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塘头价达4000元/斤的海马养殖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海马,养殖,研究
  • 发布时间:2022-01-05 12:01

  近段时间,海马行情一路走高,已经一公斤突破了8000 元,绝对堪称鱼中茅台!即使与官方价1499 元的飞天茅台酒相比,1ml 茅台为3 元左右,而1g 海马可以达到8 元!

  自古以来,海马皆谓珍品!也有 “北吃人参,南吃海马”的说法,药典记载有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的功效。我们国家将海马属的所有种的野外种群都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人工规模化养殖或许将是海马产业的必然出路!然而在国内来说,海马养殖还颇为神秘,还不像其他水产养殖品类一样,为产业所熟知。

  因此笔者有幸联系上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张东研究员。张老师是海马产业的知名专家,对整个海马产业都颇为熟悉。同时,在与张老师的交流中,得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海马室外养殖有了新突破,可以与虾类一同混养。显然,推动海马的规模化养殖踏出了关键一步。

  严重供不应求,国内年养殖量仅十几吨

  FAM :养殖海马价格居高不下,据说都涨过了8000 元每公斤。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请您谈谈国内海马的养殖概况。

  张东:目前的市场行情,1 克规格的海马是5500-6000 元/ 千克左右,2 克规格的是7000 元/ 千克左右,3 克的已经超过了8000 元/ 千克,相对往年涨了10% 左右。

  海马本身就是名贵的中药材,有着较为稳定的药厂和中间药商群体,市场需求量很大,保守估计在300 吨至 400 吨之间。

  但是国内海马的养殖年产量低,仅有十几吨,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相应的也就给了灰色产业很大空间。

  事实上,太大的价格波动对海马产业也是不利的,目前的市场行情对养殖端来讲,效益还是非常可观的,益于行业发展。

  目前国内的海马养殖产业还是一个小而精的产业,北方以山东银泽等几家为主,我们团队在山东与青岛中科乾元合作研发;南方以福建东山岛和海南文昌这两处比较集中。

  从整体情况来看,目前的养殖规模偏小,但可喜的是产业正在恢复和发展,有些前几年选择弃养的养殖场今年又开始了养殖,并且有若干企业准备入行。

  从养殖方式来看,目前国内主要以室内和室外水泥池养殖为主,对水资源和硬件设施的要求都比较高,养殖成本也较高。

  我们团队正在攻克室外精养池养殖海马的模式,这将更有利于海马养殖产业形成规模化。目前团队正稳步推进相关研究,我们对当前进展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正推动海马规模化养殖的合法化

  FAM:海马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它的养殖和销售应该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吧?请您讲解一下。

  张东:海马产业的合法化确实是限制产业发展的一道坎,因为它既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又是保护动物,保护和利用需要平衡。

  目前国内能够坚定从事海马养殖的企业只有那么固定的几家,然而发展海马的规模化养殖还需要更多业者参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此,我们业者也要共同努力。目前,我们团队正在做的一个事就是推动海马产业链建设的合法化,首先要做的是将海马列入保护动物驯养目录,现已将相关的申请材料提交上去了。

  另一方面就是推动海马药食同源。我国药典仅收录了线纹海马 Hippocampus kelloggi Jordan et Snyder、刺海马Hippocampus histrix Kaup、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 Bleeker、三斑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 Leach 或小海马(海蛆)Hippocampus japonicus Kaup 这5 种海马。然而,我国现在的主养品种都是非药典种,这对民间的使用影响不大,但却遏制药厂和海马深加工产业的联合发展。关于这点,未来有两条路可供选择,第一是让其他非药典种也能够进药典;第二是将海马列为药食同源品种,产业空间也将会更大。

  新模式,海马与对虾混养

  FAM :刚您也提到了团队正在攻克海马池塘养殖,能否分享这方面进展?

  张东:如果要推动海马产业的规模化养殖,外塘模式相对室内模式更有优势。

  我们今年在山东滨州试验了海马和南美白对虾进行混养,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每亩投放海马苗1 万尾,虾苗1.5 万尾,养殖5 个月,海马可以长到12cm 左右,大概是成品2g 的规格,收获海马20 余斤/ 亩,成活率达到了 60% 以上,商品虾150 余斤/ 亩。这样的养殖模式非常适合黄河三角洲一带,这个区域的饵料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基本全程不用投饵,不用担心饵料的问题。如果成活率很高,饵料不足时,后期可以投些大卤虫,就近可以购买,价格便宜。

  当然我们也碰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室内有个好处就是非常直观,可是外塘就很难,投了那么多苗下去,不知道状态怎么样,心里是非常着急的。同时养殖海马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沉淀,外塘一般水深建议不低于1.5 米等这类要求。

  不过,总的来看,目前的进展比较顺利,外塘养殖海马这个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预计未来3 年,将推动海马池塘养殖规模达到1 万亩以上,力争5 年内实现海马年养殖产量超过500 吨。

  海马产业潜力巨大

  FAM :现在看来,发展海马养殖应该是符合市场需求的,限制规模扩张的难点有哪些些?

  张东:从养殖技术上,首先还是水资源和饵料资源的匹配,这也是我们选择在山东尝试的原因。

  然后是病害问题,外塘养殖相对于室内养殖,病害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但也不容忽视,特别是肠炎问题。当然,针对肠炎,我们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防治方案。而且,还可以通过选育手段改善海马种质,我们团队就曾进行少量选育,从应用情况看,经过选育后的品种,在存活率、抗病力等方面确实要优秀很多。

  另外应该注意的是,海马是个特色小产业,系统性研究远远不够,产业链还不够丰富。

  产业链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目前产业规模也就几十亿元,如果能解决供应问题,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起来,我认为这肯定又是一个千亿产业,原材料需求可能将超过 2000 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