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之诗

  • 来源:安邸AD
  • 关键字:手稿,模型,家具
  • 发布时间:2022-03-27 15:41

  术家施勇的工作室稍显“拥挤”,手稿、模型、家具填满了每一处角落。对比典型的艺术家工作室,这里的空间布置更近乎一间传统的办公室:书架整齐排列,其中妥帖安放着施勇在20世纪70~90年代购入的书籍,涵盖哲学、文学,甚至漫画。“买了那么多书,我也不是全部看过,但若干年后抽出一本,翻着翻着说不定就来了灵感。”艺术家说,“哲学书的内容可以说读起来常常一知半解,但读起来能让我莫名兴奋——纵然一头雾水,却仿佛给了你全新的想象天地。”

  这些老旧泛黄的各类书籍见证了施勇的观念艺术启蒙。“20世纪90年代初,‘85新潮’美术运动平静了下来,一批新兴艺术家想创作不同于前人的东西。我走近了观念艺术的一支,读德里达、福柯、罗兰·巴特、海德格尔,欣赏德国艺术家博伊斯的创作……我们对视觉上的刺激已经不太关心了,更关注与现实相关的话语表达。”在书架旁侧的墙面上,一幅完成于1991年的自画像明确了施勇与架上创作的“诀别”。这幅具象绘画从工作室里的一众抽象作品中跳脱而出,在构图与色彩上有着契里柯的影子,一只纤细的手掌从底部扬起。“你们看,我个人最满意手的处理方法。”施勇玩笑道。自画像完成后,他在画框内缘扎了一排铁钉,标志自己正式踏入观念艺术的领地。

  此后,在近30年的观念艺术实践中,他一直追求艺术创作的实验性,突出表现关于文字、语词、文本和观念的思辨使用;他推崇简明的形式,而非繁冗;推崇内容的可触及性,而非无病呻吟。近年,施勇常常关注各种“缺陷”。在他看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是全球化趋势中的一个重大缺陷:“地球村”的概念暂时失效,基于这一观察,施勇启动了创作:他将宋体字“全球化”的笔画拆开再进行组合,形成围合、封闭的图像,作为对现实状况的提炼和隐喻。这件题为《内向》的作品是关于围合型字体在现场中的一次针对性呈现:在香格纳画廊空间里,一个用热轧钢板铸成的圆形装置嵌套着场地中的承重柱,内嵌的LED显示屏上循环播放着48个宋体字的拆解与重组。巨大的异形雕塑《向内,直至消失》矗立于展厅中央:三个空心圆锥体在中心交汇于一个灭点。观众从任意圆锥体的末端向内窥视,只见一团漆黑;而站在多个圆锥体的尽头,观众相互对话,雕塑的造型达成“传声筒”的效果,还扩放出层层回音。这件与展览同名的作品投射出施勇在后疫情时代的思考——圆锥体相交的灭点形若虚无,却扎实地存在——当世界因疫情而区隔,人们只能边摸索边前行……

  施勇透露,“跳跃式”的工作方法让他有了喘息与调整的余地——施勇灵活切换艺术创作、画廊工作与学校教职的场景。“有的艺术家可以‘打持久战’,但我无法盯着某类作品就地打转;总是在一个地方打转就可能被吞噬了。”为了打发时间,施勇开始重读工作室中的旧书,并定下规则:通过抄写和擦除的方法进行阅读,以期化解焦虑。其中他抄写了《尤利西斯》的上卷,在速写本的同一张纸页上,先用铅笔抄写,再用橡皮擦拭,工作不断重复,好似推石的西西弗斯。直至纸张破碎、剥落,施勇将残片收集在玻璃罐子里,作为文字被记录又抹去的“物证”。最终,抄写行为的过程与结果被打造成装置《遗忘比记忆更久远——〈尤利西斯(上卷)〉》,并于个展中呈现。针对该系列作品的前缀名,施勇解释道:“我不但没能记住或理解书中内容,机械的动作反而加重了焦虑与不安……”目前,这项观念创作还在继续,他也抄到了哲学家福柯关于艺术家马格利特的“艺评”——《这不是一只烟斗》。抄写这本薄薄的小书时,“可能是画簿生产批次的缘故,纸张用起来特别不顺手,铅笔打滑、橡皮擦拭不净,导致我的思路也‘打滑’了。”虽然这本书不厚,但抄到后面施勇觉得“哲学家在自己的体系中层层推演,但站在艺术家马格利特的角度,他创作时肯定不会考虑这些东西的。”

  “艺术家的创作总是直觉性的,我也是这样。首先有个大致构思,随后慢慢地深化、推进。直觉能告诉我如何创作,但无法告诉我观众会如何解读,可谓‘诚惶诚恐’。”施勇顿了一下,继续道,“艺术本身就有各种阐释路径,指引人们朝不同的方向走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