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南极

  • 来源:户外探险
  • 关键字:南极,登山运动,世界纪录
  • 发布时间:2021-08-14 16:07

  刷新世界纪录

  温旭今年已经34 岁了。在他15 岁的时候,因为电影《垂直极限》了解到了登山运动,他瞒着父母,用自己的积蓄报名参加登山培训,成为登协第一届登山基础技能培训班里年纪最小的一名学员。然后在16 岁上高一开始他参加了很多专业的攀冰和攀岩比赛,同一年,他从攀登慕士塔格开始接触冰川。高考时因攀岩特长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录取,在校期间重新组建了地质大学登山队“大地社”。这段时间里,他不仅自己登上无数山峰,也帮助别人实现梦想。

  2009 年,温旭有幸成为第一个以越野滑雪的方式抵达北极的大学生。去北极对温旭后来的探险经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一次他学习到了很多极地探险的知识,包括登山、基础滑雪,还有挖雪洞、搭建雪房子并在里面住上一天,骑雪地摩托。

  2017 年5 月一次科考活动中掉进冰湖的经历令他开始思考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当年,他和妻子虎姣佼共同发起了一个叫作“< 2° C 计划”的科学探险和科普项目。 “< 2° C 计划”希望通过对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这三极的探险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气候变化。

  2018 年5 月,温旭从南坡登顶珠峰后,在顶峰上完成了一个冰层的测量,并且沿途采集了一些表层雪样,还打了一根浅的冰心。接着同年9 月,温旭又完成了格陵兰岛的穿越,他带着中国第一支极地探险队,从格陵兰岛的东端,一直横穿到西端。

  穿越南极则是温旭付诸实践的第三个梦想。

  万全的准备

  这次探险并不是一时脑热,创造历史也并非一蹴而就。温旭从2017 年就开始为此做准备。无论是身体、装备、补给还是心理建设,他尽量把每个环节调整到最佳。

  “无补给”意味着,全程温旭将得不到任何帮助,所有的食物及燃料都要一开始就准备足。针对所携带的补给,温旭事先计算食物的卡路里,每一天食物的重量都会精确到每一克,并且每一天的营养比例,也会根据体能消耗不断进行微调。包括微量元素、蛋白质的损耗,也做了有针对性的补给。

  装备也是温旭一直反复磨合的三大件:船形雪橇、滑雪板和极地帐篷。

  身体方面,温旭保持运动和日常训练,学习风筝滑雪,为适应高海拔去西藏骑行。温旭还与一家医院合作,定期进行身体机能指标的监测。临行前数月,他又特意到南美洲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高强度适应性训练。

  最后是心理层面的,独自一人穿越茫茫南极大陆,几十甚至上百天遇不到人,可能需要像宇航员一般的心理耐受力。在完成这次探险之前,温旭接受了几次专业的心理辅导。

  充满坎坷的穿越

  南极穿越有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及无数意外情况。出发第二天,温旭就遇到了恶劣天气,“我在穿脱羽绒服的时候手套被吹飞了,在追手套的过程中羽绒服又被吹跑了,风很大,比我跑得速度快,结果手套也没追上,羽绒服也没追上。”温旭最后只好用备用睡袋改制了一件羽绒服,就这样度过了后来的日子。

  随后,他的帐篷被烧出一个30 厘米的大口子。在这样极端的恶劣环境下,准备充分的温旭也被这一系列的打击折腾感冒了。原本四五天就能走完的路程,他用了11 天才完成,这给温旭的内心累积了越来越多的压力。经历了10 天连续的打击之后,温旭不断调整自身的状态,逐步提高行进速度,即使在后期地形较为复杂的时候,也没有休息过。

  温旭说,他在登上南极大陆后不久就发现雪特别深,雪橇因为装载着补给又特别重,松软的雪掩盖住南极起伏不平的地形,感觉一会儿就一个陷阱,经常摔跤。

  温旭沿途采集了60 多个南极大陆的表层雪样和5 个雪坑样,还会每天画一幅画,分析记录自己心理变化,采集身体样本,分析人在极限的条件下身体、心理上的变化。他说,这次探险对未来自己或其他人穿越南极都会积累一些经验。

  未完成计划仍创造历史

  由于之前的恶劣气候影响航班,加之智利突发的骚乱耽搁了装备的抵达,实际上,温旭比计划时间迟了几天才出发,而正是这几天时间,延误了整个穿越南极的窗口期。

  最终,在得知窗口期临近,后援团队无法提供直升机救援后,温旭放弃原有计划,没能够按照预定的计划完成南极大陆的穿越令他有些遗憾。但即使这样,他还是达到了前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单人无助力、无补给从伯克纳岛海岸穿越至南极点。

  温旭的南极穿越,不仅是一次个人对极限的挑战,还肩负着深入南极内陆无人之境,为日后中国的内陆科考探路,并沿途采集极地冰雪样本的重任。这些珍贵的样品将填补极地研究在南极内陆线路上的空白,对于揭开一系列地球气候演化的未解之谜,具有积极的意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