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我们一家人冒雨参观了响堂山石窟。
在国内,响堂山并不算是热门景点。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竟然是在美国的博物馆里。
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我和妈妈曾去美国旅行。我们首先参观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聚集在此,也包括许多来自中国的艺术珍品。在那里,几尊佛首吸引了我的目光,它们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我凑近展牌,仔细看上面的中文解释———“北齐响堂山石窟”。
第一次与响堂山的邂逅并没有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但令我没想到的是,几天之后,在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我与它再次相遇了。一进馆,满眼的中国文物让我震惊:壁画、书法、瓷器、铜镜、木雕,还有佛造像。我又看到了“响堂山”这三个字。
响堂山?它在哪里?佛首为什么会被切割下来,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一连串的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于是,我立刻用手机搜寻有关信息:它就在我的家乡河北省,而且还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在远隔重洋、离家万里的地方,竟然能看见来自家乡的宝贝,这让我倍感亲切,但亲切感旋即被五味杂陈替代。回国以后,我仍然对这次经历念念不忘,于是疫情稳定之后,我和家人一起来到了响堂山。
我们从天津开车到邯郸,一路都在下雨。在响堂山石窟,竟然只有我们一家人冒雨参观。古寺、古树、古塔,还有残缺的石雕……如果说在美国是惊鸿一瞥,那么现在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家乡细细观赏,这让我有一种“似是故人来”的欢喜。
然而,我们看到的依然是残缺不全的雕像,有的只剩下佛首,有的只剩下躯干。在响堂山博物馆里,我了解了它们的前生今世: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社会动荡,战火连绵,人们尚且不能保全自身,何况保全这些文物?于是,它们成了盗贼、破坏者的攫取对象……这些“身首异处”的佛像,让我不由得感到心痛。尤其是一尊罗汉佛首,他眉毛弯弯,笑眯着眼睛,丰满的嘴唇向上翘着,一副愉悦的表情。但他究竟是在打坐,还是在站立,却不得而知。我看向博物馆里的介绍:那些被盗走的文物,许多都被收藏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博物馆里。那么,这尊罗汉的身躯,是不是就在我参观过的那些博物馆里?我努力在脑海里搜寻着……
本属于我的家乡的珍宝就这样散落在了世界各地,它们被窥伺、被掠夺、被野蛮地分割,然后颠沛流离、漂洋过海……真是不堪回首的岁月!幸好,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人们有意识也有能力去守护珍贵的文物,这样的悲剧绝对不会再次上演。
我想,每一次遇见,都指引着未来的重聚。我还会继续寻找“响堂山”,去寻找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历史记忆。也许有一天,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们回到故乡,为曾经的悲剧续写一个圆满的结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