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的流量与无限的可能性

  在中国,流量似乎意味着做不完的生意。但同时,这类生意在经验上的可复制性却是微乎其微的。

  新浪微博兴起时,几乎整个互联网的关注度都被吸附过来,巨大的人口红利激发出对商业潜力的想象—即时发布个人信息及互动的平台看来是个刚需。腾讯微博紧随其后,付出诸多努力,却难以获得能与新浪微博相匹敌的主流地位。

  2011年,腾讯推出在智能终端上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也可以被视为腾讯在微博式微后的反攻类产品。坦白说,微信后来的发展势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六年过去,微信将10亿用户的生活绑在了手机上:获取信息,互动,社交,朋友圈晒自拍,支付,外加小程序。如此强悍的社交需求被调动起来,这曾使阿里巴巴下决心做出可PK的社交产品,却不想几乎是重蹈腾讯微博的覆辙。

  可是,当我们几乎要认定微信的流量地位无法撼动的时候,诸如今日头条(嗯,我们上一期封面的主角)这类信息聚合平台再次掀起流量高潮,头条继而孵化出火山小视频、抖音等新晋流量担当—流量市场已经成为巨头争霸之地,但别以为这样就到头了,这一期的封面主角拼多多、趣头条,这些年轻的App再次刷新了我们对流量的认知。

  不到两年时间,巨头们争霸的同时,拼多多和趣头条收获了多达数亿的用户量。一位采访对象的说法令人深思:这些所谓的新用户,其实是微信的用户,与手机淘宝所拥有的相对成熟的网购人群之间的差额—也就是说,在以社交为主要需求的微信平台上,隐藏着很多尚待激活的网购的欲望,而将其激活的,又恰恰是微信强大的社交功 能。

  以拼多多为例,这款将团购模式在移动端复制的购物应用,最有效果的刺激消费的行为是将商品信息在家庭群或好友群里分享,借助人和人之间天然的信任关系进行发酵。这种交易看起来只有在强社交属性的平台上才能实现,在中国,目前移动互联网上最具社交黏性的产品非微信莫属。某种意义上,你也可以将这类App,当做寄生在微信生态圈的新物种。

  新物种们摸索出的其实是个全新的蓝海市场。这些通过社交关系发酵的消费行为,真正的主体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主流人群:年轻的,对新事物趋之若鹜的城市居民—正是他们促成了此前的流量红利—容易被群内购物消息打动的多是他们的父母。2017年年中上线的移动应用“惠头条”,半年后发现自己的500万日活用户是集中在三到五线城市,30-50岁的人群。他们的确有微信账号,但通常不习惯自己下载App,他们与移动互联网之间保持着一定距离。

  这是个隐藏在庞大人口中的陌生市场。它一直存在,但不会轻易被发现和重视,同时,它所留存的用户也缺乏主动的沟通诉求。最大的挑战在于,要激活这个市场,并再挖掘更多的潜在用户,需要与主流互联网打法完全不同的拉新策略。本期封面故事的主角们正在做全新的尝试—细读他们的故事,你会发现自己原来错过了身边很多细微的变化,也忽视了父母心中隐藏的小愿望。褪去大流量的蛮力,互联网仍是一个让我们意识到更多可能性的所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