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病害日趋严重,怎样才能做好防控?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佛山,防控,经济
  • 发布时间:2022-01-05 12:55

  全国最大主产区的广东佛山加州鲈病害日趋严重,特别是花身、烂身给养户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加州鲈花身、烂身最常见的病源来自蛙属虹彩病毒,其感染规格较广,发病高峰为每年的5-10 月份。

  虹彩病毒病是加州鲈养殖过程中主要的疑难杂症之一,近年有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

  由于加州鲈种苗携带虹彩病毒常态化,养殖中前期发病几率很高,病鱼常伴有严重的肝脏病变,体质较差,甚至难以承受药物治疗刺激。基于“防大于治”的思路,种苗病毒检测与养殖防控管理是否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病发生率的高低。

  2021 年6 月以来,鳜鲈前沿将系统开展加州鲈、鳜鱼产业观察,持续走访鳜鲈主流企业和养殖一线,记录和报道加州鲈、鳜鱼行业。此次,鳜鲈前沿调研组就中国加州鲈病害观察专题,拜访了佛山市顺德区活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鱼病实验室主任粱芝源,向他求教 2021 年加州鲈病害情况以及防控思路,同时请他解答治疗方面的疑问。

  2021年加州鲈发病死亡率下降,但发病周期长,尤其是病毒病

  鳜鲈前沿:目前为止,2021 年广东主产区加州鲈病害案例主要集中在哪一个生长阶段?与2020 年相比有什么变化?

  粱芝源:实际上,加州鲈每一个生长阶段都有特定的病害暴发,虽然病因不同,但都会造成重大损失。譬如小苗阶段(8 朝以内),主要是爆发弹状病毒( 熟身,打转);当鱼苗再养大一些,虹彩病毒开始流行,在4-6 月份进入流行高峰;进入7 月份后,诺卡氏菌会逐渐爆发;到11 月份左右,则以斜管虫为主。总而言之,加州鲈每一个生长阶段都有特定爆发的病害,每一种病害都可能很严重。

  目前,广东地区加州鲈虹彩病毒型烂身较为流行,发病率与去年基本持平,但损耗率相对有所下降,这可能与 2021 年天气较稳定有一定的关系。

  鳜鲈前沿:近期暴发的病毒病主要有哪些?发病时间较往年提前还是延后了?病害所造成的加州鲈死亡率是否上升?

  粱芝源:近期加州鲈的病毒病主要以蛙属虹彩病毒病为主,有极少量的细胞肿大属虹彩病毒。蛙属虹彩病毒对加州鲈的毒力相对较弱,死鱼往往是多因素综合造成的。若用药过度、天气不好或操作不当,引起加州鲈应激,会加大损耗。今年5 月份珠三角地区天气特别炎热,放苗发病率和损耗率都有所增加。

  就流行时间而言,与往年差异不大,都在4-6 月份进入流行高峰,但是损耗率较去年有所下降。2020 年,珠三角养殖区加州鲈爆发虹彩病毒病损耗率高达30%-50% 的塘口并不少见,但今年我们了解到很多爆发虹彩病毒病的塘口损耗率都能控制在20% 以内,处理得当的塘口损耗率甚至能控制在 10% 以下。然而,虹彩病毒病的病程很长,今年也不例外,很多发病池塘在将日损耗降至40-60 尾之后就再也降不下去了,病情一直维持1-2 个月也不少见。

  病害防治方案应按当下情况及检测结果制定和调整

  鳜鲈前沿:针对今年的加州鲈病害,往年总结出的防治方案是否依然见效?目前有什么新方案或发现吗?

  粱芝源:根据我们的经验,绝大部分的防治方案依然有效。加州鲈病害很复杂,即便养户觉得症状看起来差不多,使用同一种药也不一定见效。这并非药物不行,而是病因不同。以花身烂身为例,2020 年广东地区降雨量多,钉虫感染诱发的花身烂身较为常见,且往往池塘水蛛也多,水质不佳,病情急,治疗难度大;2021 年则天气较稳定,降水少,钉虫少见一些,水质也更稳定,病情相对轻一些,处理起来疗效也更显著。

  因此,防治方案最好是按照当下的情况以及检测出来的结果来制定。即使同一种症状,也应由专业渔医根据投喂、水质、鱼体健康度、用药史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切合实际的治疗方案。

  鳜鲈前沿:加州鲈花身、烂身应是养户目前最大的痛点。致病因素可能多样化,养户该如何进行判断并对症处理,尤其是病毒病的防治?

