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建筑遗迹中的文化内涵

  摘 要:以民间医药建筑中的中华老字号药铺、药王庙以及宫廷医药建筑中的太医院、御药房为例,阐述中医药建筑遗迹中蕴含的中医药文化内涵。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几千年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通过对尚存的与中医药人物和事件有关的建筑物进行梳理,尝试将中医药建筑遗迹分为民间医药建筑及宫廷医药建筑两大类。通过对民间医药建筑中的中华老字号药铺、药王庙以及宫廷医药建筑中的太医院、御药房建筑环境及布局的分析,阐述中医药建筑遗迹中蕴含的中医药文化内涵,进一步落实了“ 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精神[1]。

  一、中华老字号药铺

  老字号总是让人充满亲切感,因为老字号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信任,还有穿过历史沧桑所散发的文化芬芳[2]。在老字号中,最有传统文化和商业品味的当属老字号药铺。其蕴含的仁爱济世、诚信经营等观念除了体现在药铺的日常生产、经营等方面,还体现在老字号的门面上。为了扩大影响,老字号药铺“历来重视其建筑,结合时代特点,迎合顾客心理要求,通过精心地筹划设计, 让店号声誉与豪华、精巧建筑的奇风异彩相映生辉”[3]。

  ( 一)注重环境选择

  老字号药铺在选址上非常重视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多选择人流量大的繁华地段,既有利于对品牌进行宣传展示,又可以提高药品成交量。 “内永安、外同仁”是北京老字号药铺的代表,“内永安”是指位于内城东四牌楼的永安堂,“外同仁” 则是指位于外城繁华商业街大栅栏的同仁堂。由“东庆仁”“南庆仁”“北庆仁”和“西庆仁”组成的庆仁堂药铺则分别位于崇文门外大街、前门大街、东四北大街和虎坊桥等繁华地段。杭州胡庆余堂选址在杭州著名风景区吴山北麓、大井巷西首,是因为考虑到了吴山庙宇林立,大井巷是上山的必经之地(图1、2)。

  ( 二)营造豪华店铺

  店铺建筑既是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店铺重要的宣传形式,往往是各大药铺精心设计的结果。

  胡庆余堂古建筑群由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建。精明干练的胡雪岩算过一笔账:每年通过印发书册、登报、施药等方式进行宣传, 要花费近万两银子,而造一座豪华药铺虽花费二十万两银子, 其效果要远远胜过其他广告形式。若以一百年折旧计算,每年只需花费两千两银子。为此,他们精心设计,博采众长,结合江南园林的特点, 兴建起一幢兼具雄伟壮观与古朴雅致的庭园式药铺。整个建筑宛如一只仙鹤,门楼像鹤首,长廊似鹤颈,大厅若鹤身,用材讲究,雕绘精美,矗立于吴山脚下,寓示“长寿”。

  位于北京珠市口西大街175 号的德寿堂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建筑,前面为中西合璧式二层铺面房,后院为围合式建筑,内部有仓库和制药作坊。当时,非常擅长做广告的德寿堂在自家的招牌药“德寿堂康氏牛黄解毒丸”的宣传仿单上方印上了德寿堂雅致气派的整体建筑图。德寿堂是目前北京市唯一一家拥有原店堂的老药铺,该建筑于2003 年被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安徽芜湖的张恒春药店以及重庆桐君阁也非常注重门面装潢, 内部陈设异常考究(图3)。[4]

  ( 三)前店后场的建筑布局

  前店后场系指前面门市出售商品、后面附设作坊的零售商店,是中国传统的产销结合的商业组织形式。[5] 一些技术性强的专业店铺大多采用这种经营模式,其优点是可以保持自己的经营特色和产品质量,减少流通环节。在老药铺的建筑布局中,前店是诊病和售药场所,后场是药材加工制作场所(图4)。

