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小简读简牍
- 来源:奇妙博物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简,简牍,发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1-05 11:58
别看我小简相貌平平,我身上可有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呢,是专家还原历史最有力的佐证。前文说了,我们是基层官府的“上班族”,也是那时候的行政档案,涉及司法、赋税、户籍、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仔细发掘,里面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呢。
许迪盗米案
我的一个叫《录事掾潘琬》的木牍兄弟身上记载了一个1700年前的盗米案。
和现在不同,大米一类的粮食在当时是可以冲抵官员工资的。从这件司法文书木牍上的文字我们知道,这并不是一件普通的盗米案,而是一件重大的贪污案,犯人许迪偷盗的米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许迪只是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却监守自盗,卖出了400多斛(hú)官盐,换得了2500多斛大米。他把其中2400多斛上交给官府仓库,自己却偷偷地贪污了剩余的112斛6斗8升。纸包不住火,不久,许迪的贪污行为被前来仓库核查物资账目的当值官员发现并举报。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许迪曾多次掩盖并否认罪行。然而,经过录事掾潘琬的彻查,许迪最终认罪伏法。这块木牍就是潘琬对许迪犯罪事实进行考实后向上汇报的文书。
许迪贪污的大米究竟价值多少呢?据专家考证,112斛6斗8升大米约等于今天的2300升,大概是1724千克;当时一斛米的价钱是1500钱,这些米总共值169020钱。在生产能力较为落后的三国时期,米价可不低,许迪贪污的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了!
为了这笔财富,许迪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木牍上记载:许迪被判处斩刑,他的妻子、孩子和最小的弟弟也受到了牵连,被罚为官奴。
沉重的赋税
我们三国吴简家族中有一半以上的成员都是“赋税简”,记录的是当时农民缴纳赋税的信息,填补了史书记载的空白。下面来看看《南疆丘》大木简兄弟身上记录的关于生活在南疆丘的一个成年男子焉史的租田和赋税信息吧。
大木简上说,焉史租了3处田,一共5亩(三国时期1亩地的面积比现在的小),都是国家登记在册的“二年常限田”,这种田可能是指必须缴纳定额税的田地。当时用来缴税的有米、豆、布、皮、钱,要按田地的面积大小缴纳。这5亩田中,有4亩是耕种条件比较好的,焉史一共缴纳了4斛8斗米、8尺布、320钱;另外一亩耕种条件比较差,政府就实行了免收租税的政策。
这样的赋税算不算多呢?从文献记载中我们了解到,当时肥沃的田地每亩产的水稻总量为3~5斛,焉史差不多把1亩田30%的收成都给了官府,这个赋税还是比较高的,可见三国时期百姓的生活负担较为沉重。
小小的身体有着大大的作用,我们三国吴简向人们展现了最真实的历史和最生动的市井百态。从我们身上,你一定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知识,感受三国时期古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