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就绪,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北京,冬奥会,疫情
  • 发布时间:2021-08-06 14:36

  冬奥场馆相继完工

  7 月22 日,国际奥委会第138 次全会在东京召开。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于再清、北京冬奥组委对外联络部部长张谦等,在全会上围绕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测试活动和测试赛、赛事组织和场馆运行、赛事服务保障、宣传推广和文化活动、可持续和遗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进行陈述。北京冬奥组委表示,将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张谦在陈述中说,北京冬奥会所有 12 个竞赛场馆全部完工,并通过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考察和认证,非竞赛场馆建设改造也稳步推进。今年2 月和4 月,北京冬奥组委成功举办了雪上和冰上项目测试活动,对场馆设施、竞赛组织、应急演练等关键要素进行了有效检验。按照计划,9 月至12 月将视情况举办10 项国际赛事测试赛和3 个国际训练周,对筹办工作进行全要素测试。

  目前,各竞赛场馆(群)团队全部组建并已集中办公,非竞赛场馆团队正在抓紧组建。市场开发势头良好,3 月以来新增赞助企业5 家,总数达到45 家。

  在宣传推广和文化活动方面,北京冬奥组委已确定奖牌设计方案。发布火炬外观设计,火炬接力总体方案经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审议通过。开闭幕式创意方案也继续深化。北京冬奥组委还发布了《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2020)》。

  北京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世界卫生组织等成立了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还与国家卫健委等组建国内疫情防控专班和专家组,协同推进冬奥会疫情防控工作,坚持把保障运动员等参会各方健康安全放在重要位置。

  张谦表示,北京冬奥组委始终全力支持东京奥运会如期举办,在双方筹办工作中开展多方面合作,这次又派出了 65 人的团队出席本次全会、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等相关活动以及观察员项目。在东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冬奥组委将以“下一站,北京!”为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充分肯定了北京在冬奥会筹办工作上取得的进展,认为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将成为世界冬季体育项目的里程碑。巴赫表示,国际奥委会将与北京冬奥组委一道为举办一届安全的冬奥会而努力,北京冬奥筹办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将成为全球冬季体育项目的里程碑。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也介绍说,尽管遭遇疫情挑战,北京冬奥筹办工作一切都在按部就班进行。

  冬奥村全面进入奥运时间

  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北京冬奥村分为居住区和运行区两部分。赛时,居住区将为各国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住宿、餐饮、医疗等保障服务,可提供2338 个床位。赛后,将转换为北京市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人才配租。运行区主要为代表团注册、办公、安保、礼宾等功能。运行区2020 年12 月开工,于2021 年5 月31 日完工并交付北京冬奥组委。此次居住区的交付,标志着冬奥村全面进入奥运时间。

  北投集团北京冬奥村项目负责人屈晨介绍,北京冬奥村秉承绿色办奥理念,在设计上引入了“健康建筑”WELL 金级认证标准,成为当前住宅建筑领域的新标杆。“健康建筑”是近年来国际上最新提出的居住新理念,分十大体系,112 项标准,包括空气、水、营养、光、运动、热舒适、声环境、材料、精神和社区等,为运动员营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打造冬奥健康家园。

  据介绍,北京冬奥村采用多级水质净化装置,过滤微生物及余氯,高效去除水中微生物、农残、重金属等,为居住者提供干净的生活用水和直饮水。同时,通过建立多维度的降噪系统,保持室内静谧的居住环境。卫生间采用了同层排水系统,杜绝了多层排水所产生的噪声,也防止病菌的传播,保证赛时运动员能够有良好的休憩环境,在比赛当中高水平发挥。

  北京冬奥村践行绿色办奥理念,竭力打造低碳建筑。其居住区在按照健康建筑进行设计建造的同时,全部通过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还选取能耗较高的综合诊所,按照德国被动房建筑标准及我国超低能耗建筑标准进行建造,几乎涵盖了当前所有的最节能建筑标准,成为冬奥会“最节能建筑”。

  北京冬奥村处处体现对残奥会运动员的关爱。赛时运动员在村内无障碍通行至各功能服务区域,室外园区三个出入口均为无障碍出入口,园区导览图中注明无障碍游览路线。环形无障碍路径连接到每栋住宅楼。室内家具的位置均方便乘轮椅运动员使用;扶手、开关等高度和样式方便一个手指操作,无需抓握。

  赛时还开发建设了无障碍智慧服务平台,残奥会运动员可通过手机App进行村内无障碍路线导航,查看无障碍设施使用状况并进行预约。客房内,还可通过手机App或智能控制面板实现对灯具、空调、窗帘的控制。

