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侨胞:中巴友谊使者

  • 来源:今日中国
  • 关键字:巴西,友谊,移民
  • 发布时间:2022-11-23 15:32

  19世纪初,巴西里约植物园迎来一批中国茶农。他们远渡重洋、种茶授艺,拉开华侨华人移民巴西的历史篇章。200多年后的今天,30多万华侨华人聚居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累西腓、巴西利亚等城市,成为巴西民族大熔炉中最为重要的移民群体之一。

  2022年是华侨华人移民巴西210周年,他们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将中华文化带到巴西,积极融入巴西社会,成为中巴经贸和人文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侨领之家 凝聚侨心

  1985年,43岁的叶初豪经三国转机,抵达巴西,凭借身上仅余的12美元,开始了异国创业之路。1987年,在巴西站稳脚跟后,叶初豪举家移居巴西。那时,家中最小的孩子是10岁的叶王永。如今,叶初豪的3个儿子叶周永、叶碎永、叶王永均为巴西侨领,在巴西青田同乡总会、巴西华人协会、巴西华人华侨青年联合会等重要侨团任职,服务侨胞、团结侨心。

  叶王永2002年毕业于巴西圣保罗Mackenzie大学商业管理系,毕业后从事国际贸易,现为巴西合力贸易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由于精通葡萄牙语和汉语,并且了解圣保罗政府机构,叶王永经常奔走在助侨一线。他说:“侨胞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初到巴西的租房担保到经商营商中的税务纠纷,我都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们解决语言障碍,化解商业纠纷。我的爸爸和两个哥哥就像我的镜子,是我的榜样。”

  2021年1月,叶王永当选巴西青田同乡总会会长。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实地了解圣保罗青田籍侨胞的需求。“当时疫情严重,大家都很担心自己的身心健康。”叶王永说,“我们马上联系华康体检中心,为大家安排优惠体检活动,解决侨胞就医难问题。活动中,大家在体检中心就能完成大部分体检项目。中心还免费提供中文接待服务,免去高额第三方翻译费用。”

  除了帮助在巴侨胞,巴西侨团侨社也热心于巴西当地慈善事业。叶王永表示:“我们时常为贫困地区的幼儿园、老人院送去食物篮,进行慰问,大约每年参加6、 7场慈善活动,例如‘山谷之光’慈善幼儿园和‘圣诞无饥饿’捐赠活动。在幼儿园里,孩子们都不愿我们离去,哭着让我们多抱抱他们。之后,我们也考虑让自己的孩子参与其中,促进彼此间的沟通交流。”

  2022年5月28日,巴西青田同乡总会举办“端午送安康,异乡飘粽香”慰侨活动。活动总计发出4500份粽子,让巴西侨胞在传统佳节尝到家乡特色。“粽子均由青田父老乡亲亲手制作,活动现场车来人往,络绎不绝。我们还专程拜访慰问了几位同乡总会的前辈,将粽子送到他们手中,并送上了节日祝福。”叶王永说,活动期间,也不乏有巴西民众前来品尝,他们热情地为当地民众介绍端午文化,传播中华传统习俗。

  “爱国爱乡,为侨服务。”巴西青田同乡总会会训下,一只飞鹤面朝青天。“青田人称青田县为鹤城,飞鹤象征着青田,寄托着我们对家乡的思念。”叶王永动情地说,身为华侨华人,在海外的言行举止代表着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他长在巴西,根在中国,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爱巴西也爱中国。

  翻译助侨 文艺惠民

  1986年,17岁的林筠随父母移居巴西圣保罗坎皮纳斯市。1992年,毕业于巴西天主教大学文学系的她应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馆邀请,入职《南美侨报》(前《巴西侨报》)。在侨报,林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翻译新闻稿。“那时,圣保罗只有2 名中葡文公证翻译,并且都上了年纪。”林筠说,“中巴间日益增多的经济、文化交流令他们应接不暇,所以总领馆批准我以‘领事馆指定翻译’的身份协助翻译工作。”

  1999年,林筠通过考试获得巴西中葡文公证翻译资格。大到中巴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小到普通侨民的生老病死和上学就业,林筠总是在其中发挥翻译协助的桥梁作用。

  不仅如此,林筠于19 9 9年创办了唐韵艺术团。当年,一支由20多名圣保罗华侨华人组成的合唱队在圣保罗侨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上登台演出,那是唐韵艺术团的首次亮相。从那天起,唐韵人在海外传播中华艺术与文化的梦想扬帆起航。

