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对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知识仓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森林培育技术,林业可持续发展,作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8-18 09:41
摘 要:森林资源作为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长期追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基于此,我国提出加强林业建设以修复生态环境,而森林培育工作是决定林业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需要不断加强森林培育技术,以保证森林林木培育成活率及质量,从而推动林业建设,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引言:森林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人类无节制的索取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破坏,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重点关注问题。但想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森林培育技术。针对这一情况,对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具体策略进行简单探讨。
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1.1保持水土资源
我国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为了发展农业经济,人们大量砍伐树木,毁林开垦,毁林建房。而进入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后,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生产要素,超过了生态资源承载能力,随着森林的大量采伐,森林覆盖率大幅度降低,使得失去保护层的地表植被受到严重损伤。大量优质土壤被雨水冲进河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同时也加重了部分地区洪涝灾害的风险。而通过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树根可以大幅度吸收地表水分,加强水蒸气蒸发速度,使得土壤更加坚固,增强土壤稳定性及地表植被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水源涵养和水土流失的问题。
1.2防风固沙
2021年3月15日,北京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大量PM10使得空气陷入严重污染,而发生沙尘暴的主要原因就是植被覆盖度太低。大面积种植树木会使得树根交织在一起,增强土壤稳定性,可以减弱风力,降低沙尘暴的影响力和破坏力,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沙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力度。“十三五”以来,我国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80万hm2,经过多年治理,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和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生态状况整体改善,林草植被增加226.7万hm2,沙化土地减少16.9万hm2。“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要创新探索出生态治沙碳汇和光伏治沙碳汇的双向碳汇新模式。
2加强森林培育技术的意义
2.1促进林业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林业作为我国基础性的经济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且社会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这就对林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发展初期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已经降低了森林资源总量,森林资源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即从育苗、育种以及育林3个层面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再生产,提升森林资源总量,从而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森林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所产生的效益就会不断提升,从而促进林业的发展。
2.2增加了经济效益
森林培育技术的提升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社会森林资源的生产。另外,随着森林资源的再生产,扩大了林业规模,为相关人员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相关人员的生活水平。
2.3增加了生态效益
森林培育技术作为提升森林培育功能的重要技术手段,对森林资源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森林培育技术存在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森林培育的进程,造成我国森林资源的大量减少,进而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加强森林培育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森林培育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现代森林的发展。一方面,森林培育培养了大量的新生林,补充了以往被砍伐的森林资源,在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森林培育技术的提升还能够对成林进行培育,将森林中的病木、腐木、枯木以及一些有害的树木清除出去,保证森林生物种群的清洁性,并改善森林中的光照、通风以及卫生等情况,保证了森林资源的成长。只有不断提升森林资源,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环境净化的作用。
3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3.1分化种类,平衡供需
森林培育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我国的森林资源,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森林培育主要分为经济林和生态林两种。经济林生长速度快,是进行林业开采的林种;生态林生长速度较慢,是进行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的林种。但是在现阶段的林业发展环节,存在将生态林当作林业资源进行砍伐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森林培育的进程。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林种的区分,平衡供需之间的矛盾,避免生态林被砍伐。
3.2加强资金支持,积极进行技术研发
森林资源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必须加强推广森林培育技术。由于我国地质较复杂,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森林培育的资金支持力度,为森林培育提供大量的研发资金,让相关人员能够对我国的各种地质进行研究,然后研发出适合种植的森林品种。
3.3强化森林育种技术
我国森林培育技术研究工作虽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但在近年在我国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下不断有新型技术在森林培育工作中得以应用,使得我国森林培育技术得到了快速提升。未来我国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应当强化育种技术。首先,要加强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对优良树种的育种特性进行针对性研究,利用分子遗传生物学技术积极开发无性繁殖技术,建设出规模化的森林育种园林。其次,要摒弃传统落后的培育技术,积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培育技术和实践经验,例如,对优质树种的杂交育种技术进行研究。最后,加强前期种子的处理技术以及不同生长阶段苗木与养分和环境的供需关系研究,还有育苗过程中的水肥管理研究,提高育苗成活率和苗木质量。
结束语:
森林培育技术作为保证森林覆盖率,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必须大力重视,相关人员应该通过育苗育种、灌溉和施肥、加强资金支持以及平衡供需等手段提升培育技术,从而促进森林培育的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从业人员应积极提高自身工作素养,学习先进的科学培育技术,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春智,青格乐巴图,阿力古那,潮宝.当前森林培育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与提升措施探讨[J].河北农机,2021(08).
[2]赵建江.浅谈加强森林培育技术促进森林资源增长的有效途径[J].种子科技,2021,3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