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中的“门面担当”

  • 来源:艺术启蒙
  • 关键字:中国,古建筑,“门面担当”
  • 发布时间:2022-06-15 11:29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几句诗词,寥寥数语,足以洞见门之美。门在中国古代是标志建筑形象、显示主人身份的象征,因此门的类别、样式、材料等都大有文章。

  世上竟有如此多的“门”

  作为建筑构件的门,是微观的门,比如家门;作为一座城门或一栋构筑物的门,是宏观的门。当然,还有非建筑的门,比如车门、闸门、球门、柜门。除了这些有形的门,还有“无形”的门,比如窍门、热门、冷门。在所有的“门”中,我们最为熟悉的恐怕是作为建筑构件的门。在我国古建筑中,有完全不通透的门,也有半通透或全通透的门,快来看看你见过哪几类吧!

  门扇的数量有门道

  知晓了门的分类,我们再来说说门扇的“数量密码”。门扇的数量通常是由门框的宽度决定的。民居宽度一米左右的门框,用一扇门就够了。而民居院子的大门一般会做成两扇。可能你会发现,有的人家的单元门或入户门是一个大扇、一个小扇,这种门叫“子母门”,平时只开大扇就够用了,进出大件物品时可以两扇都打开。

  在中国古建筑中,城门、宫门、山门这类建筑组群的门一般都是两扇。组群建筑内部最常见的是四扇,还有六扇、八扇甚至十二扇的门,数量一般都是双数。

  你或许会感到疑惑,为什么工匠不直接做一扇大门呢?那是因为门越大,重量就越沉。太沉的门制作起来难度大,也不方便开闭。

  开门的方式有讲究

  古建筑中门的开启方式大致有两种:平开和推拉。通过观察现存的中国古代建筑,我们不难发现,向室内平开的门居多,这样的开启方式防御性会更好。日本、韩国的传统建筑则是推拉门居多,门相对轻薄,上下设有滑道,样式也是从中国传入的。而在我国近现代建筑中,推拉门常见于建筑的内部,位于天津的庆王府和段祺瑞旧居正是如此。

  做门的材料需考究

  知道了门扇的数量,也了解了开门的方式,我们接下来该寻找做门的材料了!古代做门的材料以木材为主,有些特殊的场所会用到石材或金属。对于木门特殊的部位,如转角、拉手(铺首)以及容易磨损的地方,也会选用金属进行加固。除此之外,门饰通常也是金属做的!大家见的最多的门饰就是实榻门(板门的一种)上的门钉。

  门钉数量规矩多

  门钉的数量与建筑的等级密切相关。清朝乾隆年间《钦定大清会典》中就有如下规定:皇宫各大门门钉数量为九行九列,且采用铜钉;亲王府的门钉为九行七列;世子府、郡王府、贝勒府、镇国公府、辅国公府的门钉数量为九行五列;其余王公府的门钉数量为七行七列,侯及以下的门钉数量为五行五列,且仅能用铁质门钉。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其大门上是不允许设门钉的,把老百姓称呼为“白丁”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

  这里有个有趣的问题很值得探讨。在紫禁城的四座城门中,东华门的门钉数目是八行九列七十二颗,并不是我们平常熟悉的九行九列。关于这七十二颗门钉,专家们提出了各种推测:有的说是在建造之时出错导致;有的说该门为皇家出殡时使用,故用偶数,减煞一等。实际上,这些说法都缺少史实依据。

  门钉在官式建筑中,不仅是大门的装饰构件,其使用等级也具有严格的制度性;在施工过程中,步骤也不是由某一个工种就能独立完成的。因此,出现“安装错误”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倒是有一种解释比较令人信服,说这是大臣上朝进出之门,相对于皇帝的至尊地位,自然减煞一等。何况在紫禁城中,并不是只有东华门有七十二颗门钉,午门的两个掖门也是如此,原因就在于它们是臣子、士子出入皇宫的通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