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松货币”意在“防通缩”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8-11-03 13:56
央行一周内连续2个举措是否表明通缩已经来临,货币政策是否需要全面转向防范可能出现的通缩风险?《投资者报》专访了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和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张军认为,通缩早已来临,现在货币政策的放松已太显滞后;郭田勇表示,虽然现在还看不到通缩的明显迹象,但通缩来临的可能性极大,我们须做好防范工作。
《投资者报》:央行27日将1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频率骤降50%,这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已经全面转向防通缩?
张军:货币政策转向全面防通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主要取决于后几个月中国经济发生什么变化。
郭田勇:可以这么说。这至少说明央行的货币政策有了方向性的改变——政策放松。这样,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就增强了。
《投资者报》:前段时间大家还在呼吁防通胀,为什么这么快又喊通缩来了?
张军:现在形势发展得很快。去年年底物价上涨压力很大,主要原因是国际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过快。今年一季度情况发生了变化,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形势变得扑朔迷离,主要因为资产价格泡沫开始消解美国经济。
而现在大家对市场的预期普遍不好,石油和大宗商品的价格不涨反跌。这样一来,只须几个月的时间,经济形势就掉头了。
中国输入型的通胀压力在慢慢消解,其实在5、6月就开始了,6、7月更为明显,但我们的政策没有变,仍是紧缩的货币政策。所以6、7月的形势很严峻,出口企业无法在调控的环境中生存,因为没有了现金流。而“断流”的结果就是很多企业倒闭。
8月政策开始“保增长”,显然这时候才开始已经比较晚,因为全球金融动荡在8月就已开始大规模爆发。也就是说,我们调整政策的时候,全球经济已经非常糟糕,显得政策滞后。这可能是由对外部金融形势发展的误判造成。
郭田勇:货币政策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相机抉择。前两天周小川在人大会议上说,未来通胀和通缩可能会交替出现。货币政策作为一个宏观调控政策,本来就是短期性的。或许几年后,通胀会卷土重来,因为美国救市注入了太多的流动性资金,一旦经济复苏,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很可能再次上涨。
但从中短期来看,我们面临的通胀压力很小。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经济下行,经济下行往往会带来通缩,而此时央行的货币政策要做一个中短期的调节,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通胀的警惕。
目前的经济增速确实在放缓,但还没有明显迹象表明通缩开始。通缩表现为物价水平负增长,而只有未来经济持续下滑,物价才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投资者报》: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动效应,西方金融危机确实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通缩风险,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张军:现在通缩的风险骤增,这当然与外部的金融震荡有关。对欧美来说,金融危机使资产价格缩水,这会影响这些国家的消费需求。而中国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从金融方面来说,不管是开放的程度,还是对全球金融系统的渗透程度都较低,金融动荡对中国的主要影响不是金融领域,而是贸易部门。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其次是美国。在贸易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出口放缓,其次是以出口为主的企业遭遇寒冬,导致失业率上升,失业率上升带来需求下降。也就是说,欧美主要受影响的是资产部门,而全球金融动荡对中国的影响则是实质部门。所以,通缩会遭遇总需求下降,从而带来供给的相对过剩,于是物价就上涨不了了。
此次通缩还有一些新特点:10年前,通缩的原因是投资增长过快,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导致物价下降、经济增长下滑。而现在的通缩主要是总需求回落过快,导致总供给收缩,是通缩形成的原因发生了变化。
如果是供给方面的原因,经济还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由产能过剩造成的通缩,虽然物价下降,经济发展还是较快的。但是,由需求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通缩,物价下降的同时,经济也会下滑。我们现在的迹象和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通缩形势比较像。
郭田勇:全球经济有进入通缩的可能性,因为国际上各种商品价格都在持续下降,特别是美国。如果全球经济都在下降,意味着总需求下降,这必然导致物价水平下滑,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防止经济大幅下滑。
而且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有一定的传导性。中国是个很庞大的经济体,虽然贸易依存度较高,进出口总量占GDP的比重较大,但国内市场的需求总量也很大。如果可以有效启动内需,即便是西方国家,甚至全球经济出现萧条和通缩,我们也有可能成功避免。
《投资者报》:有观点认为,近期会面临通缩,但远期来看,通胀压力仍很大,如何看待该观点?
张军:这个“远期”有多远?通胀压力主要来自流动性的增长,我们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形势好,顺差大,储蓄就多,流动性增长就快,所以货币的供应就充足。而流动性过剩很容易带来通胀。
郭田勇:现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总需求下降得过快,各种商品和服务都显得过剩。随着西方经济步入萧条,通缩也将随之而来。但长期看,经济发展是有周期性的,要有个从波谷到波峰的过程。现在美国救市,往里投大把的美元,这将为未来经济启动后的通胀埋下祸根。
《投资者报》:中国政府一直较注重防通胀,对付通胀也有很多办法,但面对通缩,政府的经验相对不足,从这个意义讲,通缩是否很难治理?其对经济的影响是否会更坏?
张军:从我们的经验看,通胀是较容易治理的。而通缩表现为信心不足、预期悲观;通胀表现为对未来过于乐观,都去投资、消费。
出现通胀,只要把货币供应龙头关紧就行。通缩则不同,政府想让大家多投资,但在市场弥漫着悲观气氛的时候,没人敢投资,政府就没办法了。严格来说,治理通缩较难,而通胀对经济的影响更为严重,会直接造成GDP下滑。
郭田勇:通缩会使经济进入恶性循环:价格下降到商品销售不出去到企业效率下降到失业率上升到工资水平下降到总需求进一步下滑到价格再次下降。所以,通缩有一种自我循环、自我强化的机制,为了防止通缩的自我强化,政府须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投资者报》:在目前国内、国外的经济情势下,应如何应对通缩?
张军:治理通缩,政府应在短期内增加开支,替代部分私人投资和消费。因为政府没有办法让这种悲观的气氛保持乐观,且这种情绪的改变需要时间,短期的政策作用并不大。
郭田勇:与治理通胀主要靠货币政策不同,治理通缩,财政政策发挥的作用更大。如减税、扩大政府投资都是可以的。通缩一般是社会主体内生的需求出现问题,如果用货币政策来治理,如通过降息扩大货币供应量,会很容易遇到“流动性陷阱”区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无论央行怎么扩大货币供应量,都不会带动投资,到时货币政策都发挥不了作用了。当货币政策的作用大打折扣时,治理通缩应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