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中女性视角的情感表达

  • 来源:摄影世界
  • 关键字:摄影,女性,情感
  • 发布时间:2023-06-21 20:59

  摄影并文/ 王菲

  一说起新闻摄影,往往让人觉得这种照片就要拍得绝对真实客观,才足够纪实。虽说真实性、客观性是新闻摄影的立命之本,但画面中传递出来的情感因素,却可以让新闻摄影作品提升立意、升华主题。

  从业20 多年来,我从前辈老师们那里汲取了很多营养,逐渐明白新闻摄影的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我身为女性,往往情感更为细腻敏锐,更容易发现一些细节。因此,我一直尝试在新闻摄影中注入更多情感,以求引起受众的共情,从而关注新闻事件本身。

  2020 年1 月28 日,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新疆首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投入“战疫”。1 月27 日晚上,我接到了采访医疗队出征的报道任务,立刻开始搜索相关新闻图片,但内心还是有些忐忑,不知该怎么更好地反映出医疗队员临危出征的精神。

  第二天一早,我带着两部机身和一长一短两支镜头来到出征现场。偌大的医院满是医疗队员和前来送行的人群,人们互道珍重,眼神中流露出坚毅。虽然天气阴沉,但医疗队员们勇敢坚定的精神让我内心澎湃。

  这时,我发现人群中两位年轻人依依不舍,两人言语不多,但眼神中写满了坚定。我被他们面对疫情时勇于奉献的战斗精神所感动,便立刻拿起装着长焦镜头的相机,远远地将镜头推向二人,生怕打扰到他们。

  就在小伙子要转身上车时,一直强忍泪水的小姑娘突然流下热泪,小伙子温柔地捧着她的脸,为她擦去眼泪,细声安抚。这一幕深深打动了我,不停按下快门的同时,我的泪水也模糊了相机的取景器。小姑娘夺眶而出的眼泪,饱含着亲人的担忧和期盼。医护人员有冲到一线的担当和责任,面对未知风险,他们选择“逆行”,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和大爱啊!他们用初心和爱心谱写了新时代伟大的“抗疫精神”,令人敬佩!

  作为亲历现场的摄影记者,能够定格下这一瞬间,是我的幸运。这幸运,不仅来源于女性特有的敏感和在新华社工作多年的专业训练,更来源于内心深处在那一刻产生的“共情”。无数前辈告诉我们,情感要素在新闻摄影中必要且重要,时刻谨记“心中要有爱”,才会让我在关键时刻能毫不犹豫地按下快门。毋须更多的语言和拍摄技巧,这种情感会让读者从心中产生共鸣。

  难忘这一滴晶莹剔透的泪珠,它在滑落的瞬间感动了我,也感动着更多的人。小小的泪滴,映射出了我国医护人员舍家为国的大爱情怀。希望人们记住这一滴亲人的泪水,记住疫情袭来之时冲在前线的白衣战士,记住彼此曾经肩并肩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 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我想,这里的“近”,不仅是指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空间距离的远近,更是指双方心灵、情感、思想上的无限接近。只有记录下打动自己的人或事,倾注了情感,才有可能打动受众。

  2022 年2 月12 日,“冰丝带”国家速滑馆,25 岁的高亭宇打破奥运纪录、拼下难得的金牌,他再也无法平静。只见高亭宇忽然一个人走向领奖台,狠狠拍打了几下冠军的台面,便蹲坐在一旁,一手抚摸着领奖台,一手掩面,沉默良久,似乎在诉说“这个位置,我等了4 年……”他终于兑现了自己在平昌冬奥会时许下的承诺:“希望给奖牌换换颜色。” 这些年来的辛苦、汗水、痛苦,似乎都在这一刹那凝结成了泪水。与此同时,相机背后的我,一手托着镜头,一手不停按下快门,眼眶早已湿润。那一刻,透过相机我试图体会高亭宇内心的情绪,默默地记录下他的每一个动作、表情和细节。

  作为现场的摄影记者,我记录下了这一珍贵瞬间。其实我对竞技本身并不是非常内行,这也是我第一次参与世界级体育赛事报道。参加北京冬奥会报道之前,我便告诉自己,要尽力多记录一些情绪表达饱满的瞬间,我想这也是一个女性视角的体现。尤其是在一些运动员的个人情绪流露较多的项目上,往往会让我产生更多的拍摄兴奋点。比如夺冠之后喜极而泣的伊雷妮·斯豪滕、让人心疼又坚强勇敢的羽生结弦、拼尽全力的武大靖……这些都戳中我的泪点,促使我将这种转瞬即逝的情感凝结下来。

  相较于我拍摄的数量更多的高亭宇高举国旗绕场奔跑的照片,我个人更喜欢这张他伏在冠军领奖台上的照片,这种情绪的表达似乎更能体现高亭宇当时复杂的心情,也更切合国人含蓄、内敛的审美标准。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日新月异,每秒120 张的超高速连拍,拍摄到精彩刺激的瞬间,已经变得不是那么困难。我想那些情感张力大的作品,生命力会更加持久。同时,专业器材日渐轻量化,对于女摄影师来说也是非常友好的。

  如今,新闻摄影领域吸引越来越多女性参与其中,她们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情感元素,创作了很多意义深远的新闻摄影作品。有温度、有情怀的女性视角,一定会撑起新闻摄影的“半边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