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冰岛
- 来源:摄影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冰岛,风光,摄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6-21 21:00
摄影并文/ 赵伟
风光摄影从拍摄目的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尽可能真实再现被摄景象;另一类则是艺术创作,以景传情。
我喜爱后一种,因为这是我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
在创作上,我也走过一些弯路。早期,我误把令人眼花缭乱的“炫技”作为主要创作方式,拍出的照片形式化、表面化、内容空洞,成了“糖水片”。后来,经过理论学习和自我剖析,我认识到艺术不是技术,它是创作者把体验的情感通过作品传达的过程,“炫技”不是艺术创作。正是有了这样的认知,我的风光摄影艺术创作突破了以前的“瓶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现在总结起来,有以下两点体会:
第一,以真实情感从事创作。列夫·托尔斯泰在《论艺术》中指出,艺术家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情感,在唤起这种情感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传达出这种情感,使别人也体验到这种同样的情感。
这段话把艺术创作的原理说得很明白了。我的理解是,从事风光摄影艺术创作的人,要努力把自己真实强烈的情感通过摄影手段融入作品中,使观者体验到同样的情感。这是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作品艺术感染力的根本。因此,风光摄影只创造美是不够的,核心是情感传递,使观者体验到同样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
从事风光摄影艺术创作的人如果发现自己的摄影作品感染力不足,那就要静下心来,自我剖析一下,看看自己是否把真实强烈的情感中融入到了作品中。
第二,要有所“悟”。从事风光摄影艺术创作的人面对美好的自然风光,不应是见好景就拍,这样拍出的大多是肤浅的或者是没有主题的照片。正确的做法是要针对此景有所 “悟”。悟的目的是唤起自己的情感体验,将其融入作品,同时力求使作品含有某种情感的、哲理的寓意。两者合力催生创作主题,并努力深化这一主题,最终运用摄影技术将主题展现在作品中。
优秀的风光摄影艺术作品都是先在创作者脑子里想出来的,然后再实施拍摄。
2016 年10 月至2019 年2 月间,我两次赴冰岛拍摄,运用上述两个观点指导创作,收获颇丰。下面把部分创作经历与大家分享。
“草帽山”位于冰岛的西部,因其形状像草帽而得此俗称。它山体不大,矗立海边,山顶有大量海鸟栖息。冬季里,山体被冰雪覆盖,强劲的海风裹挟着湿冷空气在山顶凝结出阵阵雪雾,十分壮美,被人们誉为世界著名景观。来到冰岛的摄影人几乎都会到此拍摄,展现其壮美风光的照片比比皆是。
日出前是拍摄草帽山的好时机,我也是在日出前摸黑赶到这里拍摄的。当到达常规“最佳”拍摄位置时,这里已是黑压压的一片摄影人,各式“长枪短炮”一字排满,无处落脚。
见此状,我先是很着急,转头一想,不能随众拍摄重复的照片,于是我启用自己的创作“法则”,即发现、感悟、表现。
此时正值退潮时段,我在岸边放眼四周,仔细搜寻。突然,我发现在距海岸100 多米处,退潮后露出的乱石堆里,有几块覆满贝壳的小礁石,它们在海里与草帽山隔水相望。我立刻感悟到,以礁石做前景、海水为中景、草帽山为远景拍摄,会创作出“守望”这一情感画面。画面里,覆满贝壳的小礁石千年万载地守望者高山,情深如海,这是多么强烈的永恒情感的传递啊!
想到此,一种强烈的情感在我心头翻滚,它催促着我背起摄影器材,摸着露出海水的礁石奔到了“理想”位置。我用尼康D850 相机装上14-24mm 超广角变焦镜头,用14mm 端贴近礁石拍摄,光圈选择F11 以获得大景深,快门速度选择1/60 秒,待到阳光从云缝中照亮山体的一瞬间完成拍摄。在后期制作中,将海面制作成动态模糊,增加了时空感和抽象感,突出了主体,采用黑白影调使画面进一步简洁和抽象,进而使主题不断深化,最终创作出了这幅《亘古不变的守望》。
冰岛马是世界上保持最纯洁血统的马种,千年以来不曾与其他品种的马杂交过。政府严格规定,离开冰岛土地的马就不能再回到岛国了。
冰岛马都长有长长的鬃毛和长长的尾巴,在冰岛语里被称之为“法西”,意思是“抢眼的鬃毛”。这些马体型强壮,格外漂亮,奔跑起来更是风度翩翩,在半野外环境中,过着散养、群居、四处游荡的生活。
冰岛马聪明、友善、高傲、强壮,擅长学习,喜欢与人亲近,它们天生比其他马种多会一种叫“溜蹄”的步伐,备受全世界爱马人士和马术界珍爱,更是冰岛人的骄傲。
了解这些背景资料之后,我喜欢上了冰岛马。我想这种马聪明友善、喜欢与人亲近,说明它们情感丰富。因此在拍摄时,我注重抓拍它们有情感表达的精彩瞬间,最终创作出了这幅《情感表达》。
在冰岛的两次拍摄时间都不长,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拍出了一些自己满意的作品。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去那里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