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林湖寻找青瓷博物馆

  • 来源:百科知识
  • 关键字:林湖,青瓷,博物馆
  • 发布时间:2021-12-29 21:36

  1987年4月,施工人员像往常一样在陕西宝鸡扶风县法门寺修缮时,无意间发现了深藏地宫的大唐国宝重器多达两千多件,一时轰动世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地宫文物除了有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外,还出土有一整套精美的秘色瓷。长期以来,秘色瓷在我国古籍中多有记载,但人们很难将实物与名称对应起来,就连“秘色”究竟为何种釉色也一直争论不休。依据出土实物与《物帐碑》比对,秘色瓷的神秘面纱方被世人揭开。

  秘色瓷堪称越窑极品,它与汝窑瓷器、龙泉窑瓷器同属青瓷系列。法门寺地宫所藏的秘色八棱净水瓶等13件秘色瓷,成为考古学家判定官窑秘色瓷的标准器皿。如此精美绝伦的秘色瓷缘于何处?

  悠久的烧瓷历史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秘色越器》道出了青瓷素雅柔润、莹澈如玉的神韵。青瓷堪称“瓷器明珠”,由于传世稀少、精美绝伦,历来被奉为珍品。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瓷窑遍及华夏,各式瓷品争奇斗艳、灿若星辰,而论及烧造历史、器物种类、窑场规模,当首推越窑。唐代文人陆羽在《茶经》中赞誉,越窑烧造的瓷器属“天下第一瓷器”。钟灵毓秀、水天一色的浙江慈溪匡堰镇上林湖畔,就是 “越窑”的发祥地。

  慈溪位于浙江杭州湾南岸,此地原名大隐溪,东汉时出了一位大孝子,名叫董黯。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因需照料罹患疾病的母亲,终年以打柴为生。董黯至纯至孝之名感动天地,为褒奖其孝德,此地易名慈溪。历史上,慈溪是个名人荟萃的地方,秦代方士徐福、东汉高士严子陵、初唐“五绝”虞世南、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元代文士岑安卿、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清代文学家袁枚等均来此寻幽探胜、咏诗作对,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佳篇名句。

  上林湖位于慈溪南部的栲栳山山麓,湖泊狭长多曲,蜿蜒于翠色的群山叠嶂之中。从空中鸟瞰,湖岸犬牙交错,汊湾密布,宛若一条巨大而曲折的翡翠长廊。上林湖清幽静雅、风光逶迤,颇受世人推崇。南宋仕宦高鹏飞在《晚秋》中吟诵“风静湖光一鉴浮,青山四顾淡舒眸”,将诗人的淡泊心境与上林湖的娴静融为一体。上林湖不仅是文人骚客的“网红”打卡地,还蕴藏着千年瑰宝。

  据记载,秦汉之际,就有“湖畔人家”世居此地烧造青瓷。晚唐至两宋近200年间,上林湖的窑火长明不息,烧制出的越窑青瓷,工艺之精、釉色之美、规模之大,遥居全国各窑系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唐宋瓷都。至今,游人漫步于上林湖畔,依旧可辨东汉以来所营造的古窑址,堪称国家级文物的越窑瓷片俯首可拾,好一座举世无双的天然青瓷博物馆。

  神秘的秘色瓷

  作为唐宋两代青瓷的烧造中心,上林湖的瓷品种类丰富、品色齐全,涵盖古人日常所用的碗、罐、盘、碟、钵、盆、盏等器具,耳杯、扁壶、鸡首壶等酒具,熏炉、唾壶等卫生用具,女性所用的粉盒、油盒及文士所用的水盂、笔筒等,就连敛葬明器、声鼓钟罄等,亦有越窑青瓷的身影。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是唐人对青瓷的雅赞,其意蕴与流行歌曲《青花瓷》中所吟唱的如出一辙:“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斗转星移,温润如玉的青瓷宛若千秋华章,一直被世人传诵。诚如陆羽在《茶经》中所言:“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唐人饮茶成风,一壶淡雅清香的龙井香茗,配上越州青瓷,怎一个“爽”字了得。正如诗人孟郊所言:“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如冰似玉”的越窑青瓷配上“醇香浓郁”的狮峰龙井可谓相得益彰,这一绝配也为唐人品茗增添了几分高雅情趣。

  倘要举办一场青瓷比试,秘色瓷无疑高居魁元。民间盛传,秘色瓷是五代时吴越国王钱镠亲命越窑专烧的贡瓷。不过这一说法被 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考古发现所更正。考古工作者从浙江丽水的南朝古墓中探得了早期秘色瓷,由此将秘色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600余年。“秘色”二字是何含义呢?繁复的制烧工艺自不待言,专家则给出了一个颇为直白的解释,即从釉料配方、上釉、烧制等流程均涉密的青瓷,即为秘色瓷。2017年,人们在上林湖越窑遗址中发现一件瓷质匣钵内,刊刻有“罗湖师秘色椀”六字,其“椀”与法门寺《物帐碑》所刻之“椀”相同,当属同一时代的物件。

  青瓷除了具有使用与观赏价值外,还可制作成乐器,越窑的青瓷瓯乐堪称一绝。瓯乐是一种用陶瓷土制成的乐器,材质以青瓷为主,因产于越地,故名瓯乐。唐宋时期,瓯乐的演奏广泛活跃于民间茶楼、酒馆、梨园、乐坊以及皇室贵族的厅堂之中。清丽委婉的青瓷瓯乐,深受文人雅士青睐。南宋末年,随着元军南下,瓯乐的乐师们纷纷逃散,往日高朋满座的勾栏瓦肆也沉寂于历史长河之中。

  闪耀的“工匠精神”

  巧夺天工的青瓷背后,离不开技艺精湛的烧窑工匠。

  青瓷列入“贡瓷”名册,既是一种无尚的荣耀,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为了满足宫廷日常用度,唐宋两朝先后在上林湖设立“贡窑”和“置官监窑”,经过无数工匠的呕心沥血,才淬炼出世间臻品。在烧造青瓷的过程中,需要窑工凭肉眼观察火焰的颜色来判断、控制窑火的温度,其经验与才能决定着青瓷烧成后的胎质、釉色和光泽。在彩绘青瓷的过程中,需要工匠运用娴熟的刻、印、贴花等技法,以简约的画笔勾勒出瓷骨釉肌的内在之美,巧妙匠心见诸于一招一式。

  如此重要的窑工,在封建社会与其他劳苦大众一样,始终默默无闻。事实上,匠人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职业,《周礼·冬官考工记》中就载有“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古时的工匠往往是“工之子恒为工”,不仅社会地位低下,而且以徭役的形式被朝廷无偿征用。直至元代,朝廷才设立专门的匠籍制度。明代在承袭元代的基础上,给工匠们带来了一丝曙光,允许“匠人入仕”,蒯祥、蒯义、蒯钢、蔡信、郭文英等俱以木工官至工部左右侍郎。即便如此,在科举正途的士人眼中,工匠依旧是品级低下的吏官。只有在人人平等的新中国,工匠们才能找到自我价值与职业荣耀,焕发出习近平总书记所赞誉的“工匠精神”。

  雨过天晴、山峦叠嶂的上林湖畔,昔日袅袅炊烟的窑火业已停息,湖泥里层层叠叠的青瓷残片像一页页史书,讲述着烟雨中的青瓷往事,守望着这一片绿水青山。

  【责任编辑】王 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