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做大做强做优以工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三维思考

  • 来源:公司金融
  • 关键字: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规划
  • 发布时间:2021-08-17 14:36

  摘 要:潼南经济发展坚持工业主导优势,推动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做大做强做优以工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本文从规划、工业、人才三个维度对潼南实体经济提出建议思考。

  “增长极”理论认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会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然而,很少有理论研究能表明“增长极”理论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就是“隔空区域”,即在中心城市没有彻底高度发达展现其巨大的辐射作用时,大量优质资源向中心城区的聚集会使得它对周边区域的发展反而起到种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会一直延续到“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过去笔者一直认为,潼南地处成渝城市群中间地带,按理说重庆主城与成都市对潼南的辐射作用非常大,潼南经济应该是高速发展,然事实并非如此! 潼南直到2015 年才摘掉“全国贫困县”的帽子,目前在渝西地区经济实力垫底,这似乎与“隔空区域”有很大相似之处。究其原因,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整个大背景问题(如潼南原来定位为农业大县,农业的低附加值注定了农业一般不会带动一个地区快速发展),潼南自身的作为也会极大程度决定本区的发展可能。那么潼南今后该如何破除发展瓶颈了? 目前,潼南区委、区府带领潼南人民持续航帆、引领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重点领域,明确“做大做强做优以工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做美宜居城市,做大做强做活旅游产业”四个“做大做强”,对潼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伟大有益的探索。笔者现就四个“做大做强”之“做大做强做优以工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做“三论”思考,分为规划篇、工业篇、人才篇三部分,以地方角度探索地方发展思路。

  一、潼南发展“做大做强做优以工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之规划篇

  粮草未动,规划先行。一个好的工业规划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要站得高、看得远,必须要有长期的战略眼光,而且要经过全方位、多角度、聚众才、集广智形成一个至少要管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长远规划,不能领导脑袋一拍,规划就换。当然不是说不能换规划,换规划要经过慎重考虑,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潼南一直是在这里的,领导随时可能岗位调动。十九大(2017 年)就对我国未来三年、十八年、三十三年的发展做了一个系统的规划,即三年之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年之后(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十三年之后(2050 年)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对我国今后短期、中期、长期做出的一个具体的规划,这些规划一旦制定了之后,后期基本就按照这个路线来,后期国家领导人基本会在这个上面完善并作适当的修改。因为我们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实在邓小平规划时期就已经提出,还有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也是那时候提出来的,现在改成“强国”,是适应时代的适当改变,但是基本的方向、基本的策略、基本的目标是没有变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是没有掉地上的。那么,区县为什么不能这样来了? 区县的工业发展规划也可以参照这种方式来制定该区域的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在潼南规划制定上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是领导干部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集思广益的广纳精神,要脚踏实地地对潼南区域进行系统全方位的调研,不仅听取各级领导干部的意见,更要多听听城井市民、乡村百姓、凡夫俗子的心声,拥有了调研权,才能拥有规划权。二是规划的远见性与可行性。事实上,一旦调研之后,进行认真深刻的反思,那么所做的规划应该是比较贴近实际的,这在可行性上面就有了一定的保证。在远见性上面反映的是一个领导对上级政策、潼南区情、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控,有很多确定因素,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一个地区的工业发展规划要处理好远见性是非常困难,因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不仅是个人的生活写照,也可以拿来说道区域工业的规划与发展。三是规划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农业是潼南发展的基础,工业与产业的保证是潼南未来发展的动力。以工促产,以产促城,潼南的工业与城市自然而然地就起来,这么来讲就要将工业发展、产业推进、城市建设三者统一规划,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不能将它们人为的分割开来,也不能单一方面的规划而不顾总体。

