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太空

  • 来源:中国摄影
  • 关键字:中国,航天员,摄影
  • 发布时间:2022-05-06 16:39

  说起中国航天员的太空摄影历史,就不得不提杨利伟的“最牛自拍”。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出征太空,成为首位叩访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在绕地飞行14圈的过程中,他用携带的卡片相机,拍摄了许多照片。当时因为担心存储卡不够用,删除了好些觉得效果不太满意的照片,最后只带回来100多幅,而这张自拍就是其中之一。

  镜头里的他眼神沉着坚定,如果只看照片,很难想象他曾经历《太空一日》文中所讲诉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当时,火箭在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突然与飞船产生了强烈共振,舱内的一切,连同杨利伟自己都开始急剧振动,更可怕的是,这个震动叠加在一个大约6G的负荷上(指约6倍于人体自身体重的负荷),他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五脏六腑似乎都要被震碎,共振持续26秒后,一切才恢复正常。

  安全返回后,杨利伟详细描述了这一异常难受的经历,工作人员经过分析研究,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于火箭的振动。随着工艺技术的改进,这一问题被解决,此后的飞船再上天,航天员表示几乎感觉不到任何振动。

  有趣的是,后来的乘组都不约而同地传承了自拍的“技能”,通过这些自拍,我们可以看到,从开始时的飞船到后来的空间实验室,再到如今的空间站,航天员太空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宽敞,自拍也不用再局限于“大头照”。

  很多坐过飞机的人,都会通过舷窗鸟瞰大美山河。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也不例外,在完成既定任务之余,他们也会用镜头记录太空视角下的中国。

  2005年,神舟六号飞行期间,费俊龙在太空拍下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同在乘组的聂海胜说,当时在太空拍照很不容易,得用胳膊支在某个固定物上来支撑身体,拍摄的时候,常常是一只手拿摄像机,另一只手拿照相机,而双脚往往飘在空中。照片发布后,有不少人问他们,能否在太空中拍到长城,答案是否定的。飞船飞行的轨道距离地面高度约300公里,实际上用肉眼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光亮的一片。

  不过,由于太空中几乎没有大气,在太空中赏月、看日出倒是不错。2013年神舟十号飞行期间,王亚平在太空拍摄到了月亮,浩瀚太空中的月球是那样的静谧。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行期间,陈冬则拍到了日出,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刚开始是一条美丽的弧线,然后太阳开始慢慢露头,马上开始变亮,很快就变得很亮。”让人充满向往。

  2021年,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全面开启,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两批中国航天员,先后进入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并开展最长达6个月的太空驻留。人们在感叹“我们天上终于长期有人”的同时,也能经常看到航天员们视频直播他们在太空和空间站的探索与实验,还常发回他们拍摄的高清、壮丽的太空摄影大片。

  2021年8月24日晚,当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划过北京上空时,聂海胜和汤洪波拍下了北京夜景,大兴国际机场看上去就像金光熠熠的“星星”;同年10月,神舟十三号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中国拍摄了一组写真,画面中的黄河、长江、青海湖、祁连山脉等地清晰可见……

  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0周年。1992年9月21日,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工程”,30年间,在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攀登中,载人航天“三步走”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定,用全战全胜书写了中国奇迹。回望这些太空摄影,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航天的未来必将更加璀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