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澳門的本土特色文化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澳門,特色文化,大灣區
  • 发布时间:2022-07-20 21:16

  如何將澳門的“研學遊”打造成高質素,受內地學生歡迎的研學旅遊產品?

  澳門立法會顏奕恆議員:如上所述,內地學生與澳門學生存在差異,一個是教育模式、課程內容有差別;另一個是可能很多內地學生沒有來過澳門,對澳門知之甚少,所以開闢研學旅遊產品非常具有競爭力,能讓內地學生提起興趣,參與澳門“研學遊”。對此,要打造高質素、優質的受內地學生歡迎的研學旅遊產品,肯定是要對內地學生群體進行了解。不同地方、不同教育階段的學生間存在差異,要根據學生群體特色進行設計,例如小學生天性愛玩,可以偏重自然生態、科技教育,在新奇玩樂中探索自然、科學的奧秘;中學生掌握知識更多,可以結合澳門歷史人文、愛國教育的課程;大學生則要更加深入,啓發他們對社會、歷史的思考,甚至與職業技能相結合。在課程主題方面,如中華文化可以做成一個大的系列,貫穿所有的教育階段。並且由於他們對澳門不熟悉,所以旅程開展要為他們設計詳細的背景介紹小冊子,或者在內容設計更全面,如此經過反復探索研究,才能打造出符合內地學生特質的研學旅遊產品。

  中國旅行社協會研學旅行分會陳自富副會長:首先要明確的是,在內地的教育體系,關於學生研學活動,不同的部門對活動的稱呼有區別,教育部門稱之為“研學旅行”,研學旅行被納入了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是必修課,與研學旅行相關聯的教育過程,稱之為“研學實踐教育”;文旅部門一般稱之為“研學旅遊”,不論是研學旅行還是研學旅遊,研學是核心,旅行或者旅遊是載體,所以 “研學遊”產品的屬性是更加偏向教育的,本質上是社會教育與文旅融合的產物。開發“研學游”產品應遵循教育性、實踐性、安全性、公益性等基本原則。

  在開發澳門“研學遊”產品的時候,應注重以下幾點:

  (1)文化的獨特性,在進行澳門研學產品的相關研發時,要抓住澳門的本土特色,更多的展示澳門的本土特色文化;

  (2)活動的實踐性,提升澳門“研學遊”產品實踐活動的趣味性和實踐性,結合澳門本地的特色景點,通過體驗探究、動手實踐、問題解決和創意物化等方式,提高活動的趣味性;

  (3)接待的穩定性,專業優質的研學導師隊伍,健全的安全保障體系,穩定良好的接待品質,可以緩解內地學生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焦慮感,收穫更多的安全感和親切感;

  (4)活動的公益性,通過與其他主體合作,各方面資源價格有所優惠,控制研學資源成本,降低參與門檻,增強研學產品的公益性與社會價值,進而能夠讓更多學生有參與的機會。

  澳門旅遊學院林寶玉教務長:澳門擁有世界級一流旅遊酒店度假設施,夾著美食之都名牌,加上小城藏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包括歷史城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澳門旅遊學院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教育培訓基地”,使澳門進一步發揮其旅遊教育培訓的功能,這建基於其強大的旅遊教育師資團隊,教學設施及強勁業界網絡。澳門各公立高校出色的專業學科及科研優勢,歷年為澳門和區內培育不少人才。綜上所述,在出境不出國的情況下,澳門的“研學遊”旅遊產品極具吸引力,相信能獲得內地中學生、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垂青。

  內地如珠海市已對評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設定了詳細且嚴謹的評分標準,指標涵蓋資質要求、基礎條件、課程和師資、組織保障、安全保障和品質評估數個領域,相信澳門定能通過各項指標。除院校自身宣傳外,建議透過澳門政府官方渠道宣傳“研學遊”,建立澳門高質素 “研學遊”的形象,必定為內地家長及學生對澳門的“研學遊”旅遊項目建立信心。

  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學院劉俊教授:澳門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獨特的文化氛圍為其提供了豐富的研學產品內容。自回歸以來,以愛國愛澳為核心價值的社會政治基礎堅實,特區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得到有效落實,澳門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一國兩制”實踐的道路,是目前唯一可以同時滿足“一國兩制”國情教育和內地青少年境外研學的旅遊目的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強化內地和港澳青少年的愛國教育,加強憲法和基本法、國家歷史、民族文化的教育宣傳。開展青少年研學旅遊合作,共建一批研學旅遊示範基地”。澳門是我國“一國兩制”實踐的典範,對澳門研學資源進行研究和梳理,開發一批適應內地青少年境外研學的研學課程,推動內地與澳門青少年之間的文化交流,助力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家發展大局,具有重要意義。

  具體來說,首先深化澳門研學產品的教育性和實踐性,力求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研學旅行重在“研學”,追求知識建構的過程,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教學不再是解讀教科書然後把知識傳遞給學生,而是為學生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認知世界。

  其次,澳門的“研學遊”以學校組織為主,旅行社或研學旅遊公司為輔,提升學校參與研學定制的程度,由教師和學生確立研學主題,並讓學生組成研究團隊自主設計旅行路線,結合旅行公司解決另外的交通選擇、食宿以及安全等問題。增加研學遊的教育意蘊,提升產品品質以及活動實施的效果。

  第三,要讓研學旅遊回到教育的本位意義,教育管理部門應當制定相關政策,推進研學旅行的課程化,必須制訂具體的研學旅行課程實施計劃,以及課程的特徵、性質、目標等,編寫相應的課程標準,改變研學旅行隨意性和無序狀態。

  第四,還要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把研學旅行課程總目標分解成年級階段目標,設計與制訂實施方案,做到各階段研學旅行目標內容與組織實施相互銜接,細化年級研學旅行課程標準、內容、途徑,建構學校研學旅行課程體系。相關部門還應當根據研學課程的標準,審查監督市場上的研學旅遊產品,是否符合相關政策。

  最後,為了保證研學旅行有效開展,還應當制訂嚴格的考核方案,對研學旅行的效果等方面評價和考核。從學校、學生、家長和社會等不同方面收集資訊,以形成全面客觀評價,重點關注學生在研學旅行過程中的體驗與感悟,對研學旅行結果進行檢測,以便進一步優化研學旅行,以將澳門的“研學游”打造成高質素,受內地學生歡迎的研學旅遊產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