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兵:国产地铁电动列车的“检修活字典”
-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地铁,电动,列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6-26 21:27
“地铁车辆检修,不能错过任何一个螺丝。” 这是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二分公司房山线检修中心检修调度李京兵对徒弟们重复次数最多的一句话。“精检细修当精兵”,是李京兵的职业追求。
从业近30年来,李京兵始终秉承公司“遵章守纪、听从指挥、做好本职、精益求精”的行为准则,以砥砺琢磨的劲头,在北京地铁检修岗位上闯出了一片天地,被誉为国产地铁电动列车的“检修活字典”。
主动学习突破技术难点
1992年8月,李京兵进入北京地铁工作,负责地铁电动客车电气维修。
初来乍到,师傅就对他说:“不懂就问,多看多想,书上看不明白的,多到现场观察。”李京兵把师傅的话牢记在心,经常绕着列车,对着电路图查找对应的列车元器件,并通过理论学习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由于工作出色,他很快被调到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列检班,随后被任命为副班长,独当一面开展工作。
2000年3月,李京兵被调到四惠检修车间。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拥有国际领先技术的地铁客车——DKZ4型地铁电客车。与以前地铁的电客车不同,DKZ4型车上的交流牵引电机、SIV辅助电源系统,基本上都是无触点控制,采用的是VVVF技术(调频调压控制,即变频调速系统)。
VVVF技术在当时是国际先进技术,涉外厂家对关键环节与核心技术封锁得很严。面对新技术、新挑战,李京兵开启了全方位学习模式:钻研电路图、熟悉部件、学习系统原理,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为掌握车辆维修的关键技术,李京兵还主动给涉外厂家维修人员打下手,仔细观察他们的工作细节。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李京兵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检修流程。
靠着这股不服输、不怕难的韧劲和虚心学习的态度,李京兵赢得了涉外厂家维修人员的尊敬,他们开始将一些技术知识和维修技能以口头方式传授给他,这帮助北京地铁赢得了DKZ4型地铁电客车维修的主动权。
从全部返厂到自主维修
2010年7月,李京兵来到刚刚成立的房山线检修中心,助力新线建设。
房山线开通前夕,列车需要进行静态、动态调试,以检验车辆各系统的功能及安全可靠性。作为全国首次自主研发的全国产化地铁电动列车,房山线运营车辆的主系统(牵引系统、制动系统)与其他车型使用的进口系统有较大不同,对李京兵来说,其维修方式、维修工艺都必须重新学习。
当时正值酷暑,场站中的大部分基础设施还没有修建好,就连吃饭、喝水、上厕所都成问题。在困难面前,李京兵带领先期进驻的16名员工忍受着近40摄氏度的高温,奋战在车厢内外,不放过任何一次与厂家专业人员学习的机会。辛勤付出收获了丰厚的回报,李京兵不仅总结出国产化车辆的许多维修经验,还和厂家一起解决了三轨开关柜锁具钥匙不统一等问题。最终,地铁电动列车的调试任务顺利完成,房山线如期开通。
运营初期,受技术条件、维修配件和实验设备等因素影响,房山线列车的大部分阀类部件需要返回厂家进行维修,这使车辆维修期限受到很大制约。为确保车辆的维修能够按期完成,李京兵带领全体班组员工边干边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实现了从列车阀类部件需要全部返厂到所有阀类部件都能够自主检修、试验的转变。
总结检修工艺经验
为弥补房山线电动列车修程工艺标准化的空白,201 4年5月,李京兵主动请缨,承担了《BJD01型地铁电动车辆检修工艺标准(40万修程)》一书中有关阀类部分检修工艺的撰写任务。当时,房山线电动列车40万修程工作刚刚起步,检修规程与工作流程都在试行阶段,加之当时检修员工大多是年轻的初级工,没有什么经验,检修规程与工作流程规范化就成了当务之急。
虽说日常的检修工作对李京兵来说再熟悉不过,可要把具体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变成文字,成为可以进行标准规范作业的工艺指导书,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我从来不怕任何挑战。人生不就是一个挑战接着另一个挑战吗?”李京兵主动向厂家请教学习最新技术,并经常与班组中经验丰富的师傅交流探讨,努力把珍贵的实践经验总结成平实易懂的文字。电脑操作不熟练,他就先在纸上写出来、配好图,再一点点敲进电脑。
2014年9月,李京兵完成了223页的阀类部分检修工艺标准撰写任务,得到地铁公司技术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他参与编写的《BJD01型地铁电动车辆检修工艺标准(40万修程)》一书,成为房山线检修员工手中的“检修作业指导书”,助力房山线电动列车维修工作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