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夏日清爽的代名词

  • 来源:海峡旅游
  • 关键字:黄瓜,清爽,代名词
  • 发布时间:2021-08-06 14:54

  天气渐热,苦夏难熬,食欲和气温成反比,这时任凭那些冒着热气的菜色再美味,多半也是抵不过冰品的吸引力。即便是正经吃饭,也偏爱选些凉菜,不论冷面凉皮也好,蒜泥白肉也罢,盘里的主角甭管是谁,总能找到黄瓜的存在。黄瓜甚至自己就能独挑大梁,演一出叫“拍黄瓜” 的独角戏。

  黄瓜原产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脉附近,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如今在全国普遍都有种植。黄瓜虽名叫“黄瓜”,但我们取食的几乎都是它绿色状态——这是黄瓜的未成熟形态,所以它仍然保留着大量叶绿素。如果你到印度的菜市场上看看,就会发现当地人偏爱的是黄色的成熟黄瓜。

  如今市面上的黄瓜,有三种形态:第一种是最常见的黄瓜,瘦瘦长长,绿得纯粹直接,由于人们就爱吃它的脆生劲儿,所以关于黄瓜的终极审美标准就是“顶花、带刺”,这是它还年轻的证据;第二种粗短胖乎的“本地黄瓜”,没有刺,表皮是不大均匀的绿色,带着些许黄,多肉有吃头;第三种约10 厘米长、细腻精致的“水果黄瓜”,脱离了蔬菜的阵营,摇身一变成了时髦的模样,身价翻倍。

  富含水分的黄瓜对于夏天来说太重要了,可它的存在又过分日常,几乎没有专门讲怎么吃它的食谱。好在料理黄瓜的套路也相对固定,若直接接触调味品,必定汪出一碗黄瓜汁,须先拌上盐,静置片刻,待水分析出再事调味。黄瓜的调味有一套“公式”,只要凑齐了“咸、酸、辛” 三味,味道就跑不偏:咸味的来源可以是盐或酱油;酸味就灵活些,陈醋温润,香醋窜鼻,白醋则更衬黄瓜的绿色,甚至用柠檬调酸味也是行得通的思路,还甚是养眼;辛味虽不是必须,但锦上添花,蒜末使得,辣椒也使得。

  谈黄瓜的料理法,调味并不是重点,人们总在刀工上追求更上一层楼。切条切片,雕花造型,中式刀法对黄瓜的终极处理是“蓑衣刀法”,乍一看还是一条完整的黄瓜,但却能像彩虹圈一样延展开。日料中也有类似的刀法,成品的纹路像蛇的肚子一样,被称为“蛇腹切”。当然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放弃眼花缭乱的刀工,做一道拍黄瓜:用刀背或者擀面杖之类的钝器将黄瓜粗暴拍扁,达到破坏黄瓜纤维结构的目的,无招胜有招。

  还记得小时候,我也曾模仿过电视上北方人端着炸酱面、拿着整根儿黄瓜生啃的样子,可惜那对于孩子的味蕾来说难度过高,只一口,瓜皮的青生味瞬间将我打败。在我家的餐桌上,凉拌黄瓜也鲜少出现,年轻人才喜欢大嚼脆生生的凉拌菜,跟阿嬷一起长大的我可没有多少这样的机会。黄瓜去皮切厚片,和蒜末同炒,这才是我家的常规操作。蒜香之外只用一点盐,吃的是黄瓜本味的甜。阿嬷也会采购粗短肉多的本地黄瓜,烹调起来更有滋有味,用上了蚝干、虾干之类的海味干货,稍稍过油便和去了皮的黄瓜先炒再炖。等上10 分钟,海鲜干货释放出的浓缩鲜味被清淡的黄瓜尽数吸收,黄瓜自身也变得柔软到筷子几乎要夹不住的程度,拌着白米饭囫囵吃了,那鲜甜的滋味,让人想耍赖再多吃两口。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