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科研的热忱,带着对教育的思考,太原市晋源区第八实验小学于1月18日上午举行了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规划课题《基于大概念的小学学科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交流会。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学校领导、课题组全体成员,以及全校所有教师。
李青主任就开题报告做了详细阐述。从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课题的界定,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拟创新点,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思路,到后期的预期成果和组织分工都做了细致入微的汇报。
孙静萍老师在项目化学习中融入神话元素,为项目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从历史、文学、艺术的视角,以“儿童之眼”审视中外神话,搜集东西方神话故事,引导孩子去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人物形象具有的魅力。
成宇蓉老师结合“统计与概率”是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获得一些整体性规律的认识,能够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综合性强,涉及数学的各个方面。
郭艳芳老师更多地从理念层面,交流了优秀课例《周长是多少》,她提到: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同样,所有的知识都不是固定的。学科项目化学习,就是在单元整合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
建筑设计师设计,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而且也超出了单元知识范围。服装设计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而且,学生的生活也比较接近,所以最终选择了服装设计。这个方案让学生在测量活动中产生,认识厘米和米的内在需要,经历测量、位置记录等活动过程,体会长度单位与日常生活的预测联系。
最后邢霞副校长总结发言,项目化以教师为主力去挖掘具体的学科大概念,利用学科大概念进行整合性教学,在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凝练高质量的知识体系。关注鲜活的生活素材,实现跨学科的个性化学习,它能够改变零散的、传统的学习状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最后,建议老师们,要从研究学科大概念开始入手,真正让学生体会到项目化的含义。
(本报记者张丽闫珊通讯员张艳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