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质量”需求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满足,质量,需求
  • 发布时间:2011-02-22 14:15
  010世界汽市低迷,中国独领风骚,地球上几乎所的汽车制造商都对这块巨大的蛋糕垂涎,中国车如何能在自己的

  地盘上分到一杯羹,成为下一步中国车企要思考的大问题。

  新锐观点

  谈到质量,我们会看到一种标准式的解释,但那是国际标准通用的技术解释,从现实生活中来讲,质量的定义就是能够满足特定客户群体的要求,不同级别的城市,不同的客户群体,他们有着不同的要求,满足他们,你们就赢了,这就是我所解释的“质量”。

  ——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质量管理中心总经理 石孟德

  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总有些不同,质量这个词在字典里的解释很多,但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质量管理中心总经理石孟德却给出了个出人意料的解释:“质量=客户需求”。看似不相关的两个词,在汽车领域却被联系到一起,这其中的奥妙值得中国企业思考。

  在首届中国汽车市场研究高峰论坛上,石孟德给大家公布了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众所周知,德国汽车在世界享有盛名,大众集团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家德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家是一个拥有大众、奥迪、兰博基尼、斯柯达、宾利、布加迪、斯堪尼亚和大众商用车等众多品牌的大家庭。如果要问在这个家庭里谁在客户中的评价最高?答案是“斯柯达”。

  论酷,比不上兰博基尼,论经典,比不上大众,论认知度,比不上宾利,论商务性,比不上奥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为什么能在这个如此优秀的团体中脱颖而出?他凭借什么获此殊荣?原因很简单,斯柯达拼的就是服务,它能最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换而言之,热衷“物美价廉”的斯柯达客户群会更容易产生满足感,所以相对于其他品牌而言,想满足您的客户群体,您首先要知道这些客户他们的要求是什么。

  纵观全球车市历史,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当汽车是件奢侈品的时候,汽车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能买到车的多半是贵族,自然没有人会要求更多;当汽车是台代步机器的时候,汽车是享受的象征,任何人都可以有车,人们就会有更进一步的要求。石孟德表示:对于中国的市场来说,车市一直处于非常正面向上的阶段,销量和市场的提升都是井喷式的,对于制造商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中国目前应该是一个卖方市场。但是随着生产汽车的厂商的增多,消费者的选择也逐渐丰富,全世界都来争抢同一块蛋糕,局势很快就会转变。这是一个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必然过程,是国际汽车市场已经走过的一条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中国本土市场应该遵循怎样的一条路。

  相比而言,国际汽车市场比中国车市开发得更早,更成熟,所以他们存在一些已经成熟的规律,中国本土的市场是可以借鉴的。

  从“质量”的角度来讲,汽车制造商将逐渐转变思路,要从“做车怎么卖”变成“做车卖给谁”,在全球资源一体化、技术壁垒逐渐打破的今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到了一个拼“软件”的时代,谁更贴心,谁的忠实客户就更多,把汽车服务做到精益求精,将成为以后制胜的一个法宝。

  拼“软件”打硬仗,随着2010年末车市的疯狂,给虎年的尾巴加了把火,兔年的新年车市一片寂静。在中国,政策的力量被无限放大,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4S店最有体会,不知道这会不会意味着卖方市场的最后一次疯狂,从各大媒体的汽车广告上就能看出,服务大战已经悄然开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许来到比想象中更早,这也正预示着中国车市正在变幻莫测的世界车市中与国际接轨,有一天中国车也会将多重“质量”提升,走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无论未来的汽车市场会有什么变化,只要向着硬件有质量,软件同样有“质量”的方向努力,相信总有一天,中国的汽车产业会像中国的汽车销量一样,独领风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