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000年翻松土地
“耕耘”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词,“耕”指把田里的土翻松,“耘”指在田里除草,它们都是农业劳动中的关键环节。
10000多年以前,我国的原始农业生产被称为“火耕”或者“刀耕”。也就是人们用石斧等工具把土地上的树木、蒿草等砍掉,晒干后一把火烧光,再用木棍、竹竿等在地上挖坑,放上种子后时时浇水,就等着收获了。这样简单的耕种,自然导致谷物的产量也非常有限。
一些聪明的古人注意到种过谷物的土地会变硬,不翻动的话,不仅播种很费劲,还影响禾苗的生长,于是发明了骨耜(sì)、石耜、石铲、石锄等翻土工具。原始农业进入“耜耕”阶段。考古人员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了79件骨耜,这些骨耜都是用牛、羊等动物的肩胛骨制成的,捆绑上木柄就可以用来翻土、平整土地了,形状很像今天的铁锨(xiān)。
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一些遗址中,人们还发现了原始石犁,这种新出现的整地工具可能用于开沟排灌。
商周时期,石犁数量越来越多,但这时的犁入土比较浅,浅耕后种下的禾苗扎根不深,吸收的水分、营养也不多,长得自然不够茁壮。到春秋战国时,人们提出了“深耕熟耰(yōu)”的主张,耕种的土要比以前挖得更深,再用耰将土块弄碎(“耰”后来也指将土块弄碎的行为),这样既便于播种,又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让禾苗吸收更多水分。
不过,要实现深耕,之前的那些农具显然已经落后了,必须改进。恰好当时我国已有了成熟的炼铁技术,铁农具应运而生。铁农具坚固耐用,使用起来方便快捷,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大大提高了耕种的效率。考古发掘出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种类很多,有(jué)、镰、锄、铲、耙(pá)、犁铧(huá)等,可以适应各个农业生产环节的需要,其中最重要的是犁铧。当时的犁铧看起来像倒过来的帽子,将它套到木犁头上,就可以松土划沟了,在使用中磨损了还可以更换。
人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对农具的改进也是如此。汉代,人们对犁做了重大改良,一方面是犁铧体量加大,形状多改为舌形,长宽基本相同,这样既便于入土,也不容易损坏。另一方面,人们还发明了铁犁壁(也叫犁镜),它呈曲面形,装在犁铧上方。这样一来犁不仅能松土、碎土,还能将掀起的土翻到一起,杂草就随之被埋在下面做肥料了。
汉代的犁架又长又重,往往要两头牛拉犁(也称“二牛抬杠”),不够灵活。唐代,人们进行了一次大改动,将又长又直的犁辕改为弯曲的、短的“曲辕犁”,使整个犁架变小,重量也减轻了,只需一头牛就可以拉动。除此之外,人们还增加了保护犁壁的装置,改进了调节犁头入土深浅的装置,使其操作更省力。宋代犁辕的犁身整体缩小,犁的重量进一步减轻,变得更加灵活便捷。这样的犁不仅适用于平地,在山区梯田上也可以使用。传统的犁就此定型,一直沿用到近代。
中耕除草,不稂不莠
野草有极强的生命力,田地里的野草会和禾苗争夺水分、养料和阳光。人们逐渐认识到除草能促进作物生长,收获更多的粮食,“中耕”这个技术环节便产生了。
中耕就是在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锄草、松土、培土等。除草时不仅可以除去野草,打破水分蒸发的通道,而且由于铁锄要深入地下一寸(约3厘米),也疏松了土壤,让作物的根能更好地生长。
诗经里有一句“不稂(lánɡ)不莠(yǒu)”,稂和莠都是长得像禾苗的野草,是田间最主要的野草,它们会妨碍禾苗的生长。诗句的原义是说,人们要把野草清除干净,达到“不稂不莠”的程度。可见当时人们对中耕除草很重视。
战国时称中耕除草为“耨(nòu)”,当时除草的小铁锄也叫耨,它只有人的小手臂那么长。后来人们发明了一种六角形铁锄,安在长木柄上使用能大大减轻疲劳,提高除草的效率。
到了汉代,由于更讲究精耕细作,所以人们对各种作物都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虽然多流了一些汗,但作物产量多了很多,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现在,你有没有感到,用“耕耘”来赞美老师的教学实在是太恰当了!农民耕种要深耕,老师教学要挖掘每节课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我们学习知识也不能浅尝辄止,应当学深学透,才能真正掌握。老师讲得深入透彻,我们学得明白扎实,收获得也多,这不就像人们耕种田地获得收成一样吗?老师在教书的同时,还要指引我们克服各种缺点,让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我们自己也要善于发现和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及时修正错误,这就好比是中耕锄草呀!让我们每个人都在学习、生活时努力耕耘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