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顺万物而无情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生活,无拘无束,自由
  • 发布时间:2021-06-11 11:24

  《传习录》答陆原静书(二)第13节中记录,陆原静问王阳明:“情绪是自心生发出来的,还是受外物感应而来的?”王阳明表示:“圣人致知的功夫,就是至诚不息,其良知的本体,皎洁如明镜,没有一丝一毫的纤尘沾染,不管是美还是丑,只要来照必见原形,过后,镜子上并未留下什么,这就是所谓的‘情顺万事而无情’。”

  为什么有人可以“无所住而生其心”

  “情顺万物而无情”出自程颢的《定性书》,全句为: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大公,物来顺应。

  二程崇尚“天理”,将“理”看作万物的本体,认为若人心合于“理”,则可合天地万物。在明道先生看来,“人心莫不有知,惟蔽于人欲,则忘天德”,天理存在于万物万民之中,但因为人的私欲过重,掩盖了“理”,导致人只剩下私身。这一点和王阳明“人人皆有良知,只是被私欲蒙蔽”的致良知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此基础上,二程和王阳明都认同“情顺万物而无情”的观点,教人从喜怒哀乐这些人之常情入手去认识道,而不是教人无情、忘情。在他们看来,情的发生只要符合规则,自本性而生,就是善;若是出自私心,感应物欲而发,就是不善。“情顺万物而无情”这一句中的两个“情”应该是两种不同的“情”,前者指代源于本性的“情”,后者指代受私欲支配的“情”,二者截然不同。孟子讨论情的时候,认为情都是善的,是因为这里的“情”特指从本性生发而来的部分,禅宗把“情”都视为不好的东西,所以提倡灭绝情欲。其实,生而有之的“情”哪里是能够被灭绝的呢?

  为什么有人可以“快乐地前进”

  《西游记》第五回描述齐天大圣是“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宿,无事牵萦,自由自在”。作家周国平也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我从来不觉得长途旅行无聊,并且还有点喜欢这种无聊,因为列车飞驰,窗外无物长驻,风景永远新鲜。景物是流动的,思绪便也是流动的,两者融为一片,仿佛置身于流畅的梦境。我甚至舍不得把时间花在读一本好书上,因为书什么时候都能读,而白日梦却不是想做就能做的”。二者的见解虽跨越古今,却异曲同工,他们都在追求一种顺从本心、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然而身处红尘俗世,我们不可避免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烦扰。吴承恩所描述的孙悟空的自在,和周国平笔下的随心是指在世俗坐标之外,还能感到自己的存在,不要在万丈红尘中迷失了自己。而要顺乎“自然”以及“不迷失自己”,其实就是保有一颗本心。因为人只有在回归本心时,才可以清楚地照见那个真实的自己,从而清楚地认识到“我是谁”。

  为什么草木才是“自由”的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代诗人张九龄说,一草一木都有自己的本心,它们不会为了美人的折取、欣赏而刻意生长成什么样子,它们不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褒奖,只是顺应本性,自然地生长。

  陈凯歌导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花开的时候,可能没有一个人看见,而它却开了”。

  花草的生长和凋零都顺从自己的天性,自由地开,自在地落。

  人,或也当如此。当然,这很不容易,需要向“自慊”的方向寻找。

  感觉到要成功了,可能就成功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