来源:悦游Condé Nast Traveler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艺术,消费,行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3-20 10:46
不经意间,艺术已经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剥离的联系,年轻的艺术力量正如涓涓细流般,影响着我们的日常。
这种重塑最先体现在消费行为上。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指出:“当前我们正经历一场美学的勃兴。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事物被披上了美学的外衣。”我们作为消费主体,在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开始在乎它的符号价值和文化精神指向。品牌为了满足受众的这种诉求,在商品的文化意义和审美意义上制造新的消费热点。
于是,品牌与艺术的联姻应运而生。一大批年轻的当代艺术家正在成为品牌与时下年轻消费者进行沟通的最佳桥梁。巴西世界杯期间,麦当劳在全球挑选了12名年轻艺术家,邀请他们代表自己的国家,为麦当劳限量版的薯条盒设计插画。“90后”的中国涂鸦艺术家陈英杰便是其中之一。象征拉丁美洲的金刚鹦鹉环抱着一个足球,羽毛被处理成涂鸦般缤纷的色彩。画面张扬、绚丽,传达着激情与活力。
最愿意拥抱潮流艺术的非服装品牌莫属。倡导追求个性自由的潮流品牌与当下年轻艺术家有着天然的默契。因童趣鬼马风格走红的“ 95后”插画师孙佳艺,不止一次接到服饰品牌抛出的橄榄枝。2020年, UGG邀请孙佳艺设计了“ 茸仔” 这个卡通形象,为春夏新品毛茸凉鞋造势宣传。除此之外,孙佳艺还与国内很多年轻潮牌合作,推出了联名款。年轻消费者可以将她的作品中乐观、元气满满的精神穿在身上。
艺术品市场早已感受到了当代潮流文化的强大号召力。画廊作为普通人能接触并拥有艺术最直接的空间,如今不同价位与风格的艺术品,既能满足年轻群体拥抱艺术的热情,也不会因为价格过高将普通上班族拒之门外。对于21世纪新型文艺青年来说,逛街不仅可以去商场和市集,也可以是一次非凡的艺术体验。
品牌对年轻艺术力量的认可有时也直接表现为技术与资金上的支持。早在20世纪90年代, Hugo Boss艺术基金会就为那些在所处时代创作了最有影响力、革新性作品的艺术家颁发 Hugo Boss奖。2008 年年初,本土设计师品牌江南布衣成立了非营利性的艺术中心,旨在发掘和扶持新兴艺术形态。
2019年夏天,在英国曼彻斯特“ 创意、革新与未来娱乐”高峰论坛上,来自中国的 “90后”新媒体艺术创作者刘佳玉展出了她的新作《伫林染天》。在古老的英国建筑空间内,砖块的缝隙被冷色光点照亮,蓝色的光晕渲染出宇宙繁星遍布的图景。作品利用了AR、虚拟投影等技术,而这背后最大的技术支持者是OPPO。
在《伫林染天》的现场,观众可以拿到一部智能手机,手机里装有刘佳玉团队自主研发的应用程序。随着观众晃动手机,空间会呈现出别致的光影与声效。随着新媒体艺术被越来越广泛地接纳,我们欣赏艺术的方式也悄悄发生了改变。我们与艺术不再只是看与被看的关系,我们可以进入艺术,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艺术不再孤立地存在于美术馆和画廊。任何一个普通的场所,一旦被找到与艺术的交点,便能从单一功能的空间成为人们生活中新的聚点。旅行与艺术有着更为密切的连接,它们彼此相互成就,带来不期而遇的惊喜。当你在成都太古里体验最新的时尚潮流时,可能街角的酒吧内正在展出某个新锐画家的作品。当你坐着缆车前往瑞士雪山时,缆车这个小小的空间也可以成为涂鸦大师挥洒创意的领地。
我们的日常被新兴艺术改变着,但日常从未停止对艺术的反哺。那些有着鲜明本土特征的东西被艺术家过滤、提炼和保留。“95后”摄影师吕格尔回到家乡的土地上,在失落的族群中探寻《羌的山》。新锐导演魏书钧将目光对准延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拍出了艺术短片《延边少年》。
就这样,我们与艺术的距离逐渐被拉近了,我们有了更多与艺术对话交流的机会。从中,我们获得启迪,感受到爱,感知自己情绪的回响,学会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生活与自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意识到自己正在与艺术一同改变,并影响此时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