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治理离不开环境监测

  • 来源:环境与生活
  • 关键字: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治理
  • 发布时间:2021-06-16 21:51

  大气污染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十分重视,通过科学有效的环境监测,能够弄清楚污染物类型以及含量。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环境监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认识到环境监测的作用,并制定完善的检测机制,势必有助于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得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工业生产会排放出大量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经过有效的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会破坏大气结构,而且还会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多年来,各国对大气污染治理都非常重视,我国也在大力开展相关环保工作。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的顺利进行,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环境监测管理对大气污染治理的作用

  1. 大气污染预防作用

  环境监测管理属于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并且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在环境监测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数据,针对各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能够总结出一些环境变化规律。虽然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是其变化还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通过对环境监测,反复分析环境数据,能够把握某一区域的环境变化规律,进而以这些规律为基础,制定大气污染预防、治理的方案。

  比如,在对两极环境进行长期监控之后,会得到这样一个规律,地球大气层上的臭氧层的臭氧在逐渐减少,从1970年开始,几乎每十年,臭氧都会以4% 的速度在减少,并且在春季,对流层臭氧的减少量十分明显,这就会造成臭氧层空洞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现,主要源于环境数据的监测分析总结。对于臭氧层空洞这个现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护解决措施,由于氟利昂会对臭氧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研究替代氟利昂的产品,减少氟利昂的排放量,降低臭氧层空洞的发展速率。

  2. 大气污染治理作用

  环境监测管理工作能够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因为大气污染一旦发生,责任追究起来会相对复杂。一方面是因为大气污染较难发现;另一方面是因为很难准确定位造成大气污染的源头。而利用环境监测管理数据,能够随时对环境进行监控分析,一旦发现大气污染,可以对产生大气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快速明确相关责任人,可以按照相关制度来对责任人进行处罚,使得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能够快速高效落地执行。这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类的行为进行规范,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降低大气污染产生的几率。

  3. 执法监督的参考作用

  除了以上两项作用外,环境监测还能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执法监督的依据和参考。

  首先,环境监测能够为环保工作者以及相关执法部门提供所需的污染数据、数据分析结论等,参考这些可以获知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来源、影响、危害。这样,执法监督者就能够靠数据说话,使执法监督工作更有说服力、更有针对性。

  其次,环境监测可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体制的改革。构建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是我国环境监测的重要战略之一。提高环境监测水平,能够为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最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良好的环境监测技术是我国强大生产力与科技实力的体现,也是我国改善大气环境,促进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虽然我国在这个方面起步晚,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我国在这个方面非常重视,只要借鉴国外取得的先进经验及技术,结合本国国情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革,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也十分光明。

  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果

  1. 完善相关制度,进行综合管控

  所有的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制度作为支撑,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在完善的制度基础上,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才会更聚焦,更具有针对性,只有做到有法必依,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提高环境治理的效果。

  首先,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制定明确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管理机制,以此来警示人们,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其次,明确的规章制度,也能为相关人员明确工作的方向和操作的标准。目前,我国也有法律提及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管理,但是内容比较宽泛,不能保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优先性。只有明确的制度才能让相关工作人员找准重点,关注环境质量,减少大气污染。

  例如,大气环境保护制度对建筑施工有明确的规定,施工现场要保证不破坏环境,才能正常施工,否则不允许。这样的制度就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大气污染。当前,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虽然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但政府相关部门仍然要高度关注,综合管控。

  2. 确定相关指标,进行科学管理

  指标是衡量环境治理的效果,也是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更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根据。科学有效高质量的管理,需要有明确的标准作为基础,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目标的确定要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这样才能给予我们实现目标的信心。如果相关环保指标定得太超前,距离实际太远,就会影响我们的信心。另外,在确定环保指标时,应该尽量按照国际标准,这样也便于对环境做综合评估。当然,我们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来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环保指标的合理性。

  3. 增加资金投入,提升监测力度

  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十分重要,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并且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属于一项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工作,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其精准性的要求特别高,一点点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我们误判环境的变化,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一定要有较高的精确性,并且仪器设备要保持在较好的工作状态,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保证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高质量。过去,我国环境治理的技术水平不高,在治理过程中,曾遇到不少困难,所以我们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甚至聘请一些外国专家来华授课。未来,我国政府还得继续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资金支持,为环境监测工作创建高效平台,以提升我们的环境监测能力。

  4. 建立相关体系,形成统一管理

  为了提高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效率,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强化环境监测管理效果。由于各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特点,在对地级市开展监测工作时,统一垂直管理比较困难,这时候可以建立关联体系,构建逐级汇报机制,进而实现统一领导管理目标。建立相关管理体系,可以让各级监测管理人员明确工作方向和实施手段,在发现异常行为时及时纠正。

  外部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监测管理体系开展监督工作,可以保证监督的效率,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准确、有效,避免出现造假的现象。外部监督机构作为第三方,能够比较容易发现监测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给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提高环境监测管理的质量,提升大气污染治理的效果。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当今各国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都非常重视。近些年,我国在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也为大气污染治理带来新的曙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以及固体颗粒物越来越多,“酸雨”、“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频发,环境监测能够有效分析出大气成分,获知污染物来源、种类以及含量,并在对其进行分析之后,可以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支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大环境监测研究力度,制定更为完善的技术体系、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黄海飞为山东省菏泽市生态环境局单县分局工程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