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档案——象尊

  • 来源:百科知识
  • 关键字:独特,档案,象尊
  • 发布时间:2022-03-25 15:43

  独特的酒尊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之相伴而生的“酒器艺术”更是异彩纷呈。早在殷商时期,我国便已形成一套以酒器为核心的复杂的青铜礼器组合。从表面上看,这些器物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礼器,实则是“明贵贱,辨等列”的重要载体—礼法中对不同身份、地位的贵族,允许使用青铜酒器的数量和种类有着严格的规定,且容不得丝毫僭越。

  在我们能见到的所有先秦时期的酒器中,尊可谓最为独特的一类。那尊是什么呢?尊,原本是成组礼器的共称。但到了宋代,尊开始专指一类酒器。这类酒器一般是侈口、长颈、或圆腹或方腹,带有圈足,比较典型的器物有珍藏在国家博物馆的四羊方尊和龙虎尊。此外,《礼记·明堂记》记载“牲用白牡,尊用牺象”,后世一些学者根据这样的记载,也将一些铸成动物形状的酒器冠以尊名,如兔尊、鸟尊、豕(猪)尊、牛尊、羊尊之类,若将这些尊置于一处,活脱脱就是一个小型动物园。

  不过,这些仅是先秦时期的尊,如果算上后世被称为尊的酒器,那这类酒器的家族会更加庞大,也会更加复杂,这里就不作赘述了。

  罕见的象尊

  尽管动物形状的尊并不少见,但是它们的造型大多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然而,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尊,它的原型可不容易见到—一头大象。

  1 9 7 5年2月的一天,醴陵一位农民在狮形山准备植树时,发现一件形似大象的青铜器,这就是后来湖南省博物馆编号为3 9 1 9 7的藏品—醴陵狮形山青铜象尊。迄今为止唯一一件出土地点明确的商代象尊。

  这件象尊造型华丽,装饰精美。象的面部饱满,额头高耸,两侧饰有浮雕的蛇纹圆凸;象的眼睛生动传神,眼角细尖,眼珠略微向外鼓出,直视前方;象耳呈蒲扇形,向两侧自然舒展,耳背还浮雕有凤鸟纹;象鼻弯曲上卷,两侧有阴线水波状鳞纹,鼻孔微张,鼻头两侧饰有浮雕猛禽,而鼻头转弯处则高浮雕了两只健硕呈奔驰状的猛虎造型;象口紧闭,呲出粗短的门牙。

  象身一改面部灵动的表现手法,铸造得敦实有力,两侧饰有高浮雕的大夔龙纹,腹部则浮雕一只曲折角兽头。象的臀部饰有高浮雕的兽面,兽面纹之下,两后胯各饰一浮雕夔纹。象的四足虽竖直粗壮,可惜铸造得较短,和身子比起来略显比例失调,但并不影响整体造型。两前足纹饰简单,各有一个浮雕的夔龙纹;两后足上则各饰有半组兽面纹,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兽面纹,这种布局方式十分罕见。

  此外,当年的工匠还在高浮雕、浮雕的纹饰间,填补了云雷地纹,形成了商代典型的“三重花结构”。虽然从整体来看,象尊身上的纹饰构成复杂,但是布局有序,极具层次感,并不让人感到杂乱无章。纹饰与造型如此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处处都体现着设计者的巧思和铸工技艺的高超。

  美中不足的是这件象尊出土时器盖便已遗失,实为一大遗憾。不过,这遗憾也并非无法弥补,因为现藏于美国佛利尔艺术馆的一件青铜象尊,其造型与狮形山象尊十分相似,而且造型完整。说不定,当年湖南省博物馆的这件象尊在刚铸造完成时,也有一个同款的器盖,上面也设有与象尊形似的立象钮呢。

  曾经的北方“土著”

  狮形山象尊的造型十分写实,连大象的脚趾都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出来。可以肯定地说,当年的工匠们不仅见过大象,而且对它们的身体构造非常了解,否则此尊很难如此准确地展现出象的神韵。

  那么问题来了,工匠们见到的象是从哪里来的呢?通过对象尊造型的分析,它的原型是亚洲象,如今的亚洲象大多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国内仅能在滇西南的原始森林里找到它们的身影。然而,历史上却并非如此。

  考古学的发展为上述观点提供了许多有力的证据。考古出土的遗物表明,大象足迹曾远至黄河和长江流域。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二期,考古学家发现了大象的遗骨。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以来大象到达我国最偏西北的地点。不仅如此,四川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也曾出土过大量象牙,仅三星堆新发现的一处约15平方米的祭祀坑中,就埋藏有80多根象牙;而金沙古河道中发现的象牙更是多达8层,其中完整的象牙就有100多根。

  在华北和中原地区的一些商代遗存中,考古学家发现了更多更为直接的证据—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刻辞中,就有“获象”的记载。1928—1937年,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还曾在殷墟发掘过两座象坑,是商代时用象祭祀的遗址。1978年,考古工作人员在西北岗墓葬中又发现了一座象坑,而且大象的脖子上还有一个硕大的铃铛,说明已经有驯象的事实。同样在殷墟的妇好墓,还出土了绿松石象牙杯、象骨器、玉象等与象有关的文物。如此丰富的象遗存,显示商代时期华北地区的确有野象存在。

  殷墟所处的河南,从来就是古豫州的腹地,直到现在河南仍简称“豫”。“豫”在《说文解字》中有“象之大者”的含义,后来又有学者进一步指出,豫应该是“从象从邑”,意思为大象之地。从这个命名方式来看,豫州也就是包括今天河南在内的黄河中游地区,当以产象而闻名。

  尽管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我们还无法断定殷商时期我国华北地区的大象多到遍地行走,但是起码可以证明大象是中国北方的“土著”。

  华北的大象去哪儿了

  既然华北地区曾是大象的栖息地,为什么在殷商之后,就很少见到文献中记载这一地区有大象出没?华北地区的大象又到底去哪儿了呢?

  《吕氏春秋》给了我们一个当时的“官方回答”—武王伐纣之后,周公用部队驱逐象群,将它们赶到了江南。这样的回答放在古代,或许能令人信服,然而从今天的认知出发,此解答未免太过牵强。

  其实,大象南迁没错,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气候变化。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公元前903年的冬天突然大降温,以前从未结冰的长江完全被冰封,地处南方的长江流域尚且如此,北方黄河流域的情况只会更加糟糕。不久之后,公元前897年,长江再一次结冰。大象体形庞大,食量惊人,显然冰天雪地的环境无法满足它们的基本生理需求。只有气候温暖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才能提供充足的食物。迫于气候变化,大象不得以才走上了南迁之路。

  除了气候之外,让大象一路向南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周人素来以农耕为主,进入中原之后,大量的土地被开垦成为农田,以前大象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野象只好一路南下谋求生存之地。到了三国时期,北方几乎见不到野生的大象了,所以孙权才会把大象作为向曹操进献的礼物。

  北宋中期以后,连南方地区的野象也已屈指可数了。文献记载,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开封郊外出现了一只野象—这应该是国人最后一次在黄河流域目击野象。

  【责任编辑】王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