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 来源:教育学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策略探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6-27 09:55
冯雪琼
(重庆市酉阳渤海初级中学校)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初中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在项目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明确课程特点时,需要注重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深入落实项目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分层设置项目,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并在合作中探究项目,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9-7406 (2023)04-007-02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随教育环境变化所衍生出的创新性学习方式,在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甚至是高等学校教育中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推动课程的项目化改革,教师需要切实立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把握实际的教学目标并做好学生信息素养发展需求的定位工作,以更精准地推动课程环节实现对应的项目整合,从整体层面形成科学的项目教学系统,以此协调学生参与其中建立最佳的学习与实践体验,使课程通过改革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信息应用需求,极大推动课程质量提升。
一、初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条件下,初中学生面临中考择校的学业压力,而信息技术课程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大,所以学生不够重视。因此,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教学实施,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都不及中考科目。尽管项目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在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整体建构项目内容,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二是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小组分工过于随意,没有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智能优势,没有发挥优势互补的小组合作效能;三是项目教学的主题、任务不够聚焦,没有明确的方向,学生学习无所适从。
二、项目式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营造教学氛围
教师想要在新时代下将项目化学习全面应用到教学活动当中,需要转变当前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氛围的有效营造,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当中,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教学资源。农村初中学生在学习期间,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学生的认知能力,都出于比较薄弱的状态,如果贸然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但项目化学习对学生的整体素养要求比较高,如果未能做到正确引导与实施,很容易出现教学质量不佳的现象。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可以对这种教学现象做到科学化分析,营造出一种趣味性的教学氛围,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实现高质量教学。
(二)加强信息技术实践过程,强化信息技术具体应用
随着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大力发展,与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起到的支撑作用,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正视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将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效链接,帮助学生去发现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场景。在开展项目式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项目任务应该符合实际生活应用场景,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信息技术知识学以致用,并且形成信息技术应用于实践基本思路。
(三)科学设计学习项目,建构高效教学模式
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开展项目化学习,还需要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相关教学设备作为项目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在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开展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事先对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打破以往教育模式下信息技术学习资源和教育设备不匹配的教育模式,将学校的学科教育资源进行项目化模块化处理,这样能确保不同的项目学习活动都能有相应的设备作为支撑。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依据对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状态的了解,将教材中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形成差异化趣味化的学习项目,这样不仅能保证项目学习的内容与信息技术知识紧密相连,还能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推动核心素养理念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四)以生活为基石,实现项目推进的高质和高效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通常会找不到切入点,并且跟原来学习到的知识联系不上,最终会造成学习难的情况。为此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学习得更快,在学习的时候能把知识简洁化,就可以带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把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从而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新知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把项目化和实际教学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借助生活实际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并且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在相对来说比较熟悉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五)拓展延伸,开阔学科视野
拓展延伸是项目化学习的高阶目标,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实践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探索,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比如,在讲授“网络信息安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其所面临的主要威胁进行分析,并对其所涉及的知识和社会环境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网络信息安全中,一些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从而增强其对信息安全的意识;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等方式制定网络安全计划,增强了学生的知识转换能力。
(六)交流评价,展现项目成果
项目成品展示是项目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项目成果交流、展示,既是对所学内容的考核,充分体现出成果展示的互动性,又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评价,更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肯定。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要善于发现他人作品中的美,同时反思自身作品的不足之处,在给予别组作品建议时,要引导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用正确欣赏的眼光评价他人的成果。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践行上,教师要始终秉承,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出发,重视项目化教学方式的落地,将不同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块转为一个个不同的项目,通过引入项目化教学,可以更好激发学生参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实现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真正促使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践行上,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具体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确保项目化教学目标的真正落地,达成初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晓康.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0):114.
[2]蔡东华.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05):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