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文化产业领跑全国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高质量,文化,产业
  • 发布时间:2022-09-25 16:29

  广东重视文化建设,将文化强省建设纳入“1+1+9”工作部署,持续推动、系统强化广东省思想文化建设。目前,广东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对外传播交流深入推进,从多角度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全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约占全国2/5,出口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州、深圳打造了若干个千亿级文化新业态集群……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迅速、聚拢效果明显,产业发展质量高,受到全国瞩目和认可。

  挖掘岭南文化

  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找到合适主题以及方向。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广东围绕岭南文化,做好了一篇篇发展高质量文化产业的文章。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李斌表示,广东着力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程,在文物保护工作、高品质公共文化供给、特色岭南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成果颇丰。

  在推进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广东进一步擦亮岭南戏曲、岭南美术、广东音乐等特色品牌,文艺精品创作不断涌现。为了营造岭南特色,广东统筹城市建设和文化保护,打造了广州永庆坊、潮州广济桥和牌坊街、汕头小公园等一批城市文化名片。

  与此同时,广东积极在文旅融合中实现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全省推出历史文化游径70条、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44条,大力推广南粤古驿道11条重点线路和10条全省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如今,广东省也在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正在打造一批具有广东特色、中国风范、国际水平的岭南文化新地标。

  发扬红色革命精神

  广东省作为近现代革命发源地,有着浓厚的红色革命文化底蕴,要实现文化强省离不开讲好红色革命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为发扬红色革命精神,广东省先后出台《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等多项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不断完善政策支持。在资金支持方面,自2012年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逐年增加对广东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的投入资金。省级财政设立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资金,2019年起5年安排15亿元用于革命遗址保护利用。通过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形成对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的社会合力。值得一提的是,广东联合金融保险机构向135处省级以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免费捐赠保额达49.5亿元的保险,以金融来扶持革命文物产业,为全国首创。

  广东也积极利用科技推动红色革命精神,上线广东红色地图、网上红色展馆。目前,“打卡广东红”微信小程序点击量超13亿人次,“广东红”也成为了不少年轻人接触红色革命精神的敲门砖。

  文化与科技融合

  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培育新型文化和文化消费模式。广东通过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当前,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旅游跨界融合持续深化,文化引领赋能作用日益凸显。

  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崔朝阳表示,广东持续推进“文化+”“+文化”,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各环节全面创新。目前,广东顺应当前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趋势,构建数字文化生态系统,培育文化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在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网络视听等文化新业态持续领军全国,4K/8K超高清视频产业迅猛发展,沉浸式交互式业态崭露头角,广州、深圳打造了若干个千亿级文化新业态集群。

  如今,广东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近万家,数量比“十三五”初期增加50%。建成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有300多个,创建了8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3家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一批标杆企业和园区引领潮流。“岭南双创”融入数字技术和时尚元素,深圳文博会、广州文交会等会展品牌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广东的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网络视听等文化新业态持续领军全国。

  广东如今立足文化产业规模大、链条完整的优势,引导文化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强化精神文明建设

  要实现文化强省战略,体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就必须以高质量文化服务民众,提高人们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广东不断健全老区苏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让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据了解,广东省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57万个,打造378个省级示范所、3134个省级示范站,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5.7万支,有效打通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另外,广东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广州国家版本馆、广东画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基本建成或投入使用。

  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广东省在“十三五”期间,下达补齐公共文化短板资金40亿元,建成公共图书馆150个,博物馆367个、文化馆144个、美术馆14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617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6万家,实现五级设施网络全覆盖;全省约120个县(市、区)建立总分馆制,建成“粤书吧”等新型城乡公共文化空间2000多家。并且落实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免费开放。

  编辑/张玉荣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