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有海也有山,既有鼓浪屿也有“高山村”。位于厦门市西北部同安区莲花镇的军营村、白交祠村、西坑村、淡溪村被称为厦门特区的“高山村”。30多年间,高山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偏僻穷山村”逐渐成长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农村,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蝶变”之路。
这条路是怎么走出来的?蜕变后的高山村是什么样子?由《摄影世界》杂志社、厦门市文联、中共厦门市同安区委宣传部、厦门市摄影家协会、同安区文联、中共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委员会、莲花镇人民政府等共同组织的“重走初心路,聚焦‘高山村’”摄影活动于2021年12月10日至12月12日举办,邀请摄影师用镜头捕捉“高山村”的新面貌。
一堂特别的党课
军营村、白交祠村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西北部,地处厦(门)漳(州)泉(州)三市交界点,是厦门最边远的“高山村”,常年雾多、湿气大。“高山村”平均海拔只有1000米左右,但想上去并非易事。虽然上山的道路修得平坦通畅,但山路弯弯,不转上200个弯轻易到不了山顶。
甫一到军营村口的石碑处,便可看到旁边矗立着一座特别的建筑——“高山党校初心使命馆”。2021年12月1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摄影师在这里听了一堂特别的党课。给在场摄影师们上党课的是一位81岁的老人,他叫高求来。高求来23岁当兵,自30岁退伍后便扎根军营村,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一辈子。他当了28年村支书,后又被聘为“高山党校”的义务讲师。高求来通过一个个简单朴实的故事,为大家讲述了军营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拉开了重走初心路的序幕。
高山军营村云上白交祠
军营村在厦门第二高峰状元尖脚下,平均海拔900多米。当地人介绍,这里历来为军事要地,曾是郑成功屯兵之地。12月的军营村,日出在6点40分左右,如果起得来,可以早早到军营村的金山阁上等候日出,俯瞰到整个军营村的样貌,届时太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村庄的屋顶上,落在茶园和山林间,美不胜收。
白交祠村是厦门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常年浸沐在云山雾海里,被称为厦门的“雾都”“云雾避暑山庄”。白交祠村中有一个光明顶,登上这里便可俯瞰整个白交祠村的风貌。17点以后,太阳开始落山,待到17点45分后,天色渐暗,村中的灯火渐亮,黄色的路灯绵延成一条金色的丝带,流淌过村落。
“高山党校初心使命馆”的展览中写道:军营村共有茶园6500余亩,公益林面积4100余亩;白交祠村共有茶园3500余亩,公益林面积3000余亩。“山上戴帽,山下开发”,除了种果种茶,两村还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如今的两村吸引了许多返乡青年经营民宿,每到周末,都会有许多来自厦门市区的游客带着老人孩子上山度假,体验山间野趣。
新农村新生活
与军营村和白交祠村不同,淡溪和西坑两村依山而建,是地质灾害重点村。因此,政府早在2020年年初就出台了《厦门市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两村的村民目前大都已在山下领了安置房,预计今年年初将会迁至山下。
在淡溪和西坑还可以看到许多建在山上,用石头堆起来的老房子。不同于军营村和白交祠村新起的幢幢小楼,在这里,人们还可以通过这些老房子的样貌想象旧时村民们的生活。
淡溪和西坑两村的山上也种满了茶,这里的村民们最不缺的可能就是茶叶了。在这里,最经常听到的一句招呼便是:“坐下喝杯茶。”这便是村民们最诚挚、最热情的欢迎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