  京张两地携手共迎冬奥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200天来临之际,北京延庆区与河北省张家口市携手举办京张文化交流活动暨延庆区迎接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200天主题活动。来自延庆和张家口的优秀文艺作品轮番上演,精彩呈现两地的红色文化、绿色发展以及群众对冬奥的期待与祝愿。

  延庆区和张家口市同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区,也是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两个重要节点。本次活动以“海陀儿女共庆建党百年 长城脚下喜迎冬奥盛会”为主题,设置了“红色平北 海陀丰碑”“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携手启程 共迎冬奥”三个篇章,演出节目主题鲜明地表达了对两地红色文化、生态发展以及冬奥筹办举办的赞颂与讴歌。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延庆区启动“冬奥社会文明行动”也是此次活动的一个亮点。活动邀请了延庆区入选北京市首批冬奥城市文化示范场所的儒林街道格兰山水二期社区等10家单位的代表到场,共同发起了“冬奥社会文明行动”。未来,延庆区将以十个冬奥城市文化示范场所为阵地,带动全区各界发起 “冬奥知识普及”“环境整治”“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公共秩序规范及文明观赛养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五大社会文明行动,营造“人人都是东道主、文明行动我先行”的浓厚氛围,以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迎接冬奥会、服务冬奥会、参与冬奥会。

  中国元素创新表达

  7月17日,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旗舰店热闹非凡。一台个性化徽章制作机格外引人关注,只要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将个人形象镭射到冬奥主题徽章上,得到一枚有特殊纪念意义的“专属定制”徽章。当日,由北京冬奥组委主办的“北京 2022 奥林匹克徽章文化周”正式启动,北京2022 徽章交换中心也同时亮相。

  小小徽章是珍藏奥运记忆的重要介质,具有中国特色的奥运徽章,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介绍,北京2022 徽章交换中心是历届奥运会中开放时间最早、也将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官方徽章交换中心,将为奥林匹克徽章交换文化带来新的活力。

  从形象设计到场馆建设,中国文化在冬奥舞台得到了崭新的呈现与表达: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赛道犹如一条巨龙,蓄势待发;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形似中国传统饰物“玉如意”,勾勒出中国古典之美。“中国风”托起“奥运范”,一座座令人赞叹的冬奥场馆正静待大幕开启。

  2020 年,北京冬奥组委相继在线上公开征集奖牌、火炬和制服装备的视觉外观设计方案,赛会色彩系统和核心图形也在这一年发布;源于篆刻艺术巅峰“汉印”的30 个“小红人”生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并成为冬奥史上首个动态体育图标……

  今年2 月4 日,北京2022 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飞扬”正式发布。火炬以祥云纹样“打底”,自下而上从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如丝带飘舞。火炬交接时,两个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象征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冬奥愿景。

  冰雪热情加速传递

  带动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 年冬奥会时向国际社会做出的郑重承诺。随着冬奥会脚步临近,中国冰雪运动的火炬正在向更广阔的地域传递。

  由北及南,溜冰滑雪蔚然成风;从冬到夏,群众体育热潮漫卷。在河北,冰雪运动进校园全面推进,近2 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接受冰雪项目培训,为农村学生发放10 万双轮滑鞋。在上海,短道速滑、花样滑冰世锦赛和“上海超级杯”等冰雪运动赛事培养出一众冰迷,赏冰乐雪成为新时尚。在黑龙江,冰雪运动成为塑造城市品牌、拉动经济增长的“银色名片”。

  冰雪装备产业驶上“快车道”。截至 2019 年,全国各地在建、拟建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园区和小镇接近20 个,其中河北省就有9 个;冰雪旅游相关产业生机勃勃,2020—2021 雪季全国冰雪旅游人次超过2.3 亿,旅游收入超过3900 亿。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世界体坛蒙上阴影,但冬奥筹办的脚步始终未停,彰显出中国言出必行、一诺千金的大国风范。今年10 月,冬奥筹办将转入赛时运行阶段——举办冬奥会测试赛,开展跨赛区综合演练,发布赛会口号和奖牌样式,开展圣火采集与火炬传递活动,确定开闭幕式整体方案……北京冬奥会的宏伟拼图,将越来越完整地呈现给世界。

  期待2022,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绿色、共享、开放、廉洁” 的办奥理念与“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宗旨交相辉映,更加自信、开放的中国向世界发出盛情邀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