  在众多演出中,唐韵艺术团应邀参加圣保罗市周年庆表演的经历让林筠记忆犹新。她回忆:“那次演出在户外进行。在唐韵姑娘们表演《荷花舞》的过程中,突然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但观众们没有离去,而是撑着伞继续观看。姑娘们被这种热情感动,不顾顺着脸颊流淌的雨水,坚持跳完了整首舞曲。”

  林筠先后4次带队,参与圣保罗狂欢节的中国主题桑巴巡游。中巴演员脸上独特的戏曲妆容,“巨龙”引出的模拟北京颐和园佛香阁样式的阁楼,象征中国航天科技成就的彩车……观众每每看到华侨华人的方队或花车,都会感到惊喜并鼓掌欢呼。林筠表示:“巴西观众和媒体乐意看到在巴华侨华人学习巴西文化、融入巴西社会,通过巴西著名节庆活动弘扬中华文化。华侨华人参与此类活动,能够对巴西大众喜爱的文化感同身受,增进中巴人民之间的友谊。”

  自圣保罗市于2017年设立“中国移民日”后,巴西联邦政府以及其他州、市近年纷纷设立“中国移民日”。对此,林筠感慨:“这是对华侨华人移民巴西210 年来,对巴西经济、文化建设所做出的贡献的肯定。如今,唐韵的多数学员是出生在巴西的第二代移民,中华文化的种子通过艺术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未来,他们也将踊跃参与中巴文化艺术交流。”

  中华料理 俘获人心

  2015年,巴西版真人秀节目《我要做厨神》上出现了一个中国面孔。她过五关斩六将,用一道啤酒鸭挺过淘汰赛,最终获得比赛第3名,成为圣保罗当地乃至全巴西小有名气的中华厨师。她就是巴西华人蒋璞,现已在圣保罗生活21年。

  蒋璞12岁时随父母移居巴西,由于父母从事小商品贸易,经常早出晚归,三餐的任务落到了她身上。“当时的中国餐厅不多,就连进口东方食材的商店也只有一家。小时候家里常见的调料在这很难买到,酱油都算得上是昂贵的调味品。”蒋璞回忆,“那时的生活水平也不允许天天在外面吃,只能自己在家捣鼓。”

  录像带、电视美食节目、网络短视频等成为了蒋璞提升烹饪能力的渠道。渐渐地,她爱上了料理,对厨房产生兴趣。2015年,在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下,蒋璞报名参加巴西版《我要做厨神》。她说:“最初报名只是想获得一个在电视上露脸的机会,借此说服父母,认可我从事烹饪行业的决定,没想到最后拿到了第3名。”

  2016年,蒋璞写了一本介绍中国家常菜的书,名为《A Vida e as Receitas de Jiang》(《蒋的食谱与人生》)。书中介绍的大多是简单、易上手的中国菜,不少读者按照指示顺利做出他们的第一道中国菜品。蒋璞说:“当时巴西的食谱以及和厨艺相关的书籍里大多没有关于中国菜的内容,所以我有了出书的念头。这本书算是一本中餐启蒙书,用一份午餐的价钱就能买到,有一定受众。”

  蒋璞于2 017年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中餐厅。餐厅以 “Ch i”为名,来源于汉字“吃”的拼音。餐厅营业6个月,就被巴西杂志《看见》评选为圣保罗最佳中餐厅第3名。在2018年第80届巴西最佳美食杰出奖评选中, “Chi”获评年度最佳餐吧奖,蒋璞作为主厨也获得了最具人气主厨奖。

  遗憾的是,因为运营成本原因,“Chi”于2019年关门歇业。如今,蒋璞就职于巴西最大的中餐连锁餐厅 China in Box,担任顾问,负责改良菜单、推出新品。最近,蒋璞还与圣保罗“汉语桥”俱乐部、中巴社会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定期推出中国美食教学短视频,与22.7万粉丝分享如何用巴西本土食材做出中国风味。五仁月饼、番茄炒蛋、豆腐慕斯等众多特色菜品赢得粉丝好评。

  在巴西生活20余年的蒋璞说:“身边的华侨华人积极努力地营造一个正面的中国形象,呈现中国如今的发展。我想,等到我们孩子那一代,可能会有更多的华侨华人融入巴西社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