  前店主要有药柜、匣柜、坐诊台等陈设。药柜又名“百眼柜”,是靠墙摆放的盛放中药饮片的柜子,一般为多格抽屉式组合柜,按照“横七竖八”排列,抽斗可以根据药物轻重、属性做成一个、两个或三个格子。斗谱的编排按照高效、方便、安全、人性化原则,划分为常用药区域、不常用药区域以及特殊保管药品区域。匣柜又名“前匣”,摆放在药柜前面,与药柜长度相等,是调剂中药饮片的柜台;前面封闭,上面左右及前边设有挡药栏,后面设有上下三排、每排六个抽匣,每匣十字等分四格,其特点是匣深、格大、容量大。

  聘请医师坐堂应诊,以医带药,增加药品销量,是药店经营的一种方式。1936 年2 月4 日的《萧山民国日报》记载了萧山存仁堂因无医生坐堂行医,使得药品销量下降的情况。医师坐堂的方式起源于 “医圣”张仲景。汉献帝建安年间,瘟疫流行,张仲景担任长沙太守,闲暇时就为百姓看病。其间为拯救黎民百姓,张仲景打破官府禁令,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不理政事、大开衙门,让有病的百姓到大堂上来,他则端坐在堂上,为百姓诊治。后人因为崇敬张仲景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便仿效他,并且把在中药店行医的中医称为“坐堂医生”,把中药店多称为“堂”。后世的“坐堂医”秉承张仲景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行医风格,一张方桌,一个脉枕,一位医生,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病情,开就处方。患者拿着药方就地取药,对于身体不适的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都非常便利、实惠,这其中蕴含了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和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

  后场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加工制作场所,因药店实力不同而规模差别较大。有的规模很小,设备简陋,为家庭作坊形式。有的颇具规模,如民国时期的北京永安堂药铺拥有三层院落的独立后场,内设刀房、斗房、碾房以及贮蜜库和鲜药库等。民国时期的杭州胡庆余堂雪记药号规模庞大,后场分工细化,拥有丸散部、饮片部、参燕部、切药部、拣选部、炮制部、细货部、储胶部、细料部、配制部、邮寄部等十一个部门。一些实力雄厚的大药堂为保证成药品质,同时肩负起部分原料供应者的角色,如天津达仁堂出资兴办鹿囿、参号、蜂场,上海蔡同德堂兴办酒厂、胶厂。[6] 之后,由于社会分工细化,制药和卖药渐渐分离,从而出现了现代意义上专以卖药为业的药店。

  ( 四)建筑装饰的中医药元素

  老字号药铺通过悬挂牌匾、招幌、条幅等方式宣传企业宗旨、产品、业务等。招牌是店号的识别标志, 高度概括其经营宗旨,故择字选词讲究寓意深刻、吉祥,例如:“同仁堂”寓意“同修仁德,济世养生”;“胡庆余堂”取自《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陈李济”由广东南海商人陈体全、李升佐两公共同创立,寓意“陈李同心,和衷济世”。有些牌匾和条幅则体现了药铺的经营之道,如同仁堂强调“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质量观;山西广誉远秉持“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古训,严苛制药,精益求精。有些招牌和条幅则用于介绍自家的产品,我们熟悉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赵太丞家” 药铺,门楣有“赵太丞家”大字牌匾, 门前两侧各竖一块招牌,分别写有“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和“大理中丸医肠胃”;距此不远的“刘家香铺”门前高高竖起的招牌写着“刘家上色沉檀拣香”。还有些药铺则悬挂着表示赞誉的匾额,如“橘井泉香”“市隐韩康”等,其中隐含了苏聃以橘叶泡水救助乡邻和韩康诚信卖药的典故,蕴含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

  在药店门面前还经常看到膏药形象的幌子,由黑色圆心的两块“膏药”(木质金漆)组成,一块分成两个三角形,分别位于上、下两端,中间一块为正方形;上接铁钩,下角底部坠金色木雕鱼符或葫芦,下端系在地面上,门外左右各悬一挂。因为“鱼”和“愈”的音相近,鱼符代表希望患者服用自己的药物之后百病皆愈。另外,鱼眼是每时每刻都睁着的,这代表药铺全天营业,不分昼夜。而葫芦一方面与“福禄”谐音,一方面代表了悬壶济世的思想。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许多老字号药铺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如何保留经营特色, 还包括如何保留自己的门脸。很多历史悠久的药铺,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时代变迁之后,其原始的店面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仅有为数不多的老字号药铺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始风貌,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

