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来源:教育学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地理课堂,微课教学,策略探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6-27 09:57
冉江华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在线教育模式,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深化当前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将微课深入到教学过程中,微课的应用理念和方式成为当前教学应用的一个主要方向,所以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地理课堂;微课教学;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9-7406 (2023)4-012-01
微课能够很好的将高中学生感兴趣的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与地理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能够很好的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的去探索知识。对于教师来说,熟练地掌握微课的运用方法,利用微课巧妙地进行高效率的教学是现阶段必须要学会的东西,我们要结合在平时教学中的实践,做好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一、微课教学优势
高中阶段的学习效率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这个阶段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比以往都要大,因为这关系着学生未来的高考,但是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还降低学生的课堂效率。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是没有条理地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只能被迫学习。这种学习状态让学生在高考后仍然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不能将学习作为自己的习惯。所以为了改变这样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深度挖掘地理教材中的趣味性,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全面看待高中地理。所以教师加强微课的运用,能够真正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使用微课视频,突破教学难点
对于高中地理知识学习而言,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与抽象性,学生对地理学习具有一定的抵触和畏惧心理,认为地理是所有课程中最难学的一门学科。通过对这些年来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度理解不足,教师日常的地理教学课程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对一些地理知识仍然存在着混淆不清和理解偏差等问题,造成当前教学成效不佳,为了可以让学生切实突破教学重难点,将微课视频应用其中,能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针对某个重难点展开细致性的学习,解开学生的学习困惑之处,让学生增强自身的知识学习成效。
(二)巧用微课落实教材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中阶段开展地理教学,课堂不仅是开展教育教学的核心关键,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沟通的最佳途径。对现阶段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显示,学生压力过大导致实际学习效率、质量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努力创建高效地理课堂,适度将微课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可以快速将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当然,在将微课融入地理课堂后也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地方,教师需要对自身、学生、教学实际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等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精细化的微课教学模式,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课堂中合理利用微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知识专业性强,知识范围较大,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高,如果学生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就会影响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教学质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展示,根据学生能接受的程度进行分层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选择微视频时要注意将时长控制在5分钟内,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微视频的内容应简洁明了,结构清晰,都是与学习相关的知识,避免耽误课堂教学时间。
(四)构建地理知识体系,延伸地理知识
伴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仅要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帮其构建地理知识体系。这就对授课老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针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定论、概念等,需借助微课启发学生,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培养其高阶思维,慢慢帮助学生搭建属于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同时,还需要深化思维导图的应用,帮助学生摸索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真正的做到从点到面、从面到框架的过渡。并且,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授课老师很难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也不能兼顾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无法进行教学内容的扩展。因此,授课老师可以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精心设定微课教学内容,融入不同的地理知识,帮助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提升,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优化传统作业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以后,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作业的布置和设计中以“减负增效”为教学目的,减轻学生作业压力的同时,也要凸显出作业的教学效果。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作业的布置往往围绕地理教材课后作业进行布置,其形式往往是以记忆为主,不仅无法调动学生作业兴趣,反而让地理作业成为学生学业负担,不免出现了抄袭作业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便要重新认识作业的重要性,在传统作业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围绕高中不同年级地理教材和学生实际学习需求,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作业类型。
(六)借助微课适当总结,感知家国情怀
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应重视课后总结环节,因为该环节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以往的地理教学活动中,绝大多数教师都忽略了课后总结,大多是布置较多的练习题,有些要求学生生硬背诵某些知识点,此种教学制约了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也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时,教师可通过微课,将知识直观呈现出来,方便学生观看和学习,以此巩固提升,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能够让学生对于地理学习更加感兴趣,从而深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它的价值和作用都是不可否认的,其存在对于高中地理教学具有较大的帮助,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正确合理进行应用,让教学更加具有灵活性。
参考文献:
[1]程玉杰. 浅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2):67-68.
[2]吴晓花. 基于微课应用的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实践研究[J]. 数字通信世界,2021,(05):202-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