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会展新思考
- 来源:中国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思考,数字,会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9-20 16:40
2021年9月9日,为期6天的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落下帷幕。本届服贸会以“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不仅对当前服贸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还对会展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度影响。
当前,随着我国步入“十四五”阶段。创新展会服务模式已成为新目标。我国越来越多的展会开启“双线模式”,不仅扩大了数字展会的市场规模,还带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展会作为线下展会运行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和提升,是实现我国提出创新展会服务模式具体表现。
面对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会展业需要借助数字化变革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而数字展会也将呈现三种发展趋势。
第一、交互升级,更具粘性
数字展会应用最新的二维码签到、移动互联网LBS、人脸识别方式给予筹办方和参展方更便捷的管理和应用,同时也会应用3D技术、直播互动、VR、AR等再造展会现场,让用户可以全景感受展会氛围和认知展会品牌和企业,延伸会展展示销售的经济效益。应用H5技术制作强互动感的宣传方案在展前、展中、展后进行精准化的推广,让用户与主办方、参展商、专业采购与专业观众在主动互动的同时加深熟悉,进一步提升用户对会展的粘性。
第二、数据运用,提升价值
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15号文件)中重点提出了会展行业的数据收集和推进信息化进程,数字展会将通过利用云技术,建立共享数据库:实现线上会展与实体会展在数字信息领域的共享和互通,消除信息孤岛。此外,通过实时跟踪会展各方的动态数据,将系统数据,公共数据、目标数据与经济数据进行集成,整合形成大数据链。这样不仅能够实现数据共享的及时性,有效保障数据同步和数据的精准性与一致性,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让会展产生更高的价值。
第三、优化建设,保障品质
传统会展运营存在“羊群效应”带来的负面弊端。当一个品牌展会成为市场热点时,其他企业便会效仿。造成此类展会出现恶性竞争现象。另一方面在行业内要打造一个品牌展会可能要经历5-10年的积淀,走向国际化的更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进程。对此,数字展会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优化。通过大数据整理,不仅可以展现国内外同类展会的发展及运行状态,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我国优质展会的品牌度。
此外,数字展会本身就具有互联网的先天优势,在国际化建设中具有先天的基因优势,而且国内外企业共同推进会展国际化进程是有相同的需求和热情。同时,数字展会是一个开放、公平的平台,它汇集了会展各方和观众的大数据信息,会展品质高低不再只取决于营销手段,而是靠实打实的数据和口碑沉淀的,因此数字展会能自然驱逐低品质展会,让高品质展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为新型品质展会提供了一个打造品牌的服务平台。
总体上看,数字经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趋势下不仅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带来新动能,进而促成新的发展格局。未来会展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拥抱互联网与大数据,而展会形式的创新发展也离不开“数字展会”做支撑。中国会展业相比国外发达国家起步晚。而利用数字展会实现“弯道超车”也不失为一种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