  二、药王庙遗址

  “药王”是道教和民间对古代名医的尊称和神化,不仅是宗教与民俗的结合,更是中医药文化的体现。[7] 著名的药王有扁鹊、邳彤、孙思邈、韦慈藏等。药王信仰在民间非常普遍,在全国各地留下了不少建筑遗迹。

  ( 一)北京城区四大药王庙

  东药王庙位于东直门内街北,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纪念药王孙思邈而建。庙内原有三殿,前殿为释迦牟尼殿;中殿是药王殿,供奉伏羲氏、神农氏,并有张仲景、华佗配祀;后殿是两层楼式佛殿, 供奉观世音菩萨、眼光娘娘、送子娘娘等。现仅存复建山门一座、残碑一通、二级古槐一棵。山门为红墙灰瓦,阳面有“敕建福世普济药王庙” 石额匾(图5)。

  西药王庙位于地安门外什刹海西侧,明朝天启年间魏忠贤所建,周边万柳沿堤、鸥波鱼藻,风景甚佳。原庙坐东朝西,有山门、药王殿及配殿。药王殿面宽9.2m,进深为7.8m,前有吞廊,大殿内供奉药王孙思邈,殿前原有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 年)药王庙记事碑。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年)重修,药王殿内悬挂乾隆御书匾额“利益群生”。

  南药王庙规模最大,位于崇文门外东晓市大街路北,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庙前有两尊大铁狮子, 两侧是钟鼓楼, 楼前有两个特大旗杆, 每年腊月挂红灯笼, 一直挂到正月底。庙宇分为三层, 第一层大殿为药王殿,西阁三间,东、西两侧配殿各三间。正殿正中为三皇塑像,左右下方供奉药王孙思邈和韦慈藏,两侧供奉历史上的十大名医。第二层正殿为玉皇殿,东配殿为斗姥娘娘殿,西配殿有九位圣母。第三层是三清殿,正殿五大间,正中供奉三清,两侧供奉十余位天神。整个南药王庙占地 20 余亩,有大小房屋200 间。

  北药王庙位于旧鼓楼大街以北,明朝嘉靖年间建成,坐北朝南,规模较小,只有山门和正殿。早年旧鼓楼大街北端被称为“ 药王庙街”,和北药王庙有着直接的关系。民国年间北药王庙已基本废弃,庙内建筑多数已经坍塌,1970 年建设地铁时被拆除。

  ( 二)陕西铜川药王庙

  铜川耀县药王庙是为纪念孙思邈而建,位于陕西耀县城东的药王山上。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 年),从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精选的900 余个验方被刻在耀县显化台庙前的五通碑石上,从此,该庙改称 “药王庙”,五台山被称为“药王山”。山中有南北二庵,北庵建筑主体为药王大殿,内有石洞,名药王洞。大殿两侧竖立着五块石碑,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块《千金宝要》碑。药王大殿前还建有一座名医殿,殿内供奉岐伯、雷公、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王叔和、皇甫谧、葛洪和陶弘景等十大名医塑像。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曾来到药王庙,对其建筑、石刻艺术给予了肯定(图6)。

  ( 三)河北安国药王庙

  安国药市的兴盛起源于药王庙。凡参加药市的人总要去瞻仰、拜谒药王庙。安国药王庙是为纪念汉光武帝刘秀部下二十八宿将之一的邳彤而建。药王庙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为3200m2,有马殿、药王墓亭、正殿、后殿、名医殿、碑房、钟鼓楼等单体建筑十三座,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纪念古代医圣的古建筑群(图7、8)。