  二、潼南发展“做大做强做优以工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之工业篇

  经济发展是去贫扶弱,增强人民福祉,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水平的根本保证。西方历史的“发家史”就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史,后期的信息化、智能化都是以工业化为支撑。英国成为头号日不落帝国、美国的称霸以及后来亚洲四小龙的腾飞无不是最先以工业为支撑,而后实现去工业化的金融帝国。这样的发展历程,大到国家、小到区县,无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通常所说“弯道超车”,但是如果没有工业的原始积累,你的弯道超车是不现实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首先得以强劲的工业生产为支撑,而后实现第三产业的拉动经济的良性循环,毕竟地球上没有几个香港、纽约那样的金融产业支撑城市。这是第一层意思,强调的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性。潼南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坚持把工业摆在经济发展的首位”。那么,具体如何操作了? 潼南目前形成了“4+1” 的产业模式,“4” 是指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清洁能源、精细化工,“1”是指消费品产业,表示的是对工业产品的消费购买,这个“1”它并不属于工业的范畴,但却在工业生产上具有巨大的拉动效用,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工业产值的变化。关键是在“4”上面做文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潼南的电子信息产业。潼南电子信息是四大产业里面的主龙头,潼南每年手机产量在7500万台左右,这是个非常大的生产量,而且做得非常好,应该继续保持。接下来一步,潼南可以从笔记本产业入手,笔记本生产是潼南比较欠缺的领域,但整个重庆笔电市场是非常充裕的,重庆每年有4000 万台的笔记本生产规模,关键是这些生产不仅是最后的组装,而且笔记本生产的整个产业链条基本在重庆都有分布,特别是重庆西永保税区有许多笔记本及零部件生产商。潼南可以大力抓住笔记本零部件生产企业,做好产业对接转移,扩大对笔记本生产的招商引资力度,放宽优惠政策幅度。只要你进来,能够保证促进潼南就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放大政策底线。而且潼南现在通往重庆主城区不断便利的交通条件,也加大了潼南对西永地区招商引资的信心。二是潼南的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能源是潼南的优势产业,潼南拥有300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备,这是潼南发家致富的本钱,要避免走上“资源诅咒”的低端发展道路。现在潼南天然气产业已经形成了百亿级的产业链条,这是非常不错的成绩。现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仍是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潼南可以以“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开放为契机,加大对外市场的天然气产业对接,积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潮流,而不仅仅局限于潼南或者周边地区,从而提升天然气产业附加值。这是潼南目前天然气产业急需做的。

  三、潼南发展“做大做强做优以工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之人才篇

  人才是促进当地发展的关键要素,一个地区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想要发展,首先注重的应该是人才。地方经济之所以难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才的大量流失,优秀人才被广泛地向中心城市靠找,这是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集聚作用,它正好与辐射作用相反,相对的形成所谓的“隔空区域”。因此,潼南如何依靠人才来做好做大做强工业方面关于人才的文章,至少需要考虑好两个的问题:一是如何将人才引进来? 潼南相比渝西来讲区位优势并不明显。人才不愿意待在小地方、落后的地,渝东南、渝东北边远地区对人才引进都有相关的政策、资金扶持,但是很多人才还是不愿意去,为什么? 很大程度就是渝东南、渝东北离主城区较远,区位优势不突出。就渝西来讲,潼南也有类似的尴尬,潼南的经济条件、所处的交通区位优势赶不上渝西其他地区,这成了人才在考虑渝西地区时只能将潼南作为分量较小的备选项。最近五年,潼南一直在实施“千人计划”,其思路是努力引进1000 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对于党政干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博士硕士生等引进办法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是目前潼南引进人才的可操作性文件,对于吸引人才前来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先从量上进行扩充,就算后期有一半的优秀人才持续会流失,五年、十年之后就算有半左右的人才扎根潼南,成为潼南建设的主力军,那么,潼南的发展也就大有可为。二是潼南的工业靠什么条件留住人才? 就算有大批的人才到潼南来就业,潼南的条件能不能留住大量的人才? 留住人才需要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把握“筑得金巢引风来”这个主旋律。不断做大做强做优现有潼南工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才来了之后,潼南的待遇条件,经济实力、文化底蕴、居住环境等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决定了人才的去留,他们会充分考虑他们的才能的应用,这种应用要使得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回报相匹配。另一方面,形成合理公平的优胜劣汰机制。小地方的地方特色很浓、人情社会很浓,外来人才的引进可以说是人生地不熟,在这方面就占了天然的弱势。因此,企业、部门等要不断完善公平竞争机制,让人才以市场的机制来决定去留,到最后留下来的必定是能够适应竞争的优秀人才,万一留不住的那也是大浪淘沙的结果。要充分考虑人才空间发展需求,一个有能力的人到这个地方来发展,他会充分考虑其以后可能的发展空间,要形成有效的选贤举能机制,我们不断引进先进人才,发挥他们的优秀才智,不断剔除坐享以前成果而不思进取的“人才”,不断保证人才队伍的“质化”。

  参考文献:

  [1]吴一品.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J].中国商论,2020(1):4-5.

  [2]李淑梅.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公平和效率有机平衡[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8.

  作者简介:

  李柱,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重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