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目睹之怪现象

  • 来源:环境与生活
  • 关键字:环境,检测,装修
  • 发布时间:2021-06-17 09:52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在自家装修完成后,请一些检测机构来测量家中的污染物水平,以确保自己能住得安心。但是,这些机构的检测结果,真的靠谱吗? 2018年,我进入某城市的一家环境检测公司实习,便发现这里面的水很深。

  在一次验收采样中,我亲眼见到了检测行业的“水分”。市区某处刚刚完成室内装修的精装修公寓,让我们公司前往验收。在介绍人的带领下,我们进入公寓采样。按合同约定,检测项目为室内甲醛、苯、甲苯、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采样前必须将房间密闭24小时,然后在建筑物中的每个房间采样和检测,每个房间的采样总时长应在30 分钟左右。但到达现场后,我看到公寓房间的大门及窗户敞开,但仍有刺鼻的气味,长时间停留后,我感觉非常“辣眼睛”。

  就是在这样的现场条件下,我们开始采样,但采样过程“缩水” 严重:每个房间的采样时间,平均在10分钟左右。同时,由原本要求的所有房间采样变为每层楼抽取若干房间采样。即便如此,检测后仍发现多项污染物超标,但经过一系列的神操作,最后出具的报告竟然是“全部合格”。

  至于检测方、施工方、验收方及公寓所有者之间是如何博弈的,我不得而知。但如此一来,受害最严重的,无疑是日后租住公寓的住户。

  在那段实习期,该公司正在全市执行一个职业病普查项目,就是调查市区内各个重点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职业病防护状况,涉及制造业、餐饮业、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调查这些单位的主要工艺、设备、设施、岗位等,对从业者的工作环境、防护设施等采样调查并记录信息。采样工作涉及颗粒物、烟气、水样、气样等多方面信息的采集。在这次普查中,主要是汽修厂、建筑工地、餐馆。

  在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及汽修店的采样中,有一项是检测焊接区焊烟及紫外线辐射。根据相关规定,焊工在作业时,必须佩戴口罩及相应防护面具。但我在采样过程中发现,鲜有按照规定佩戴防护装备的工人。

  对此,我忧从中来:一方面是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薄弱,焊烟之中的化学成分复杂,长期过量吸入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伤害。焊接产生的电焊弧光及紫外辐射,对人体组织和眼睛也将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采样过程的不规范,很难达到标准要求,有很多次都是直接把仪器在工人旁边随意摆放,采样时长也比标准时间缩短很多。

  不仅如此,被检单位也会有应对检查的各种“技巧”,实际工况和检测时的工况完全不同,难以想象工作人员平时工作时的环境究竟是什么样子。因此,对于如此采样,我真的很难说有多靠谱。

  在实习期间,我还发现,检测机构还有若干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事情。中小规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鱼龙混杂,也许正是当下行业的真实状态。但在我看来,身为企业,盈利优先,这无可厚非,但检测人员决不能谎报实情,或是随意敷衍了事。

  当然,我也有颇为欣慰的发现。有一次,我就感受到另一名检测人员的严谨认真。例如,在某水泥生产厂采样时,厂区内的生产机械正处于停运休息状态,当这名检测人员要求企业开启至工作状态,以达到规范的采样环境时,遭到工厂负责人拒绝。见此,这名检测人员和我商议,临时决定不予采样,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到了公司。

  此外,这家检测公司还承接了市区几条主要河道水质的日常监测工作,必须在每周固定时间采样并检测。在我们负责的河段水质监测采样过程中,所有采样工作都严格按照国标要求执行,所有样品都得以妥善地预处理、标注及保存。现场检测的相关指标我们也仔细测量。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全程使用执法记录仪拍摄工作情况。样品的保存、运输,我们也十分小心谨慎,在带回实验室后,由专人送样,专人检测。

  在这每周一次的河道监测采样工作中,我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在我的印象中,早些年市区河道的水经常是腥臭浑浊的,距离很远也能闻到河水散发的异味。如今,我们采集到的样品变得清澈了,臭味也消失了。即使在降雨过后,河水的水质也依然良好,这让我不禁感慨我国黑臭水体治理的成效之大、速度之快。

  第三方检测机构扮演着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的身份,所出具的检测报告,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应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弄虚作假,这才是其立足之本,发展之道。

  (作者宋潇阳为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系大学四年级学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