  ( 四)鸣沙山药王庙

  丝绸之路重镇——敦煌也有药王庙。鸣沙山药王庙发掘于20 世纪九十年代,通过出土的木制功德碑确认,它是清朝嘉庆二十三年(1818 年)建造的药王洞,专为纪念药王孙思邈。主殿为砖砌洞窟建筑,宽为3m,长6.2m。窟前为庑廊,已经全部塌毁,残存的部分多已腐朽。洞内的泥塑也不复存在。洞北壁背光为“红王诊龙治虎”的悬雕,东壁为山水花鸟悬雕。为了保护遗址,现在已经将遗址回填。

  药王庙寄托了人们渴望身心健康的美好夙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去人们的生活状态、知识水平和价值观念,对民俗学、医药史学、文化学都有一定意义。

  三、太医院与御药房遗址

  太医院与御药房是不同的机构,但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太医院御医给皇帝看病,需要御药房专职人员带领前往,御药房御医由太医院选派。清代太医院与御药房的关系在为皇帝看病问题上是太医院开方、御药房抓药煎药。二者各负其责,互相牵制。

  ( 一)太医院

  太医院名义上是全国最高医药行政与管理机构,实际上主要负责皇室治病保健,还肩负医学教育的职责。顺治元年,清代设立太医院,沿用明太医院旧址。据《乾隆京城全图》,清代太医院衙门位于正阳门东的东交民巷内。

  任锡庚编著的《太医院志》记载其建筑格局为:当年有门三,对门有照壁,朱色立额黑漆“太医院” 三字。随门左右环以群房,为门役住所。左为土地祠北向,右为听差处南向。听差处东北隅有井一、门三、左右旁门二。随门环以群房,北者为萧曹祠,南者为科房,直接二门有甬路。过仪门平台,台右置铁云牌,大堂五间,堂内悬挂康熙皇帝《赐院判黄运诗》——神圣岂能在,调方最近情。存诚慎药性,人数尽平生。”地板为乾隆时特赐。大堂之左有南厅三间西向,为御医办公之所,堂壁立有石碑;大堂之右有北厅三间东向,为吏目办公之所,堂壁悬挂纸屏八幅,每幅绘马八匹,为吏目陶起麟所绘。南廊房为医生厅、恩粮厅、效力厅皆北向,北廊房为首领厅、教习厅皆南向。北厅之北为藏书处,承接大堂之过厅为二堂,后有三堂五间,乾隆御书堂额曰“诚慎堂”,为本院堂官办公之所。堂前种竹百竿,南有厨房、茶房,北为庙公所。诚慎堂之南为板库,三堂后西向栅门内,即先医庙址。……药王庙北向,殿宇三间,附供碧霞元君及各圣母像,殿中立古铜人,即铜神。

  太医院建筑不仅实用化,而且有药王殿供奉药王、铜神。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太医院全部划为俄使馆。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在地安门外吉祥寺附近建成太医院,即现在的地安门东大街105-117 号,是四个基本连成一片的院落。现今,太医院大堂已不见踪影;先医庙现还保存,但被分隔成多间平房和院落;药房和办公用房变为一个住满居民的大杂院(图9、10)。

  ( 二)御药房

  御药房是内廷采办、储存、配制药品和太医分班侍值的重要机构,为皇家私有,归内务府所属。顺治十年(1653 年),设立了御药房,位于乾清宫东南侧,室内设有药王堂,内悬康熙御笔题匾 “药房”和“寿世”, 供皇帝参拜行礼,中国古代医药界供奉的最高神灵——药王此时成为清代皇帝的健康保护神。

  御药房承担为皇室制药的任务,制药的过程会产生噪声和污染,而御药房位于皇帝办公场所——乾清宫东庑,只能选择在宫内一处远离内廷且宽敞的地方进行,因此选择在东华门内设立御药库,专门收贮各地所供药材,制造丸散膏丹等成药。

  “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中医药建筑遗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承载着极为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信息,是不可再生的中华文化资源。我们应该在珍惜和保护好现有中医药建筑遗迹的基础上,对有必要、有条件保护的建筑遗迹(如清朝太医院遗址)进行抢修复建,以更好地展现中医药辉煌灿烂的文化,更好地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技艺和精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