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随着信息技术、物联网等不断发展,新时期城市发展对城市配电网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国家“十三五”大力发展配电网以来,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升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之一。
1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现状概述
发电厂产出电力后,经由输电网、变电站,然后是配电网,来实现一个完整的电力传输过程。其中,电力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完成变压器、配电站、10kV配电线路的建立,并且要安装和调试与之相关的各项设备,最后完成配电网络的搭建和连接。这些工作均属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应用范畴。我国在迈入21世纪后,技术增长速度加快,各行各业也均表现出工业化特征,使得支撑工业化发展的电力资源应用越来越多。我国电力行业长势很快,却也存在一些传统电力系统的遗留问题,例如技术创新不足、设备老化等,使得一些供电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应对用户需求的压力。而要缓解这种压力,需要相关企业致力于供电质量的提升,更进一步讲,是需要致力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提高。
2配电自动化可靠性模型
2.1条件假设
(1)不考虑变电站内接地形式及继电保护方案,认为发生任何类型故障,变电站内该线路出口断路器能够快速切断故障,且暂时不考虑分级整定和保护。(2)配电线路通过环网柜、负荷开关分段,各分段长度相同,用户数均匀地分布在各个线路段、环网柜。(3)只考虑一阶故障或检修,负荷转供不受元件容量及电压约束。(4)所研究配网线路中联络开关对端线路负载率均在要求以下,可满足N-1要求,实施负荷转供。(5)用户内部故障由用户自身保护或电网用户分界开关进行速断保护,不影响整体配电网可靠性。
2.2可靠性计算方法
本文采用最小电路法,进行考虑配电自动化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具体流程如下。(1)考虑线路所有的元件,主要为线路(包括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和开关,并从变电站开始沿电气路径进行编号,到联络开关为止。(2)遍历所有元件,分别求出每一个元件到变电站出口断路器的最小通路,称之为“上游最小通路”,将各上游最小通路记录到元件的上游最小通路组中。(3)遍历所有元件,分别求出每一个元件到各联络开关的最小通路,称之为“下游最小通路”,将各下游最小通路记录到元件的下游最小通路组中。(4)以元件为单位,枚举故障事件,根据故障元件和待可靠性计算负荷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待可靠性计算负荷停电时间。(5)计算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判断是否满足设定的系统可靠率要求。
3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提高方法
3.1优化供电体系
(1)供电模式优化。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配网都属于架空线,其电压标准为0.4KV、10KV、35KV,供电模式相对传统,已滞后于当代人的用电需求。对此,各地可结合现实情况,重新优化配置自身现有的电力资源,进而使供电模式得以优化,让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达到更高的可靠性标准。例如,各地可摒除蜘蛛网式电网,综合考量其地区建设的绿化要求、安全要求、用户需求等,以形成和谐的电网配置结构,确保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2)配电网网架结构优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开展中,电力配网架空线路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这项工程施工的技术会影响到电力项目的稳定运行。各地区的高压配网可以以环式、链式等网架结构为主,可靠性相对高;中压配网以多分段适度联络的结构为主,强化站间联系,从而便于对高负荷电压进行有效转移,使电网电力传输更灵活,降低故障带来的负面影响,可靠性提升。同时,对配网线路进行分段、优化开关设置,也能够进一步使配网的网架结构变得清晰,减少迂回供电、无线联络等问题,缓解甚至规避因网络中线径过小而出现的“卡脖子”现象。
3.2对配电网进行自动化升级
(1)充分对其进行网格化规划。各地区可将网格化规划方法利用起来,渗透于配网规划中:科学划分规划区网格,系统分析网格以及现有问题,抓住薄弱环节,设定具体目标,形成目标网架以及过渡网架,继而提高配网通信的自动化水平。(2)通信网络覆盖。充分利用配电网光缆覆盖和公网通信资源,建设全面覆盖的配用电通信网络,有效支撑配电自动化遥控可靠动作和用电信息采集业务,加强电网运行监测、控制能力。各地可逐渐提高其5G通信、光纤通信等新通信技术的覆盖占比,即便是不发达的地区也可以综合考量其实际条件,积极利用无线公网或专网通信。
3.3政企联合强化电力配网建设与管理
优化配电网建设环境。确保政府与企业的协调,配电网建设改造规划与市政建设相协调。供电企业可以有意识地向上级部门申请配电网建设项目,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如与国土资源部、城乡规划部等部门有效衔接,形成城乡相关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和部署;与住宅建设部、环保部、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部等部门保持有效联系,制定满足电网建设和保护需要的方案,提高相关项目实施的可靠性。提高配电网电气工程技术实施的速度和效率。加强配电网管理。综合配电网管理。政府等行政部门可以在企业监督的基础上,督促企业加强配电网管理,包括定期对配电网质量进行监督,为配电网电气工程技术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电力企业要实事求是,建立科学有效的配电网建设管理体系。
4结论
综上所述,能够影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实施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包括电力负载过高因素、设备老化短路因素、自动化技术应用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因此,各地区若要整体性地提升其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实施效果,就需要抓住这些因素,有的放矢地采取策略。鉴于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电力系统建设特点,在选择相关提升方法时,不可犯盲目性错误。文章所列举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希望能为相关技术实践提供有效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宇飞.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J ] .黑龙江科学,2020(9):97.
[2]姜晨勇.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03-104.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