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文化载体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搭建,文化,载体
  • 发布时间:2023-06-28 11:46

  文:棐超 责任编辑:常予莹 861563981@qq.com

  展会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博会作为国内文化产业领域最高规格展会,一直将引领和推动全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主题和首要任务。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6月7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和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文博会由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版权局、电影局)、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贸促会、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联合主办,由文化和旅游部轮值主办,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叶建强介绍,本届文博会围绕搭建高端平台、集聚优质资源、促进项目交易、扩大文化消费优势,进一步提升展示交易功能。在展陈上,创新办展技术和手段,全面提升效果,实现一站式纵览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和前沿发展趋势,通过加强展示内容策划,提振复苏发展信心;在完善交易促进功能上,高质量办好各项以交易为主的专业性活动,加强供采对接和以展带商,并在线上平台设立活动直播、供采对接频道,提升展会促发展实效;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上,设立文旅消费馆,办好文化旅游展区,推动扩大文旅消费;开展文旅产业相关论坛、洽谈活动,支持各地举办文旅推介会,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本届文博会以线下为主、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举办,展会内容进一步丰富。其中,线下设置6个展馆,分别是数字文化馆、文化产业综合馆A馆、文化产业综合馆B馆、粤港澳大湾区馆、文旅消费·一带一路国际馆、非遗·工艺美术·艺术设计馆,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云上文博会平台将按照展馆展区分类展示文化产品和项目,利用全景拍摄技术模拟线下展示场景,线下展览内容在云上平台进行同步展示,并强化网上交易功能,打造永不落幕的“数字文博会”。

  展会期间,各主办部委、承办单位、各省区市代表团及参展商还举办了本地区文化产业相关会议、论坛、签约、创意大赛等各类配套活动,发布权威信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文博会四大创新引关注

  本届文博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举办的一届重要展会。据介绍,展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创新四大亮点,办出新特色、新亮点、新成效。

  一是突出交易功能完善。创新举办文化产业招商大会、文博会创新项目及新品发布会等促进交易的系列产业活动,为国内外新产品、新项目提供“首秀”平台;携手电商平台打造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助力参展商与线上线下买家精准对接,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深化主会场与分会场互动合作,突出分会场交易功能。

  二是突出国际化水平提升。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为契机,本届文博会恢复设立线下一带一路·国际展区。展会期间举办国际性文化活动,扩大文博会国际朋友圈。同时,加大海外拓展平台宣传力度,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万多名海外专业观众参展。

  三是突出数字化应用。加强云上文博会功能建设,完善文博会大数据系统,推出文博会数字文创产品。创新开发数字门票,方便采购商和观众线下逛展、提供多元化数字化服务的同时,实现绿色办展。

  四是突出展示内容创新。本届文博会认真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文化产业大项目带动战略,首次设立数字中国展区,突出展示和推广国家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重大平台、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同时,组织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类文化企业参展,举办“国家文化数字化及文化要素交易成果展”。

  面向国际新趋势构建新格局

  面对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新要求,本届文博会围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目标,进一步强化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交易展示平台功能定位。据介绍,本届文博会将有超50个国家地区,300多家海外展商参展。在国际化方面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招商招展更加主动。年初以来,及时向相关机构通报文博会筹备情况,邀请其参加本届文博会,并通过驻外机构、中介组织加强对外招商招展工作。

  二是参展国家和地区更加多元。本届文博会“一带一路·国际展区”设欧洲、亚洲、中东地区、非洲、拉美地区等展区和文化进口贸易展区,联合深圳头部跨境电商做大做强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

  三是国际文化贸易功能更加凸显。本届文博会创新举办文化进出口贸易洽谈会,策划举办合作签约、国别路演、主题对接三大板块活动。同时,做好线上展示和交易对接,广邀境外采购商及观众线上观展、采购。

  第十九届文博会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为契机,在线下恢复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展区,设置了欧洲展区、亚洲展区、中东地区展区、非洲展区、拉美地区展区和文化进口贸易展区,重点面向国外相关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推荐的代表机构或相关文化机构。

  此外,还向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数字文化等与文博会国内组展内容相关、匹配的国外文化机构、商业组织和有助于推进文博会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机构参展,参展商结构和质量较以往各届大有提升。

  其中,欧洲展区重点组织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创意设计内容参展,组织了法国、德国、波兰、比利时、保加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参展;亚洲展区重点突出东盟地区在中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位置,组织了韩国、泰国、印度、老挝、蒙古、柬埔寨、尼泊尔、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参展;中东地区展区重点突出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合作交流,组织了摩洛哥、伊朗、约旦等国家和地区参展;非洲展区,组织了马里、纳米比亚、多哥、莱索托等国家和地区参展;拉美地区展区,组织了巴西、阿根廷、牙买加等国家和地区参展;文化进口贸易展区,组织了捷克水晶、韩国陶瓷等内容参展。同时该展区新增跨境电商板块,做大做强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万名海外专业观众参加第十九届文博会。

  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文斌表示,“本届文博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家海外展商参展,参展国家和地区更加多元。在一带一路·国际展区还设立欧洲、亚洲、中东地区、非洲、拉美地区等展区和文化进口贸易展区,联合深圳头部跨境电商做大做强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面对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新要求,本届文博会围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目标,进一步强化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交易展示平台功能定位。”

  “文博会自2004年创办以来,在展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深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陈绍华介绍,去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达2600亿元,占深圳全市GDP的8%,文化企业数量超10万家,从业者逾100万人,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

  各地积极参展助力文化发展

  本届文博会共有超350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加,线下设置了数字文化馆、文化产业综合馆、粤港澳大湾区馆、文旅消费·“一带一路”国际馆,以及非遗·工艺美术·艺术设计馆。在国家版本馆展区,以“华夏书箱,维幔成册”为理念,选用帷幔、屏风、条案等中国古风元素,打造“文脉传承”与“数字新象”为主的展示空间。另外,在首次设立的“数字中国”展区,展示了数字文化传承、数字文化创新的新技术、新创意和新成果。其中,北京中轴线沉浸式的体验空间让古老的中华文化“看得见”“听得到”“可触摸”。

  在江西展馆入口,两幅名为《丝路瓷魂》《碧海青花》的陶瓷壁画吸引了李书磊的注意。这两幅作品采用钛纤艺瓷工艺,将原创画作扫描,经高清微喷加1200摄氏度高温烧制而成。两幅长卷将陶瓷作为书画版本的复刻载体,旨在助力版权作品市场化应用推广。工作人员还用手机现场展示了景德镇陶瓷作品的独有认证标识,李书磊边听边点头,对江西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表示肯定。

  乌鲁木齐展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文旅消费馆·“一带一路”国际馆(13号馆)。展区共分为五大板块,主题形象展示区围绕“丝路明珠·魅力之城”主题,主体结构造型为“一带一路”写意形象,创意融入乌鲁木齐市文化中心、新疆国际大巴扎、红山等乌鲁木齐市重要文化地标,浓缩展现乌鲁木齐市现代化都市的形象。

  展示内容包括乌鲁木齐市文化和旅游资源、重点文旅项目形象宣传片。同时,舞台区配备专业展演大屏,通过大屏展播、剧目演绎、实物展陈等方式,展现乌鲁木齐市七区一县的重要文化和旅游资源。

  文化新引擎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会以博览和交易为核心,全力打造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平台,促进和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现已成长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成为助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