  粱芝源:加州鲈花身、烂身的病因很多,主要的几个有虹彩病毒、诺卡氏菌、累枝虫、钉虫等。加州鲈体表受伤,也有继发性细菌感染导致伤口溃烂,冬春季节还有丝囊霉菌性的烂身。有时候,养户只看到加州鲈花身、烂身的表象,而实际造成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有发病,最好联系专业机构检测确诊后,再针对性用药。

  对于当前为常见的虹彩病毒型花身烂身,前面提到,蛙虹彩病毒本身毒力不强,其损耗率与水质、管理、投喂、用药等都有关。平时根据天气合理调水,维持适宜的水质肥度,提高水质的稳定性,降低对鱼体的应激,并定期拌喂胆汁酸、三黄类中草药,能起到一定预防效果。如已发病,切忌使用刺激性药物,而应使用碘类温和型消毒剂以及三黄类中草药等进行水体消毒,减料投喂( 病情严重时停料3-5 天),并拌喂三黄类中草药等,稳住病情,一般1-2 个星期后病情会趋于缓解,整体损耗相对可控;而如果沉不住气,猛用药、大量用药,反而可能导致病情严重恶化,增加损耗量。

  鳜鲈前沿:每年8 月份基本上都是诺卡氏菌病暴发的高峰期,养户应该如何做,才能进行提前防控?

  粱芝源:诺卡氏菌目前并无特效的预防方案。可依据诺卡氏菌的生物学特性,结合鱼病的三环理论,从改善水体环境、消灭病原菌、增强鱼体体质和抗病力三方面着手,具体为:一,合理调控pH,维持弱碱性( 以下午pH8.3 左右为宜) ;二,流行季节,谨慎杀虫或换水;三,选好饲料,科学投喂,勿猛加料或过度投喂。如已发病,则应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鳜鲈前沿:养户送检病鱼的积极性怎么样?送检诊断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粱芝源:首先我们有一批“粉丝客户”,对我们的工作认可,送检的积极性很高,只要有情况都会选择过来检测。

  目前我们活宝源鱼病室除了病毒检测收取试剂成本外,免费为养殖户提供常规诊断、寄生虫检测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我们也不硬性要求客户使用我司的方案;但是,由于我们的接检量较大,为合理安排工作,我们要求先预约再送检,且送检后需填写回执单并在七天后反馈治疗方案和疗效给我们。

  不用药、不治疗,难以回收成本;国标药效更加稳定

  鳜鲈前沿:关于加州鲈的市场行情变化,对鱼病防治力度的影响,您有什么看法?

  粱芝源:个人感觉行情对鱼病防治、用药的影响目前还不是很大。加州鲈的价格波动强烈,如果掉到成本价以下,养户用药意愿确实会有所下降。但这种情况比较少,大多数时候加州鲈的行情还是维持在成本价以上,养户也比较愿意用药。据我所接触到的大部分养户,在遇到鱼病的时候,都愿意用药治疗。毕竟不用药、不治疗,便无法保证产量,难以回收成本。

  鳜鲈前沿:您如何看待农业农村部1 号文件,对水产投入品使用,以及对加州鲈病害防控的影响呢?接下来公司有何发展规划?

  粱芝源:1 号文件对整个水产投入品行业的影响比较大。但对加州鲈病害防控,个人认为影响相对小一些,主要是对虫害的防控有一些影响。加州鲈的病毒病如虹彩病毒、弹状病毒等,本来就没有有效治疗药物;常见的细菌病其实不多,主要有柱状黄杆菌、诺卡氏菌、爱德华氏菌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药敏试验提高治疗成功率;但是,加州鲈的寄生虫种类较多,而可选用的国标渔药相对较少;其它投入品如营养保健类,可以按饲料添加剂或预混合饲料的标准生产经营。从长远看,规范水产投入品的使用对行业发展有利。

  根据我们的经验,利用药敏试验等手段,使用国标药治疗也有好效果,虽然国标药用药成本高一些,但药效反而更稳定。毕竟国标药有确切标准,存在严格监管,质量比较稳定;而其他渠道的产品,若缺少监管,质量不一定可靠。

  就我们鱼病室的发展而言,我们会继续丰富我们的检测手段,进一步强化对药效评估板块的研究,以开发更多有效方案;同时,我们也会分配更多的精力放在黄颡鱼、叉尾鮰等品种的病害诊治上,每年新增1-2 个聚焦品种,将其流行病学摸透,同时开发出常见病害防控的有效方案,为我们客户的养殖保驾护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