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埔,看见“中国制造”未来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黄埔,中国,制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6-11 13:19
1984年4月,广州市委开始筹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时,初始资金只有2万元人民币,初始区域只有9.6平方公里。
这个当时“人烟稀少”的郊区,GDP只占广州市GDP的约2%。不到40年后的2020年,黄埔已经成为广州的“工业一哥”,工业总产值占广州全市比重超过40%,成为领先全国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湾顶制造明珠”。
“黄埔制造取得的成绩背后,贯彻了两大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黄埔下一步的万亿制造方略,其实就是冲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制造业。”广州开发区政策研究室主任李耀尧说。
可以说,“黄埔制造”浓缩了“中国制造”的过去和现在。在黄埔,更可以看见“中国制造”的未来。
“有效市场”结合“有为政府”
回首37年,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黄埔制造”为什么可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李耀尧认为,黄埔的成功经验,首先在于谋划了制造业的空间创新。
这个“空间”,既是指物理空间,比如不断扩容,扩大发展空间,建设专业化的产业园区,更是指打造产业关联的空间,创建专业化产业集群的布局空间。
改革开放之后的广州开发区发展史,正是一个“空间创新”的过程——从起步的西区一路扩容到东区、永和经济区,再到专业化园区广州科学城和中新广州知识城。
与此同时,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制造业也在升级——从初创时期的劳动密集型外向经济,提升到技术和资本密集阶段,再跃升到高度知识密集、科技创新驱动的全新层级,并在此过程中打造出了一批实力极强的产业链集群,为未来的“万亿制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造产业链集群’可以说是一项‘黄埔战略’——由领导干部担任产业链‘链长’,龙头企业担任‘链主’,目标是打造世界级的创新产业集群,这将成为一个制造业的‘中国样本’。”李耀尧说。
第二条重要的“黄埔经验”,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的紧密结合。
所谓有效市场,即在资源的有效配置方面,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有为政府”,则是“基层政府在超前引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经验来看,政府的超前引领主要体现在制造业的空间创新、专业化产业集群的打造、制造业政策的创新、营商环境的构建等方面。
当然,把握“有为政府”的度也非常关键——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做平台、造环境、强服务,使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能够运行得更加有效。
“广州开发区30多年来取得如此大的发展成就,就是因为这两只手结合的非常好。这是黄埔成功的经验之一,也是中国制造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李耀尧说。
在他看来,坚持“产城融合”,构建“创新城区”,是另一条重要的“黄埔经验”。
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如果不匹配的话,产业园区就不可持续,产城融合发展,对于制造业发展非常关键。
未来的先进制造业,更需要以“创新城区”来匹配——即以创新理念推动城区建设,比如打造高端化产业、智慧城市、优良教育和医疗资源等等。这一点对于打造实现“万亿制造”非常关键。
“黄埔制造”取得成功的另一个主要支撑,在于拥有一支“黄埔铁军”,其精神内核就是“闯、创、干”。
37年来,黄埔敢闯敢试,在制度创新上多次引领全国改革之先。比如第一个推行土地有偿出让制度,第一个实行党政合一“大部制”管理体制,第一个在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成立党委,第一个建立起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广州知识城“五区合一”的管理模式、第一个提出创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等。
“总书记说的‘闯、创、干’在广州开发区是落实非常到位的,接下来的万亿制造,也同样需要靠把‘闯、创、干’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李耀尧说。
从“制造大区”走向“制造强区”
“十四五”期间,将从千亿走向万亿的“黄埔制造”,与“中国制造”一样,还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做大”的同时,能否“变强”?
本刊记者就此问题请教黄埔“一把手”周亚伟时,他坦言,黄埔在对标深圳市龙岗区、南山区、上海市浦东新区等国内工业最强区时,深感需要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两个短板上“变强”。
为此,他提出,黄埔在走向万亿制造的过程中,一是要从“制造”全面走向“智造”——推动生产自动化和信息化,推进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化;另一方面,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广州开发区战略研究院特聘顾问陈益平认为,“黄埔制造”从“大”到“强”,还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迈进。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和产业形态。2020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服务型制造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陈益平说,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推进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化,也应是“万亿制造方略”的题中应有之意。
培养更多来自中小企业的“单项冠军”,也是走向“制造强区”的重要一环。
李耀尧说,目前黄埔制造业的主力军还是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和龙头企业。未来的“万亿制造”中,要推动中小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培育出更多的“单项冠军”。
蔡司光学中国区董事长、总裁彭伟更建议,不但要打造更多的“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还要“让隐形冠军显形”,帮助它们尽快地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性的领军企业。
把“绿色制造”提高到“首要位置”
未来一个时期,影响“中国制造”走向的还有两个关键词——“碳达峰”和“碳中和”。
中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之后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和“碳中和”奋斗目标的提出,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十四五”就是关键期和窗口期。
陈益平认,黄埔要实现“万亿制造”,在确定制造业的发展目标任务、指标体系、评价考核时,都应贯彻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各项要求,把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提到“首要位置”。
另一个将对黄埔“万亿制造”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词,则是“穗港智造”。
到2035年,通过与香港产业合作,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穗港智造合作区”将形成千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如果将早期香港制造业向内地的转移和‘三来一补’称为制造业合作的1.0时代,把CEPA时期称为合作的2.0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就将香港与珠三角的合作推向了3.0时代。”陈益平说。
他认为,围绕构建穗港智能制造产业链和创新链,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度融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作为大湾区的“湾顶制造明珠”,与香港产业合作的发展空间巨大,战略意义深远。
“黄埔已经从过去靠资源要素驱动、建大工厂划大土地的‘大开发区时代’,走向产业高端化、生态化、集约化和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时代’,这也正是‘中国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李耀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