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 来源:教育学文摘
  • 关键字:小学,语文,学习习惯
  • 发布时间:2022-09-19 17:18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他还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复杂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每学年接手新的班级时,我都会在学生的学习习惯上下大工夫,而学习有时候是单调的,紧张的。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从早上起身到晚上睡觉,都是有一定的规定,所以要想让其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的耐心,恒心!多年来,我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着所带的班级,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这里仅仅谈谈我觉得效果比较好的几个做法:

  一、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学生通过资料能弄懂教材的百分之九十九,教师只起到了百分之一的作用。”这种说法也许在我们看来不是很现实,但至少让我们知道学生是有能力自己解决遇见的难题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便是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最重要途径。我一般分四个步骤来让学生逐步把握预习方法。1.掌握课文中不会的生字;2.提前阅读课文2 遍;3.理解不懂的词语; 4.写下预习中的收获和不理解的地方!就是这么简单,因为有明确的目的,学生预习课文的时候就不是虎头蛇尾,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了!反而有头有绪。这样上课的时候我只要先默写课文中要解决的生字,然后找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听并且评价,接着就是大家一起听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互相补充,这里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汇报自己的收获,哪怕是一句话读得好,一个词的意思弄明白了,都要听他们说完;最后就是让学生提出自己预习时遇见的难题,大家一起解决!等到这四个流程结束,一篇文章也在大家的交流中读懂,弄明白了一篇需要三课时上完的文章,我们一般是1--2 课时就结束。因为他们是亲自参加了预习,所以上课时候学习非常认真。当然,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总是对他们的预习适当加以指导,课堂上也经常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投入到学习中来。每节课余下的时间我会要求学生立即独立完成练习册、补充习题等课外作业,既让他们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又避免了课外作业给学生带来的负担!

  二、平时养成多朗读背诵的习惯

  朗读背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学习方法,是语言积累、语感培养的主要途径,同时朗诵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对学生朗读背诵的指导,明确指出一到六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篇数。养成朗读背诵的好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小学生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著作,让他们时常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中,无形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老师应给学生安排一定数量的诵读内容,并让学生拥有诵读的时间保证,让我们的学生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每日有所读,每日有所获,这样学生就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早读课时可以要求学生诵读一些精美文章,当读到自己感觉非常精彩的语句的时候,随时进行摘抄,然后反复诵读,消化吸收。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就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加以灵活运用。背诵一些名人名作的篇章,并做好读书笔记,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扩大词汇量,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有感而写的习惯

  有许多学生的作文言之无物,语言表达得苍白无力。实际上,我们的社会、生活乃至大自然都是语文学习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老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生活的方法,让学生留心自己的周围环境,把看到的、听到的人、事和景物随时记下来,这将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每个星期都要动笔写一篇日记,内容不限,但必须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从这些日记中,挑选几篇优秀的日记作点评后,复印出来分发给每个学生当范文进行学习。时间一长,学生的写作热情逐渐高涨起来,写作水平也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四、培养学生课内外阅读的习惯

  语文底蕴的深厚,内涵的丰富,素养的高低,很多在于课内外阅读得多少。教师要确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即语文”的观念,语文学习“开卷有益,多多益善”的观念,优化语文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扎扎实实开展课堂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养成勤于阅读,不断积累知识、经验的习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精彩的片段,名人名篇,犹如口香糖,越咀嚼,香味越浓,味道越好,读书次数越多,对其中的妙处,蕴含的意味就越深。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会自始至终保持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能会出现习惯的随意化,甚至一个好习惯慢慢演变成坏习惯。因而,作为教师,应当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及时发现学生习惯的偏离,注重细节,精益求精,通过不断的强化练习,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方面有许多项目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可见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了,语文成绩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当然,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它必须经过严格、反复的训练才行,需要经历漫长的学习活动的积累。小学生自制力相对比较差,好习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就容易消退,可能会出现习惯的随意化,甚至一个好习惯慢慢演变成坏习惯,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好习惯得到有效巩固为止。

  总之,对一个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一生的发展意义有多重要。所以我们应当关注学生更多的习惯培养,掌握策略,从小抓起,坚持不懈。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让孩子们受益终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