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古人的“火锅”——陶三足炊器
说起如今四川人最喜欢的美食,想必非火锅莫属了。其实,早在3000多年前,三星堆的古人可能就已经吃上“火锅”了,证据就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种陶质三足炊器。这种炊器被戏称为四川火锅的“祖宗”,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这种三足炊器一般高三四十厘米,下方有三条腿儿,看起来还挺好玩儿,但你可别以为这三条腿儿是实心的,它们全是空心的!考古学家把它们称为“袋状足”。三条腿儿呈三足鼎立的姿势,与上面的口部连在一起,因此整个炊器的容量是非常大的。仔细看,炊器上面的口部外圈还有一个宽大的盘面,盛水或者放东西都没问题,乍看起来,还有点儿像四川泡菜坛子的坛沿呢!专家们一般认为这种陶器是三星堆古人蒸煮食物的炊器。
想象一下古人用这种炊器煮东西吃的场景:炊器的三条袋状足支撑在地面上,下面的空隙用来添柴烧火,三条腿儿受热均匀,炊器中的水很快就咕嘟咕嘟地烧开了,夹一片肉或一片菜叶涮着吃,是不是很方便?这种三足炊器的设计真的是又实用又科学,怪不得有人称它是四川火锅的源头呢!
“煮酒论英雄”——陶盉和陶瓶形杯
吃“火锅”,自然免不了要喝点儿小酒。三星堆遗址出土了数量非常多的陶盉(hé)和陶瓶形杯,专家一般认为这些就是三星堆古人的酒器。
陶盉一般高三四十厘米,下面也有三条中空的腿儿,与陶三足炊器如出一辙,估计也是为了方便生火加热,所以很多人认为它可能是一种温酒器。也许,古人在温酒之后,就是握着陶盉上面的把手,通过它细长的壶嘴向酒杯里斟酒的吧!
跟陶盉一起配套使用的,是各种各样的陶瓶形杯。它们的高度一般在十几厘米,造型基本上都是喇叭口、细长的脖子和圆平底,有的在脖子部位还增加了一些花纹,看起来质朴而美观。考古学家曾在三星堆遗址的一个土坑里发现一件陶盉和20多件陶瓶形杯放在一起,就像我们今天餐桌上摆放的一套酒壶和酒杯。看来,古往今来人们的审美观念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呢!
三星堆古人酿的酒是什么味道,我们当然已经无法品尝了,但是四川美酒的酿造历史源远流长,今天川酒名扬天下,估计也跟3000多年前三星堆古人的酒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吧!
三星堆古人的“小餐盘”——陶高柄豆
煮着“火锅”,喝着小酒,总该有点儿下酒菜吧?据考古学家研究,三星堆古人的“下酒菜”可能是盛放在一种叫作“豆”的陶器里的。这种陶器的名字叫豆,但它不仅仅是用来装豆子的。陶豆其实是古代的一种食器,用于盛放食物,类似于今天的餐盘,它的出现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
陶豆的造型,一般是上面有一个圆形的盘面,可以盛放食物,中间连着一个柄,下面是一个喇叭形的“圈足”。三星堆出土的陶豆,中间的柄一般都有四五十厘米高,最高的有70多厘米,所以被称为高柄豆。
当时的人席地而坐,这种高柄豆可以被随手提来拎去,随意放在某个地方,用起来非常方便。对当时的人们而言,这是一种非常巧妙而实用的生活用品。仔细看,这件陶高柄豆的“圈足”上面还刻着类似眼睛的图案呢!
三星堆的特色餐具——鸟头勺把
说起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最有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陶器,下面这件餐具——鸟头勺把肯定能排得上号。
在我们的印象中,勺子很普通,不就是用来舀水、舀汤或者舀酒的吗?但三星堆古人却很有创意地把勺子的勺把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鸟头造型,真是别出心裁!
三星堆古人制作的鸟头勺把,大部分都被做成了有长长的嘴巴、弯弯的钩喙的鸟的样子,它们看起来很像捕鱼的鱼鹰,生动传神。
鱼鹰也叫鱼凫,而鱼凫正是传说中第三代古蜀王的名字。之所以如此,也许是因为当时的人们非常崇拜这种水鸟吧!考古学家研究认为,三星堆文化最繁荣的时期很可能就是第三代古蜀王鱼凫王时期,这里出土的大量鸟头勺把也算是一种再好不过的证据了!
看完这些文物,我们眼前或许会浮现这样一幅场景:3000多年前的某个晚上,三星堆附近的某个村落里,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开始烹饪他们的美味晚餐。燃烧的火堆上陶三足炊器热气腾腾,里面正煮着香喷喷的肉和汤;旁边的陶盉里温着香甜的美酒,人们席地而坐,用带有鸟头的勺子从陶三足炊器里舀出美味的食物,放到面前的陶高柄豆里慢慢品尝,还不时举起陶瓶形杯互相敬酒,讨论着一天的劳作和收获。酒香混合着肉香,伴着人们欢乐的笑声飘向远方……你看,三星堆古人吃吃喝喝、惬意安详的夜晚生活是不是很令人羡慕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