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号肩负着哪些使命

  出征:“神箭”再创新纪录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站立时长近10个月,刷新了此前遥十三运载火箭站立6个多月的纪录。

  为何火箭发射升空前要“站”这么久?相关专家介绍,自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起,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便采取“发射1发、备份1发”及“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为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加上“双保险”。

  此次发射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就是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应急救援火箭。随着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成功返回,遥十四运载火箭也结束了应急救援值班任务,由应急状态转入正常任务状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指挥荆木春介绍:“在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上,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执行了从神舟一号至今的所有载人飞船和目标飞行器的发射任务,发射成功率达到100%,被誉为中国神箭。”

  为了进一步提升火箭的可靠性,消除薄弱的环节,研制人员不断进行技术改进。“这就好比考试成绩要从90分提高到91分,哪怕是提升0.1分,背后的工作也会有很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常武权说。

  研制团队不仅提前对长期竖立状态下的火箭诸如火工品承载能力、螺栓预紧力等开展专门的试验验证,并且要保证火箭竖立时的温湿度等环境条件,还会在火箭转入正常任务状态后对箭上螺栓拧紧力矩、密封产品的密封性等进行复测。

  遥十四运载火箭发射准备期间,型号团队还需同步开展遥十五运载火箭的装配和测试等,完成应急救援状态的设置。

  目标: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按照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以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为标志,中国空间站已圆满完成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转入全面建造阶段,并将于2022年下半年全面建成。

  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的3名航天员将迎来空间站两个实验舱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并与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进行在轨轮换,于12月返回地球。

  此次出征的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堪称“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组”,他们肩负着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的重要使命。

  “在长达6个月的飞行中,航天员们要经历的飞行工况极为复杂,包括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2次转位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黄伟芬说。

  “神舟十四号执行飞行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其中,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说。

  展望:载人航天再出发

  从1992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被正式批准实施,至今已走过近30年。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再到神舟十四号,从一人一天进入太空到多人多天进入太空,再到驻留太空3个月、6个月……中国空间站蓝图绘就,飞天梦伸向更远的天际。

  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

  然而,空间站工程立项之初,中国航天人面临着很多难题,比如空间站长什么样、走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怎么建……任务非常艰巨。

  研制准备长达10年之久,许多空间站工程设计研究人员十年如一日,每个人都把建成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作为追求和梦想,使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得以突破,一个又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工程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航天员要长期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对空间站进行照料和维护。

  此外,我国还将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均可实现重复使用。新一代载人飞船可搭载7名航天员。

  “同时,我们在考虑研发空间站的扩展舱段,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郝淳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